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爆发东坡书院投资骗局。图:翻摄自郏县融媒
近日,“俄罗斯外籍院士、苏辙后人”苏文的身份持续遭到质疑。17日,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县委宣传部表示,该县正在走程式登出郏县东坡书院,“预计下午就能走完流程”。此外,原计划投资33亿元的郏县东坡书院综合体建设项目已自动作废且当地未进行实质投入,未造成经济损失。
投资一分未到,身份屡遭打假,相关机构正被注销……郏县三苏坟畔,一场持续3年的招商闹剧黯然收场。这场看似荒诞的骗局轻易得逞,暴露的不仅是骗子的伎俩,更是某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中轻信盲从、监管缺位的深层软肋。
据报导,2022年4月,自称“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苏辙后人”的苏文,在“省领导”引荐下,与郏县政府签署了总投资33亿元人民币(约合台币132亿元)的合作框架协定。协议墨迹未干,苏文便戴上了“郏县东坡书院院长”的冠冕。如今,3年过去,投资分文未到,沦为闹剧。虽然合作框架协定仅体现投资意向,没有法律约束力,但种种迹象显示,所谓的33亿元重磅投资,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
比33亿空头支票更显荒诞的,是苏文赖以立足的层层身份。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声明查无此人;自称苏辙后人,却连祖辈代数都说不清;那顶“海南东坡书院院长”的帽子,其依托的机构根本不见踪影。而支撑其“实力”的公司网络,参保人数寥寥无几,注册资本与宏伟蓝图相去甚远。这些“公司”如同一场精心编织的幻影,在光天化日下堂皇登场。
当地政府轻信与失守,面对如此漏洞百出的背景,郏县某些官员却疏于核查,甚至辩解“咱不是法官或者记者,背调有局限性”。“省领导”引荐的光环,遮蔽了审慎判断的目光。
中媒批评,当地官员声称“没啥损失”、“没骗到郏县啥”。然而,时间在等待中流逝,机遇在观望里溜走,地方的文化声誉也被透支挥霍。这场闹剧,暴露了某些地方招商引资“病急乱投医”的浮躁与漏洞。苏文画的大饼越诱人,越映照出地方发展焦虑下甄别能力的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