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料!杨兰兰或靠认罪保命,不坐牢?结局要反转?军政|军事新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猛料!杨兰兰或靠认罪保命,不坐牢?结局要反转?

阿波罗网王笃若报导/旅居悉尼的自媒体人司马库,8月14日在节目中从司法的角度分析了杨兰兰可能面临的法律制裁。

司马库认为,杨兰兰在8月15日的首次庭审中,最明智的选择是直接认罪,而不是坚持无罪辩护。他强调,早期认罪不仅可以获得新州法律允许的最高25%量刑减免,还能让法官感受到她的悔罪态度,从而在量刑时给予更轻的处罚。按照他的推测,如果杨兰兰没有案底,积极赔偿受害者,并配合庭审,很可能只会被判缓刑,吊销驾照几年,外加罚款或社区服务。由于罚款在不入狱的刑罚中属于最高等级,他认为法庭倾向于选择罚款。同时,她还会被强制安装酒精连锁装置,防止再次酒驾,这样基本就能回归正常生活。

但司马库也提醒,如果选择无罪辩护,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几乎肯定会输,还会失去认罪减刑的机会。法官会认为她缺乏悔罪之心,从而判得更重,甚至可能被立即收监9到18个月。当然,除非出现重大程序错误、发现车辆机械故障、酒测仪器失灵,或者有新证人证明受害者也在酒驾,否则无罪辩护几乎没有胜算。

司马库自称,从高中起就义务为中国留学生提供法律援助长达十年,与澳洲警察、检察官“斗争”,帮学生们“脱罪”。

阿波罗网评论员王笃然分析,然而,这一判断存在明显风险。首先,受害者George Plassaras的伤情极其严重——骨盆粉碎、脊柱重伤、多根肋骨断裂、脾脏破裂且可能截肢。这类“毁灭性伤害”在新南威尔士州司法惯例中,往往推动法院判处即时监禁,即便初犯也难逃实刑。其次,杨兰兰拒绝呼吸分析,根据NSW法律,该行为等同高浓度酒驾,不仅构成量刑加重情节,还会被法官解读为缺乏悔罪态度,与司马库设想的“积极配合”条件相矛盾。第三,案件已引发国际关注,涉案人身份与财富来源充满争议,在舆论和司法公信力双重压力下,法院轻判的操作空间将被压缩。

王笃然指出,此外,司马库的长期法律援助经验,主要集中在帮助中国留学生处理轻罪或初犯案件,与当前这种涉重罪、高曝光度案件的可比性有限。他自述的“帮人脱罪”经历,虽然显示出法律实务的操作技巧,但其立场天然偏向辩护策略,而非中立的法律风险预测。公众在参考时,应认识到该案存在不可控的政治、舆论及个案变量,仅依赖新州量刑惯例和辩护视角,可能低估实际情况。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zhongkang

来源:阿波罗网王笃若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