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白月光”品牌卖不动 中国多地无印良品关店清仓中国经济真相|中国财经在线|金融财经信息|财经资讯新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中产白月光”品牌卖不动 中国多地无印良品关店清仓
作者:
日系零售巨头无印良品(MUJI)近日在中国市场掀起了“闭店潮”,北京、上海、苏州、长沙等多地门店相继宣布闭店。这个被称为中国“中产白月光”的品牌,正在悄然从中国各大城市收缩规模或撤退。

日本知名品牌无印良品(MUJI)在北京上海等个地的多个门店相继宣布闭店,并开始清仓甩卖,引起舆论关注。(网页截图合成图片)

日系零售巨头无印良品(MUJI)近日在中国市场掀起了“闭店潮”,北京、上海、苏州、长沙等多地门店相继宣布闭店。这个被称为中国“中产白月光”的品牌,正在悄然从中国各大城市收缩规模或撤退。

无印良品北京世茂工三店日前张贴出了“闭店通知”,宣布该店即将于8月31日终止营业,通知客户若需退换货品,前往MUJI北京世贸天阶店,并对由此给客户造成的不便表示歉意。

目前,该店铺已全面启动闭店清仓活动,店内到处可看到醒目的“闭店特惠”的标识,店内当季商品普遍6到8折促销,一些指定款式的服装在现有折扣基础上,还可享受购买2件及以上10%至20%的折扣。门店内还设置了多处特价专区,特价商品标价在100元至300元。不过,该品牌最具代表性的汉麻四件套、柔软靠垫等明星产品不在优惠之列。部分货架已被扫荡一空,尚有余货的区域也所剩不多。有店员披露,虽然距离正式闭店还有半个月,但现在商品库存都已经清仓了。

据报导,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多个大城市,近期都有无印良品的门店宣布关闭,其中包括北京国瑞城店、上海浦江欢乐颂店、上海正大乐城店、浙江宁波海曙印象城、苏州泰华店、济南振华店、长沙泊富广场店等,部分门店已在当地运营近十年。

对于多地门店关闭的情况,无印良品官方在回应媒体质询时称,这只是“MUJI基于经营效率进行的正常调整”,面对部分商圈人流下降的挑战,MUJI会对经营效益不佳的门店做出取舍。

来自日本的“无印良品(MUJI)”曾经大受中国中产人士的推崇,占据了中国多个大城市的核心商圈。可是,从从2015年开始,无印良品在中国的销售增速就不断放缓,到2018年第二季度首次出现了销售业绩“负增长”。

面对越来越多顾客抱怨价格太贵,无印良品开始调整策略。2019年,无印良品中国事业部正式独立,从产品设计、原材料取材,到生产制造及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力图“本土化”;同时该品牌启动了降价模式,在最近几年间先后11次降价,部分商品的售价降幅高达50%。

然而,随着“本土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无印良品的质量不佳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投诉不断上升,令其口碑迅速下滑。现在以“无印良品”为关键词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出现的投诉有2300条以上,投诉内容涉及“产品质量”“售后态度”“服务体验”等多方面。

与此同时,一大批和无印良品风格相近、价格却更便宜的中国本土品牌涌现,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名创优品、小米之家、网易严选和NǒME等。这些品牌靠着更低的定价迅速挤占市场,对无印良品形成了很大冲击。

最近几年,随着中国人消费普遍降级,在加上仿冒产品泛滥,使得无印良品“设计+品质”的优势遭到近乎毁灭性打击。

更具有象征意味的一个事件是,2021年11月,在中国抢注了“无印良品”商标的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与无印良品(上海)商业有限公司,在北京市朝阳区法院控告日本株式会社的无印良品“商业诋毁”,结果北京山寨版的“无印良品”胜诉,日方被判赔偿40万元人民币,还被要求在日方MUJI官方旗舰店及中国大陆地区的实体门店公开刊登书面声明。

互联网上,中国网友在无印良品关店报导下的留言评论中,无印良品所面临的困境可见一斑:“东西和优衣库类似,价格贵几倍”;“被名创优品抢走了很多市场”;“商标官司都会输,不走?可能还要被骗。”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方寻

来源:!!:电视台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