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一名60岁的纽约男子因轻信AI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建议,以溴化钠(sodium bromide)替代日常食盐(氯化钠),在持续3个月后出现罕见的溴中毒(bromism),最终入院接受为期3周的治疗。
据报道,3名华盛顿大学医生在本月初将此病例发表在《内科医学年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病例显示,该男子此前并无精神病史,但入院时表现出极度焦虑,坚信邻居企图毒害他。医生发现,他在家中长期蒸馏饮用水,并拒绝外部提供的水源,疑似出现偏执症状。在实验室检测与毒物控制中心的协助下,医生最终锁定溴中毒为病因。
报告指出,该男子入院后24小时内症状急剧恶化,出现严重的偏执、幻听与幻视,并试图逃离医院,导致功能严重受损,被迫转送精神病院。病情逐步改善后,他坦承因阅读到食盐对健康不利的资料,便尝试戒盐,并在咨询ChatGPT后决定以溴化钠替代食盐,持续了长达三个月。
3名主治医生未能取得他与ChatGPT的完整对话记录,但他们自行询问ChatGPT3.5“氯化钠的替代物”,得到的回答中确实包括溴化物。然而,AI的回复既未提出健康风险警示,也未反问使用原因,与专业医疗人员的咨询方式形成鲜明对比。
历史资料显示,溴中毒在20世纪初期曾常见,当时因溴化物广泛用于非处方药与镇静剂,约占精神病院入院病例的8%。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指出,溴化盐是一种无机化合物,目前仅限用于猫狗的抗癫痫药物。报告警告,虽然溴中毒如今罕见,但随着互联网普及,含溴化物的物质更易取得,类似案例可能再度出现。
此案例引发广泛关注,凸显了在健康与医疗问题上盲信AI建议的潜在危险,也提醒公众AI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生的判断。
历史资料显示,溴中毒在20世纪初期曾常见,当时因溴化物广泛用于非处方药与镇静剂,约占精神病院入院病例的8%。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指出,溴化盐是一种无机化合物,目前仅限用于猫狗的抗癫痫药物。报告警告,虽然溴中毒如今罕见,但随着互联网普及,含溴化物的物质更易取得,类似案例可能再度出现。
此案例引发广泛关注,凸显了在健康与医疗问题上盲信AI建议的潜在危险,也提醒公众AI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生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