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美国海军“纽奥良号”遭日军鱼雷攻击,炸断的船首部位。图:翻摄“X”@EVNautilus
军事媒体《Military Times》报导,专业海洋调查机构“海洋探索信托基金会”(Ocean Exploration Trust)研究人员花费22天,完成二次世界大战重要战场所罗门群岛“铁底湾”(Ironbottom Sound)的历史性勘察,揭露80年前多艘沉没的船只遗骸。这次考察由“瓜达尔卡纳尔海上考古考察”(NA173)团队执行,使用先进的遥控潜水器(ROV)与无人水面艇DriX,成功绘制了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海底地图,创下铁底湾最高分辨率的地图纪录,并以超高分辨率视觉与声纳技术,记录了多艘沉船的详细影像。
铁底湾因1942年瓜达尔卡纳尔战役期间的5次重大海战而得名,当时盟军与日军共损失111艘军舰与1450架飞机,超过2万名人员阵亡。此次考察发现了包括美国重巡洋舰文森斯号(Vincennes)、阿斯托里亚号(Astoria)、昆西号(Quincy)、北安普敦号(Northampton),以及驱逐舰拉菲号(Laffey)、德黑文号(DeHaven)、普雷斯顿号(Preston)、沃克号(Walke),澳洲皇家海军重巡洋舰堪培拉号(Canberra)、日本帝国海军驱逐舰夕立号(Yudachi)等船只,并首次拍摄到4艘沉船影像,还发现了此前未被记录的纽奥良号(New Orleans)船首与日本驱逐舰照月号(Teruzuki)。
根据纪录,1942月11日30日发生的“塔萨法隆加海战”(Battle of Tassafaronga)中,“纽奥良号”在瓜达卡纳尔岛近海遭到日军93式鱼雷重击,船体前方弹药库被引爆,炸断包括整个舰艏将近1/3的舰体,这场爆炸造成超过180名船员丧生。在失去舰首且舱内持续进水的情况下,“纽奥良号”船员竟在艰困的状况下让剩余船身勉强支撑返回附近的图拉吉岛(Tulagi)港口,船员用椰子树干支撑舰体,后续航向澳洲准备返回美国大修。纪录上,“纽奥良号”在1943年3月7日从雪梨返回华盛顿州普吉特湾海军船厂(Puget Sound Naval Shipyard)时,全程都是舰尾在前的“倒车航行”。
二战关键战役的历史现场重现,不仅为历史学家提供珍贵资料,也提醒世人战争的沉重代价与和平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