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戴河为四中全会做准备 这些人凶多吉少?军政|军事新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北戴河为四中全会做准备 这些人凶多吉少?

中国官媒上周日(8月3日)发出一则500来字的消息,披露中共政治局常委蔡奇北戴河看望暑期休假专家,侧面证实中共高层又进入一年一度的“北戴河时间”。

地处河北省秦皇岛市的北戴河,距离北京约300公里,是中国北方的一处避暑胜地。1953年,中共高层决定夏天集体到北戴河办公,正式形成中央暑期办公制度。

1966年文革爆发后,这个制度一度废止,直到1984年恢复。中共一些重要的决策曾在北戴河制定,包括在五年一次的全国党代会前,在北戴河酝酿重大人事决策、推敲党代会报告等。

2003年中共在胡锦涛时代决定取消北戴河暑期办公制度,北戴河的政治色彩淡化。不过党内高层,包括一些已退休的领导人,每年7月底至8月上旬到北戴河集体疗养的安排一直保留。

虽然不再有正式会议,但高层仍会在疗养期间,就各种重大问题交换看法。在“老人政治”和派系政治褪去前,北戴河期间的酝酿是交换信息、协调彼此关切、达成妥协的经过。过去这些年,中共领导人树立“定于一尊”的个人权威,在重大决策上有完全的主导权,但即便如此,北戴河期间的讨论,还是继续发挥协调和统一党内立场的作用。

今年北戴河时间围绕的话题,预计避不开中美贸易战中国经济,以及即将召开的四中全会。

中美第三轮贸易谈判上周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落幕,双方同意推动展期在日内瓦达成的“休战”共识,但展期决定还有待美国总统川普拍板。

中美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差距仍然巨大,越到后面骨头越难啃,上半程用“稀土牌”逼退华盛顿后,哪些可以妥协,哪些需要交易,又要向华盛顿换取什么,这些都是下一次谈判开启前,中国高层需要斟酌的问题。

中美贸易战的前景始终是悬着在中国经济上头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虽然取得5.3%增长,国内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也拉高到50%以上,但经济回暖的根基并不牢固。官方上周公布的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仅录得49.3,已是连续四个月低于荣枯线。

关税谈判的不确定性叠加上半年出口透支,外贸预计会回落;以旧换新政策退坡后,内需复苏未必能持续;“老大难”房地产还在震荡探底,新兴产业的拉动作用又不足以替代,中国高层相信对经济不敢掉以轻心。

进入北戴河时间前,中共政治局按惯例在7月的最后一周开会,除了讨论经济形势,也决定10月在北京召开第二十届四中全会,研究关于制定“十五五”(2026年至2030年)规划的建议。

用官方的话形容,“十五五”时期是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官方也研判,这会是中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更直白地说,抵御美国带来的风险冲击,以及应对内部经济转型曲折,将是这五年的着力点,而做得好不好,将决定中国能否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方向怎么定、蓝图怎么画,高层需要有充分的共识。

四中全会预计也会涉及的一些重大人事问题,也可能在北戴河期间进行讨论。目前中共高层人事中,还有几个悬而未决的案子。例如一个多月前卸任中共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的马兴瑞,将会如何“另有任用”还未揭晓;去年11月落马、已被免去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职务的苗华,还未被正式官宣审查结果和处理意见。

更瞩目的是身兼政治局委员的中央军委副主席何卫东,已有近五个月未露面,所涉问题至今没有消息。官方很可能在完成“九三阅兵”后,在四中全会前连同苗华案一起揭蛊。如果何卫东如外界猜测般凶多吉少,扣除已落马的前防长李尚福和苗华,二十届中央军委将从2022年10月的七人减少至四人;24人的中共政治局也会因何卫东的落马而少一人。

官方是否会在四中全会调整中央军委,例如将刘振立或张升民从中央军委委员,提拔为中央军委副主席;或是把之前已出任防长的董军提拔为中央军委委员;以及少一人的政治局是否也会罕见地出现增补,都会是四中全会的看点。从近20多年的历史看,中共中央全会期间调整中央军委的概率大于增补政治局委员,但目前的节骨眼上,解放军反腐风暴持续,军队“流毒”没有全面肃清,领导人未必会在没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急于提拔人员填补空缺,而北戴河时间也会让高层放下日常事务,对人事部署和用人问题,谨慎酝酿一番。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李华

来源:联合早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