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川普推动的全球对等关税于美东时间8月1日零时上路。经连月协商,主要贸易伙伴与华府陆续达成协议或架构,输美货品基本税率由10%提高至15%至20%,并承诺高额投资。美国大幅改变关税将改变二战后的全球经贸版图。
根据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公布的协议内容,欧盟、日本、韩国税率为15%,各需投资6000亿美元(约新台币17兆9400亿元)、5500亿美元、3500亿美元;越南20%,印尼与菲律宾19%,英国10%。
美国与全球第2大经济体中国进行3轮协商,双方继续暂缓高关税90天至11月中;美对中实际税率约为55%,中对美为10%。
川普政府与邻国关税冲突持续紧张,川普(Donald Trump)决定延长对墨西哥关税90天继续协商,税率25%;对加拿大税率由25%增加至35%。
美国与印度未达成协议,川普径自宣布对印度课征25%。
其他非主要贸易国家税率由普遍的10%,提升至15%至20%。芯片、医药用品、木材、铜等特殊品项,部分继续维持高税率,另将评估芯片与其他相关产品的个别税率。
川普4月2日召开记者会宣布当天为“解放日”并宣布各国对等关税,最高达50%。美国将向欧亚主要贸易伙伴与盟友课征超高关税,重创美股与美债,施行日期延后90天。
美国商务部、财政部、贸易代表署官员与包括台湾在内的主要贸易伙伴,4月中起展开马拉松协商,多国陆续与美达成协议或经贸架构。各国须全面开放汽车、农业与电子产品等市场、扩大非私人对美投资及增加采购,以换取较低输美税额。
川普宣布对等关税初期,美股与美债大幅下挫,影响全球对美元资产信心;不过随着关税收入提高,AI科技产业持续领先,大而美法案过关,市场逐渐回稳,美股再创新高。
另一方面,美国总体经济未如学界及舆论预期的动荡,失业率持续维持低水准,通膨虽隐见升温,但仍在可控范围,降息声浪逐渐升高。
川普政府在美国经济稳定,股市频创新高加持下,官员信心提升,连日对全球喊话,对等关税于美东时间8月1日凌晨(台湾时间8月1日中午12时)准时上路。
各国多说明详细协议或架构内容,多为美方单边说法或川普推文,投资金额也有不同解释,但美国对全球课征关税已初见财务成效。
财政部估计,4月开征关税至7月中已达1000亿美元。国会预算处(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预估,若维持相同税率,美国国债未来10年将减少2.8兆美元,学界预估未来10年关税收入可达3.1兆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