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川普总统今宣布,下周他将与普京、泽林斯基见面会谈。川普的特使昨天在莫斯科和俄国总统普京会谈了3个多小时。川普原来威胁要对俄国增100%关税,并调动核潜艇,还要对中国、印度因进口俄国石油而"次级制裁"'、再增100%关税,只是玩软硬兼施,目的还是谋求乌战停火谈判、结束战争,挽救生命。我7月20日写的文章分析了这一点:
当时撰写此稿件时,美国和印度还在关税谈判,还没有宣布对印度征收25%的关税,以及近日又要增至50%。而且当时川普对俄罗斯的50天停火通牒还没有改为10天。
今天(8月6日)川普总统又宣布,他下周会和普京、泽林斯基见面会谈。川普的特使昨天访俄、跟普京总统会谈了3个多小时。看来川普又是玩软硬兼施,目的还是谋求乌战停火谈判、结束战争,挽救生命。】
曹长青:结束乌战的根本出路
川普在竞选总统时说,他重返白宫后,24小时"俄乌战争"就会停火。但迄今已半年多,乌战仍在继续。最近川普又改变以往立场,承诺向乌克兰提供高级武器。这就能促成"停战"吗?
这是一场不该发生的战争。川普本人也说,当时如果他是美国总统,乌战就不会爆发,因他会出面调解,避免战争。开战前,俄国对基辅提出两个条件:"去军事化"(不加入北约);"去纳粹化""(停止对乌东地区的军事镇压)。对此乌克兰政府不难做到(以避免战争)。
基辅没有答应。但乌战爆发两个多月后,乌克兰就决定妥协,跟俄国谈判,并且达成了停火协议。结果,当时英国首相约翰逊带着拜登总统的口信到了基辅,告诉乌克兰放弃协议(乌方已签字),要"打到底",英美出钱出武器。约翰逊后来在英国电视上承认,这是一场"代理人战争"。即西方出钱出武器,乌克兰出"生命",目的是削弱俄国的国力。这显示,北约一直东扩、要围堵俄国、削弱俄罗斯国力的战略企图,是导致"乌战"爆发的深层原因。
所谓"俄国军事扩张"是借口
一些支持乌克兰和美国拜登"打代理人战争"的人强调,北约东扩是为了阻止俄罗斯扩张。乌克兰加入北约,美国就可把导弹部署到基辅(几分钟就可打到莫斯科);遏阻俄国扩张,有正当性。
但这个理由缺乏事实根据。大苏联解体后,分成15个国家,但俄罗斯的国土面积、资源、经济规模、军事实力都是其中最强大的。然而俄国没有去兼并、占领其它任何分离出去的国家,虽然俄国绝对有这个能力。像分出去的格鲁吉亚,人口才400万,不到俄国1.44亿的一个零头,更别说其根本没有什么军事实力。
俄国总统普京说过,"谁不怀念苏联,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苏联,谁就没有头脑。"俄国没有兼并、占领其它14个分离出去的国家这个现实、事实,就击碎了所谓俄国军事扩张、要恢复原来大苏联的这个谎言!
其实,用"遏阻俄国扩张"来北约东扩,只是欧美,尤其美国奥巴马、拜登等左派政府一个幌子。
有人强调,那俄国不是军事进攻乌克兰了吗,这不是"扩张"是什么?人们也可以反问:苏联解体是1991年,乌战爆发是2022年,在这31年期间,为什么俄国没有"扩张"、进攻乌克兰?而且这期间,克里米亚一直要求独立(回归俄国),因那里的200万居民绝大多数是俄国人和说俄语的人,乌克兰人仅占24%。但对克里米亚人民的独立诉求,以往都是克里姆林宫出面压制、说服,俄国支持乌克兰保持领土完整。如按拜登们说的,俄罗斯一直要扩张,那他们为什么要压制克里米亚人民的独立和回归俄国的诉求?
削弱俄国保持美国霸主地位
直到2014年,美国奥巴马政府出资,支持基辅街头的暴民运动,推翻了乌克兰的民选总统之后,莫斯科才不再压制克里米亚人民的独立,他们通过公投,96.8%支持独立并回归俄国(投票率83%)。然后通过俄国杜马(议会)批准,克里米亚正式成为俄国领土。
虽然美国和欧盟等不承认克里米亚人民公投的结果,但他们从来不敢提出,由联合国和任何独立机构在那里举办公投,就是因为他们知道,谁来办公投,结果都一样,都是多数人民选择独立和回归俄国。美国和西方不是一直都强调"民族自决权"吗,但面对克里米亚,他们就双标了,或采取鸵鸟政策回避和漠视。
所以,所谓"俄国扩张"只是个幌子,西方,尤其美国的奥巴马、拜登政府,真正目的是削弱俄国国力,让她成为二流国家,以保持美国的全球唯一超强的霸主地位!这才是乌战爆发、战争持续的真正原因。
一旦核子大战大家同归于尽
那美国为什么不乘这个机会,直接出兵,一鼓作气打败俄国,一劳永逸?因为无法操作。俄国不仅有全球仅次于美国的军事力量(尤其先进武器),还有核子武器,其核弹头数量还超过美国。如果美国先发制人,因俄国幅员辽阔,无法在第一波打击中完全消灭俄国的核武基地。另外俄国还有核潜艇,它是在海洋中游动的,更无法准确定位把它的核武完全解除。那如果俄国核武反击,会重创美国,毁掉欧洲!
因有核大战的威慑,美国和北约不敢直接对俄国动武,只好选择用乌克兰人的生命来消耗俄国。至今双方总共已伤亡200万人!整个第二次世界,美国才伤亡100万。
川普看到这是一场无望的战争,所以重返白宫后,就致力于俄乌停火、谈判。先是跟乌克兰总统泽林斯基在白宫记者会上吵翻,川普当面告诉泽林斯基:"你手里没有牌"。之前川普还指责基辅惹事,挑起了战争。因乌克兰要加入北约、尤其动用纳粹性质的"亚速营"武装屠杀乌东地区的俄国人,才导致乌战爆发。
但泽林斯基对川普的要求"不买账",仗着背后有英法德等欧洲白左政府撑腰。川普又来施压普京总统,也是碰壁。普京支持停火谈判,但提出要解决乌战爆发的根本问题:北约东扩、围堵俄国的问题。
川普对俄国不同意他提出的立即停火方案感到恼火,随后就宣布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可能想以此向俄国施压。
俄罗斯军队在乌战中处于战略优势,当然不愿临时停火,莫斯科想获得一个终极的解决方案,签署永久和平协议。如果暂时停火,乌克兰重整兵力,又会开战,因为根本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川普恢复拜登时代的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并不能改变乌战的胜负前景。现在川普又提出对俄关税增至100%。但这也无济于事,因乌战,俄美贸易额已很小,增加百分之一万的关税也没什么作用。
"次级制裁"中国和印度难以操作
如果这个100%关税是指对进口俄国石油的印度和中国,那就是大问题了,因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印度是第四大(排在美国、中国、德国之后,超过日本),美国同时与中、印两大国打关税战,将会波及全球股市和经济。川普是说说大话,吓唬普京,还是敢来真格的?
川普一向强调美国优先、美国利益第一。按照这种哲学理念,不应该为了一个远在欧洲的乌克兰,而不惜损害美国的经济和国家利益、跟中国印度这两大国交恶、贸易开战。而且从之前的关税战来看,川普对中国的政策是"开高走低",最后双方都做了妥协。而且川普还要去中国访问。在这种背景下,川普因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就要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再收取100%的高关税,完全不现实。
对印度,美国的立场更会谨慎。在第一任总统时,川普就致力于建立"印太战略",联合日本、印度,形成战略三角联盟。这次川普政府对很多国家、包括亚洲亲密盟友日本,发出关税通知,但开始时没有对印度。而且印度的保守派总理莫迪和川普有相当的私交。在这个背景下,川普也不会贸然因印度从俄国买石油而对其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增收100%关税。也是不可操作。
所以最后的结果,川普提出的俄国50天内必须停战的"最后通牒",如果莫斯科不予理睬,美国可打的牌,非常有限,军事上出兵没有任何可能;经济制裁已到了极限,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中国和印度增加高关税的"次级制裁"也很难实际操作。最后,还是得回到根本性问题:反省围堵俄国、美俄交恶的政策是不是正确?如果认识到是错误的,就得纠正。这样才可能促成乌战的真正结束,俄乌签署长期和平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