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调查:6亿人负债已成常态,家庭财务压力日益凸显中国经济真相|中国财经在线|金融财经信息|财经资讯新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债务调查:6亿人负债已成常态,家庭财务压力日益凸显

中国家庭负债:一面镜子映照经济发展与社会焦虑

近日发布的全国家庭金融状况调查报告,以触目惊心的数据揭示了中国家庭债务的严峻现实:截至2025年初,6.2亿人背负着各类债务,占全国人口的44.3%,较2020年增长了7.6个百分点。更令人担忧的是,65.8%的负债人群同时承担着两种及以上的债务,比五年前暴涨了12.3个百分点。这组数据,如同一个放大镜,清晰地展现了中国家庭财务状况的真实写照,也折射出当代中国社会日益增长的焦虑与压力。

高负债率:压垮家庭的“三座大山”

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居民杠杆率飙升至62.7%,较2019年增长了8.3个百分点。这并非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实实在在的家庭压力。截至2025年3月底,居民债务总额已达惊人的97.8万亿元,尽管增速有所放缓,但总量持续增长的事实不容忽视。这“三座大山”——房贷、消费贷以及教育医疗支出——正压得无数家庭喘不过气来。

房贷:高企的房价筑起难以逾越的壁垒

房贷毫无疑问是中国家庭最主要的债务负担。调查显示,85.3%的负债家庭背负着沉重的房贷,平均每户房贷余额高达116.7万元,在一线城市,这一数字更是攀升至令人咋舌的243.5万元。在持续高位运行的房价面前,年轻一代尤其80后、90后,为了获得一席之地,不得不背负起巨额房贷,房贷平均占其总债务的78.6%,比60后、70后高出近20个百分点。这不仅是经济压力,更是对年轻人梦想与现实之间巨大差距的残酷考验。

消费贷与信用卡:超前消费的甜蜜陷阱

消费贷和信用卡债务紧随房贷之后,成为第二大债务类型。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全国信用卡和消费贷款余额达到12.3万亿元,同比增长14.2%。更令人担忧的是,年轻群体,特别是95后和00后,成为消费贷增长的主力军,同比增幅高达23.7%,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超前消费”、“精致穷”等现象在年轻人中愈发普遍,他们享受着超额消费带来的短暂快乐,却忽略了日渐累积的债务风险。

教育与医疗:突如其来的“黑天鹅”

除了房贷和消费贷,教育和医疗支出也成为了许多家庭债务的重要推手。调查显示,68.7%的家庭为子女教育而负债,平均每年教育相关债务高达4.3万元,一二线城市的比例更高达76.2%。在残酷的教育竞争面前,家长们不惜背负债务,也要为孩子争取更好的教育资源。与此同时,医疗支出也如同潜伏的“黑天鹅”,随时可能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冲击。2024年,全国因病致贫返贫家庭达371万户,其中82.3%的家庭依靠借贷支付医疗费用。一位因父亲患癌而负债的受访者心酸地讲述了全家积蓄耗尽后,只能依靠借贷维持生活的无奈。

互联网金融:双刃剑下的风险与机遇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借贷渠道,但也同时放大了负债的风险。截至2025年3月,我国持牌网络借贷平台用户规模达3.65亿人,同比增长21.3%。然而,低门槛、易操作的特点,也导致了冲动借贷和以贷还贷现象的蔓延。更有甚者,小额贷款的高利息(年化利率普遍超过15%,部分甚至高达36%)如同一个巨大的债务陷阱,让无数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调查显示,约有4270万人深陷小额贷款的循环借贷困境,平均每人负债4.6万元。

负债的社会画像:收入、地区与年龄的差异

负债问题在不同收入群体、地区和年龄群体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中等收入群体(年收入10-30万元)的负债率高达68.3%,成为当前负债最严重的群体。东部沿海地区居民负债率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这与当地较高的房价和消费水平密切相关。年龄方面,25-45岁人群是负债的主力军,他们的负债率高达73.6%。

负债的代价:生活质量的下降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凸显

过度负债带来的负面影响已开始显现。调查显示,26.7%的负债家庭因还债压力而降低了基本生活支出,18.3%的家庭因此出现家庭矛盾,8.5%的负债者甚至出现了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负债不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深刻的社会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叶净寒

来源:凌若说车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