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6日,欧洲央行(ECB)表示,近年来,中国制造商在全球出口市场上日益激烈的竞争已导致欧元区大量就业流失。(Daniel Roland/AFP via Getty Images)
欧洲央行(ECB)周三(8月6日)发布报告说,近年来,中国制造商在全球出口市场上日益激烈的竞争已导致欧元区大量就业流失。而美国提高对华关税可能会促使中国企业在欧洲寻求新市场,这可能进一步加剧对欧洲的就业威胁。
ECB经济学家们在一份报告中强调说,中企带来的竞争不再局限于低成本商品,而是延伸至高附加价值产业,例如汽车和专用机械。
报告还说,2015年至2022年期间,受中国制造商的竞争影响,24万个工作岗位要么“不复存在”,要么转移到风险敞口较小的行业。
ECB强调,汽车和化学产业是最容易受到中国竞争对手加剧竞争影响的产业之一。欧洲央行表示,2019年至2024年期间,汽车业公布的职缺数量下降了55%,而化工业则下降了95%。在未受中国竞争影响的行业中,公布的职位空缺数量“相对稳定”。
“总而言之,中国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对欧元区劳动市场构成了重大挑战。”经济学家们表示,“虽然目前影响主要集中在汽车和化学等行业,但更广泛的影响可能波及欧元区近三分之一的就业机会。”
他们还说,从美国贸易的转移,加上中国在高附加价值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显示欧元区企业必须适应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环境。
ECB经济学家们警告说,在川普政府宣布提高美国对华关税后,中国出口商可能会拓展或寻找其它新市场,并日益将贸易转向欧洲。这种贸易转移可能会扩大中国产品对欧元区市场的渗透,给欧元区生产商带来挑战。
他们强调,汽车和化工产业是受中国竞争对手加剧竞争影响最大的产业之一。截至2024年的五年里,汽车和化学工业从中国进口的增幅最大,分别增长了150%和140%。其它多个行业从中国进口的增幅也比较大,比如,纸张和印刷以及电气设备各自增长了85%。
“2019年至2024年间,汽车业的劳动力需求下降了55%,而化学工业的劳动力需求预计下降了95%。相较之下,受中国竞争影响较小的产业同期的劳动力需求平均相对稳定。”报告说。
欧洲央行表示:“特别容易受到中企竞争影响的行业雇用了2900万名工人,占2024年欧元区总就业人数的27%左右。”
据《华尔街日报》报导,上个月在布鲁塞尔与中共官员会晤时,欧盟领导人对廉价中国产品涌入全球市场感到沮丧。欧盟官员表示,他们将捍卫欧洲的商业利益,并警告称,如果北京方面不采取行动应对欧盟的担忧,他们可能会限制中国企业的市场准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