钟原:党媒报导北京机器人运动会为何哑火言论☀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言论 > 正文
钟原:党媒报导北京机器人运动会为何哑火
作者:
从人形机器人的半程马拉松,再到所谓的机器人运动会,中共不顾技术现实、不顾风险,正在盲目推动机器人发展的一次“大跃进”。业内人士的一些实话,或许仍然无法令中共官员们清醒;机器人的一次次无奈摔倒,恐怕也难以阻止中共的野心。 只要中共继续存在,还会搞出人形机器人的下一个闹剧,科技人员还要继续服从于政治任务,而难以真正遵循规律地潜心工作。更多的科技人士,无论身在中国大陆或是海外,都应该更加清醒,中共即将倒台之际,不要再上中共的当了。

2025年8月17日,在北京举行的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一个机器人摔倒,另一个机器人偏离赛道。(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8月14日,中共北京市政府牵头主办了一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新华社等党媒都高调报导,声称全面展示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决策和综合实力”,还将推动“核心技术的突破”等。然而,8月17日赛事结束前,新华社就忽然变调,称运动会的热潮背后,“冷思考”同样重要。党媒忽然哑火,原因自然不难想像,眼看运动会期间比比皆是的翻车现象,确实很难再吹嘘了。

党媒虎头蛇尾的报导

新华社8月14日报导,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赛事——“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开幕,号称将“全面展现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决策、运动协作等领域的前沿成果”;将推动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控制、环境感知等核心技术的突破”。

党媒一如既往地唱赞歌,似乎忘记了4个月前的教训。4月19日,北京曾搞了一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结果现场状况迭出。新华社的报导也曾被迫降低了宣传调门,并承认“一些机器人在路测中零件脱落、关节开裂、不慎摔倒”。但一些中文媒体偏要称此事代表了“中美科技战”,硬生生把宣传搞砸了。

时隔4个月后,北京举办的又一个人形机器人赛事被冠以“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名头,新华社介绍的主体赛项包括100米、400米、1500米、立定跳远、自由体操、足球5V5等竞技赛;也有单机舞蹈、群体舞蹈、武术等表演赛;以及物料搬运技能竞技、药品分拣技能竞技、清洁服务技能竞技等场景赛;还有外围赛项包括篮球、乒乓球、集体舞蹈、自由搏击、功夫搏击等。

2025年8月14日,在北京举行的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工作人员用设备吊起一个在赛跑中摔倒的机器人。(Lintao Zhang/Getty Images)

然而,8月16日赛事正在进行之际,新华社又发出报导《人形机器人离我们的生活还有多远?》,味道迅速就变了。报导称,这场运动会的热潮背后,“冷思考”同样重要;并称人形机器人要真正适应人类生产生活环境,走向规模应用乃至千家万户,“仍需一定时间和耐心”。

新华社的报导从“全面展现前沿成果”,很快变为“冷思考”,可谓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当然,新华社仍然不愿透露运动会上的那些尴尬镜头。

2025年8月14日,在北京举行的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前,技术人员牵着机器人跑。(Lintao Zhang/Getty Images)

人形机器人的真实水平

运动会的现场状况,浇灭了党媒的宣传,新华社的报导不得不引用多位业内人士的话,道出了一些实情,列举以下。

“人形机器人的通用能力、泛化能力、安全性等有待提高……比如机器人能很好地完成一次性抓取,但类似削瓜皮等持续性的动作相对较难。”

“人形机器人的鲁棒性、模型能力、泛化能力等还需进一步提升。人类环境,尤其家庭环境并非标准化场景,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只有机器人泛化性和安全性提高了,才能走进家庭干大部分家务活。”

“行业还未真正实现技术收敛,软硬件等需进一步标准化……比如端到端的大模型、基于强化学习的大运动控制等……还没有完全实现收敛,这也意味着未来企业仍将大量投入研发,寻求更优技术路径。”

还有业内人士直言,“当前限制人形机器人规模应用的重要因素有:机器人大模型或具身智能的架构还有待提升,硬件没有实现量产等。未来需要更低成本的硬件、算力。”

“真实物理数据大量欠缺,数据获取成本较高……由于虚拟仿真数据能够通过更低成本快速获取,现阶段机器人的训练数据大多以虚拟仿真数据为主,真实的物理数据相对较为缺乏。”

中共急于宣传所谓的科技创新,但业内人士无法在短期内完成这一政治任务,更多烂尾项目的苗头已经浮现,因此被迫说出了一些真话。业内人士还普遍提及了安全问题,但在安全缺乏保障的情况下,中共就盲目举办运动会,完全不顾及可能的风险。

2025年8月14日,在北京举行的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足球赛中,对阵的两个机器人在球门前奇怪地对峙。(Adek Berry/AFP via Getty Images)

机器人仍然跑不过人

8月15日,中共宣传部专门为海外中文媒体供稿的“中国新闻网”报导称,相较于今年4月的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机器人算法进步明显,本届运动会上摔倒等故障发生率下降。

运动会第二天,中共媒体变相承认了运动会上的机器人不断摔倒,但还继续嘴硬,并试图硬挖点料来宣传。然而,运动会的亮点有限,各个媒体之后不约而同地聚焦1500米赛跑项目,介绍冠军的成绩是6分34秒。

在国际田联的赛事中,1500米赛跑男子目前的最好成绩是3分26秒,女子最好成绩是3分49秒。人类在奔跑中必然出现疲劳,不得不调整和控制速度,机器人靠电力却可以持续奔跑;但此次人形机器人1500米赛跑的最好成绩为6分34米,差不多是人类最好成绩的两倍。人形机器人仍然跑不过人。

按照未来的发展预测,人形机器人可能有一天会跑出比人类更快的速度;但另一个问题就可能接踵而至,人类的陪跑员或近距离控制者如果跟不上机器人的速度,那么如何能做到有效控制,一旦失控,风险就可能大增。

2025年8月16日,在北京举行的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工作人员扶起一个在障碍赛中摔倒的机器人。(Lintao Zhang/Getty Images)

中共只要对党“忠诚”的机器人

中共如此热衷于人形机器人的宣传,而且极力在赶鸭子上架,除了政治上的需要,还暗藏军事上的祸心。中共恐怕十分希望机器人能尽快代替人上战场,可能还期望能解决中共军队一再强调的“忠诚”问题。

然而,机器人需要人来控制,控制机器人的人照样存在“忠诚”问题。机器人一旦失控,就可能不分敌友、无差别地攻击。机器人虽然是机器,却不见得真的就能对党“忠诚”。不过,这阻挡不了中共继续把机器人的发展作为政治任务、用于政治宣传,继续企图利用各种手段来保住中共政权。

2025年8月16日,在北京举行的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一个穿女兵服装的机器人在中共红色标语前表演舞蹈,旁边是核弹爆炸蘑菇云的图片。

从人形机器人的半程马拉松,再到所谓的机器人运动会,中共不顾技术现实、不顾风险,正在盲目推动机器人发展的一次“大跃进”。业内人士的一些实话,或许仍然无法令中共官员们清醒;机器人的一次次无奈摔倒,恐怕也难以阻止中共的野心。

只要中共继续存在,还会搞出人形机器人的下一个闹剧,科技人员还要继续服从于政治任务,而难以真正遵循规律地潜心工作。更多的科技人士,无论身在中国大陆或是海外,都应该更加清醒,中共即将倒台之际,不要再上中共的当了。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李广松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