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天然金矿石。
近日,加拿大巴里克黄金公司(Barrick Gold)与中国山东黄金集团共同经营位于阿根廷的维拉德罗金矿(Veladero Gold Mine),将进行大规模扩产。专家分析,中共正在加强在拉丁美洲的贵金属资源开发,作为对冲美元风险的战略资产。
据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该项目于8月上旬已提交总额达4亿美元的投资计划,目标于矿山寿命期额外增加160万盎司产量,并申请纳入“大型投资激励计划”(RIGI)。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Davy J.Wong)就此案向大.纪.元;分析,对北京而言,透过山东黄金在拉美同时布局黄金与锂资产,是对冲美元风险、保障外储安全的战略行动”。
不过,在美国加拿大视角下,由于巴里克仍持有50%股权,“合资架构降低了中资独占的敏感性,避免引发美国对战略性依赖的过度警戒。”他说明。
《金融时报》先前报导,北京正在逐步调整其3.2兆美元的外汇储备组合,减少美国国债持仓,改投入高收益多元化资产,包括黄金等。据路透专栏分析,中国黄金储备约占外储比例约8%,是疫情前的三倍。
中共官方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央行黄金储备约在2,300吨左右。但美国财经媒体《市场观察》(MarketWatch)近日援引市场分析师 Jan Nieuwenhuijs根据进出口贸易数据的推估,实际储备可能高达5,000吨,暗示中共官方可能存在低报或未完全公开的情况。
米莱政府的态度与对中资敏感度
2017年,山东黄金以约9.6亿美元收购巴里克持有的维拉德罗50%股权,与巴里克成立对等合资公司。
对于现任总统哈维尔·米莱(Javier Milei)的立场,黄大卫认为:“虽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但在经济政策上务实。他拒绝加入BRICS,却延续与中国的货币互换与投资合作,商业与政治保持分离”。
国际事务专家孙国祥则向大.纪.元;补充说道,米莱与美国总统川普关系密切,外交叙事偏向西方阵营,但在经济实务上对中资持务实态度:“2025年4月,延长与中国的50亿美元启用互换额度,用于稳定外汇与进口,这降低了对‘中资’的政治敏感度”。孙现任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专任教授。
矿产出口流向与中资控制疑虑
针对外界关注阿根廷金矿产出的出口流向,黄大卫指出:“金矿产品仍属全球商品,金钮(doré)多先出口至瑞士、美国精炼,再流向国际市场;中国虽有强劲需求,但不代表这些黄金会直接送往中国”。
孙国祥则表示:“中国在阿根廷矿产进口中以锂为主,黄金占比相对较小。维拉德罗金矿扩产并不必然意味对中国出口大幅增加,更谈不上‘被中资控制’”。
审批前景 专家警告风险
据报导,RIGI对资本来源不设限,并对2亿美元以上专案提供税务优惠、进口减免、外汇便利与30年法律稳定性。
对于审批可能性,黄大卫分析有三种情境:快速通过—国家与省级合作,案子顺利进入RIGI;附加条件—要求加强环境监测、尾矿管理及社区利益协议;延宕或部分否决—若再发生事故或遇到司法挑战,可能受阻。
孙国祥评估通过概率高,但警告潜在风险:“维拉德罗金矿矿场曾有氰化物泄漏前科,且阿根廷冰川保护法对高安地斯矿场的监管存在不确定性。”
据悉,在海拔4,000米的高山采矿还需面对严峻气候与温差、水资源有限、脆弱生态系、废料管理困难等,“环保团体可能要求附加更严格的环境条件或延长审批时程。”孙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