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前幕僚惠顿:台湾为何失去川普?从赖清德未打贺电到萧美琴冷对共和党☀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对比 > 正文
川普前幕僚惠顿:台湾为何失去川普?从赖清德未打贺电到萧美琴冷对共和党
作者:

台湾最近面临外交及经贸的双重挫败,总统赖清德的访美行程遭取消,美方也对台湾的进口商品大幅加征关税。川普前幕僚撰文指出,这反映台湾在后全球化时代下,未能有效回应美国“新右派”的崛起,还有川普重返白宫后的战略转变。分析认为,民进党政府长期忽视共和党势力,错估美国的政治风向,导致美台关系在关键时刻失衡,成为川普“美国复兴”政策的牺牲品。

美国国安专家、川普前幕僚惠顿(Christian Whiton)5日发表一篇以“台湾如何失去川普”(How Taiwan Lost Trump)为题的评论指出,最近在贸易上的失利,只是台湾与新届美国政府和“新右派”关系恶化的最新案例。在未能与川普政府达成贸易协议后,台湾1日遭到美方大幅提高关税,对大多数输往美国的商品课征20%关税,远高于先前的10%,也明显高于已与华府达成协议的日本、韩国和欧洲所面临的税率。

在川普第2任期及其推动“美国复兴”的过程中,台湾是受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不过,台湾政府处理后全球化时代的美国方式,已成为负面教材。

加赠关税其实发生在另1件外交挫败之后:台湾总统赖清德原定的访美行程被取消,据称是川普亲自下令。赖清德原本计划以“过境访问”的名义停留达拉斯和纽约,再前往与台湾仍有正式邦交的拉丁美洲国家。此行取消的原因之一,被认为是川普正积极与中国谈判交易。

台湾政府私下将这次访美行程的取消,以及未能在8月1日前敲定贸易协议的原因,归咎于川普寻求与中国达成协议的考量。不过,问题并不仅止于川普与中国的交易,或他与习*近*平即将举行的峰会。台湾今日面临的困境,早在几年前便已埋下伏笔,且难以迅速扭转。

赖清德未主动致电祝贺川普当选,让华府震惊

川普去年再次当选总统的当天,台湾的外交策略错误便已显现:赖清德未主动打电话向川普道贺。前总统蔡英文在2016年,川普首次当选时曾致电祝贺,川普也破例接听,成为当时的国际焦点,因为美国总统鲜少与台湾领导人通话,考量的是美台之间缺乏正式外交关系的敏感性。

虽然2016年的通话曾引发争议,外界也不确定川普是否愿意再次接听类似来电,但如果赖清德当时致电,川普可能会接听,借此再度确立美台领袖可以直接通话的新先例,并展现两国良好的关系。

据悉,赖清德当时在川普身边的“朋友”建议他不要打这通电话,这本身就是个问题:这些顾问恐怕没有真正能与川普接触的管道,而给出了错误建议。赖清德应该让川普自行决定是否接听来电,而非仅由发言人发布1则制式声明。

这样的处理让华府关注台湾问题的人士感到震惊,这与2021年拜登就职时台湾官员表现出的欢欣鼓舞形成鲜明对比。当时的台湾驻美代表萧美琴受邀参加拜登的就职典礼,她及团队将此视为重大外交突破。萧美琴自诩为“战猫外交”,还在户外典礼现场戴口罩录影表示:“自由是我们的共同目标。”

可惜的是,虽然缺乏明确成果,当时的台湾外交圈却声称自己在拜登政府处于有利位置。拜登本人曾数度公开表示若中国攻击台湾,美方将出兵协防,打破美国长期以来的“战略模糊”。不过,每次他的发言都迅速被幕僚修正,这是因为拜登本人并未真正掌控他的政府决策。许多选民再次支持川普,就是因为拜登对北京的软弱。

萧美琴与川普圈子无交集,甚至被视为反川普人士

2024年,萧美琴当选副总统。许多华府分析人士认为,赖清德在对美国的政策上多半听从萧美琴的意见,这是问题。自1979年美国与台湾断交以来,台湾驻美代表无法以正式大使的身份运作,而萧美琴的问题不仅限于此:她在华府被普遍视为反川普人士。

萧美琴在民主党主政的两年期间,并未在推动与共和党关系上有所作为。她对拜登政府的热情疏远了共和党人,但共和党历来才是推动美国对台湾军售,还有强硬对中国政策的主要力量。台湾总统府曾引述媒体报导,称萧美琴为“华府最具影响力的驻外代表之一”,但这种说法明显夸大其辞。

如今,在川普重掌白宫、共和党全面控制国会的情势下,让1位明显与川普派格格不入的代表主导对美国的关系,越发令人不解。萧美琴虽未公开批评川普,但她与川普圈子毫无交集,她的政治立场及个人背景也与川普团队背道而驰,明显属于全球化和左派阵营。

更糟的是,这种对美外交策略仍持续在台湾执行。7月29日,赖清德在总统府会晤“国家民主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主席威尔森(Damon Wilson)。川普曾表示将取消该机构的资金,因为它曾严厉批评川普,甚至有董事将他比作“希特勒斯大林和墨索里尼”。赖清德为何仍选择公开会晤此人?是否是萧美琴的建议?

民进党被川普政府认为受制于进步文化议题

不幸的是,这些错误发生的时候,台湾在美国的形象正变得越来越差。

在美国关注外交事务者的眼中,台湾与其说是和中国对抗的资产,不如说是个潜在负债。许多美国人认为,台湾可能将美国卷入1场不必要的美中战争,与美国也缺乏文化上的亲和力。而且台湾未能有效传递它作为自由堡垒的形象,反而自我定位为1座芯片工厂。

川普也关注他国的国防预算。虽然赖清德承诺将国防支出提高至GDP的3%,但实际开支低于这项数字,甚至一度传出今年预算将减少。台湾的年度国防预算仅约200亿美元,远低于以色列的超过400亿美元,虽然以色列人口不到台湾的一半。

熟悉台湾政情的川普幕僚,或许会对赖清德在国会受在野党牵制的处境表示理解,但他最近的政治失败仍让人震惊。民进党7月试图罢免24位国民党立委,却全数失败,这在台湾政坛史上前所未见,堪称公众对执政党的明确谴责。

另外,民进党为迎合环保人士诉求,关闭核电厂,导致电价飙升,须以巨额补贴平抑民怨,台湾国营电力公司去年亏损130亿美元。在川普官员眼中,当前的民进党政府被认为受制于进步文化议题,如非核家园、性别政策,对美商的态度冷漠、对国防不够认真、对缩减贸易逆差也无积极作为。

每月丢180万给公关公司也无济于事

台湾显然意识到与川普的关系恶化,但目前的挽救行动几乎没有成效。5月,台湾驻美代表处与川普关系良好的公关公司“Ballard Partners”签约,每月支付6万美元(约180万新台币)进行“战略倡议和政府关系推广”。

这项决定表面上看似明智,其实却让长期协助台湾的共和党人士感到冒犯。他们认为,民进党过去与奥巴马、拜登政府关系密切,视共和党的支持为理所当然,如今面对川普所代表的新右派崛起,才仓促找来几位与川普关系模糊的游说者亡羊补牢。(事实上,据传Ballard Partners在部分川普圈人士间已不再吃香。)

这正是台湾失去川普的核心原因,也解释为何即便贸易协议最终达成,损害仍难以弥补。问题不只是外交失礼、军备不足、虚假承诺、人民愿意打仗与否、沉溺觉醒议题或反商政策,而是台湾政府未能严肃看待这些问题,也无法理解并接触美国的新右派势力。

这不是靠丢钱给某些说不准是否真有影响力的游说公司,或邀请退休官员来台湾获颁勋章、发表乐观讲话所能解决的。

川普已正式终结冷战后的全球化秩序。如今,1个新的世界格局正在成形,全球多方势力纵横交错,但核心是崛起中的美国新右派。虽然新右派不会一直胜选,但他们将长期影响美国政治,也主导未来的川普政府、他的接班人,甚至更久远的将来。台湾若要因应这个变局,势必也得转变自身的政治及外交路线,这场调整,才正要开始。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李广松

来源:上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