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洛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与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言论☀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言论 > 正文
王维洛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与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绿发会),你在哪里
作者:

一、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

根据新华社记者邹伟2025年7月19日报道,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7月19日上午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吴政隆主持开工仪式。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工程主要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工程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西藏本地自用需求。

图1: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7月19日上午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图片来源:网络截屏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的消息传出后,香港股市、大陆A股大涨,不少股票涨停,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与炸药和爆破相关企业的股票涨势很好。

图2: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后,A股掀涨停潮!西藏、水利板块全线爆发!图片来源:网络截屏

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国家的家底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所在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生物多样性丰富,被誉为“天然植被博物馆”和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

与中科院科学家一起最早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考察的新华社记者张继民《请为我骄傲——雅鲁藏布大峡谷自述》一文中开门见山地写道:我——深达5382米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后来经进一步施测,确定为6009米),在全球诸多峡谷深度对比中,位居榜首是毫无疑义的。他们与我的差距不是十米、百米,像著名的秘鲁科尔卡大峡谷要比我浅2100米。

江山多娇、河川竞秀,这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家底、一种资源、也是一种富有。

张继民继续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名义写道:为此,我的主人当该为拥有我这世界峡谷之最感到骄傲。欢迎您抽暇投身于我的怀抱。您将会看到热带雨林浓荫蔽日,槟榔树挺立山坡,杜鹃花争奇斗艳,藤蔓植物纵横交错。展现您眼前的还有:喜爱暖湿的大型真菌,有占全国60%的种类在我这里安家落户。各种动物更把这里视为它们繁衍子孙的理想王国:大眼镜王蛇、大蟒、孟加拉虎、小灵猫、角麂,以及成群的野猪和猴子。人们不难想象我是何等虚怀若谷。在我邻近的高山之巅,形成了海洋性冰川。在我的深处,为古代植物提供了避难所,使它们免遭第四纪冰期的劫难。总之,不管从何种意义上说,我都是中国的宝地、世界的奇观、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图3: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中国的家底;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是世界的自然遗产,图片来源:如图所示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所在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中国的家底;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是世界的自然遗产。

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对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评价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探险协会通过几次科学考察,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对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做出如下的评价:

受沿水气通道北上高原的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强烈影响,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发育着中国唯一的以热带为基带,经山地亚热带、山地温带一直到高山寒带的完整的立体气候类型,形成由低山热带季风雨林、山地亚热带常绿半常绿阔叶林、中山暖温带常绿针叶林、亚高山寒温带常绿针叶林、高山亚寒带灌丛草甸、高山亚寒带冰缘和极高山寒带冰雪等山地生态系统组成的世界最完整的山地生态系统垂直带谱,保护区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是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山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被誉为“植被类型的天然博物馆”和“生物资源的基因库”。

图4: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植被类型的天然博物馆”和“生物资源的基因库”,图片来源:网络截屏

根据已经掌握的资料,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维管素植物3768种,苔藓植物512种,大型真菌686种,锈菌209种。上述生物类群却分别占西藏全区维管束植物种总数的65%,苔藓植物的65%,大型真菌的78%,锈菌的77%;有国家保护的稀有植物21种,以墨脱命名的“模式种”植物40多种。具体包括:墨脱兰、墨脱楠、油瓜、喜马拉雅红豆杉、穗花杉、罗汉松、墨脱冷杉、墨脱红景天、野牡丹、西藏牡竹、苹果榕、棕榈、杜英、使君子、野枇杷、墨脱杜鹃等。

据不完全统计,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哺乳类63种,鸟类232种,爬行动物25种,两栖动物19种,昆虫2000余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8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9种。上述生物类群却分别占西藏全区哺乳类的50%,鸟类的49%,爬行类的43.1%,两栖类的47.5%。

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各种珍稀动物及经济动物有:孟加拉虎、熊猴、长尾叶猴、豺、黑熊、棕熊、小熊猫、石貂、大灵猫、果子狸、丛林猫、金猫、豹猫、云豹、豹、虎、野猪、马鹿、林麝、黑麝、赤麂、毛冠鹿、羚牛、霞羚、斑羚、赤斑羚、岩羊、金雕、玉带海雕、鸢、雀鹰、松雀鹰、大鹚、白头鹦、猎隼、燕隼、灰腹角雉、红腹角雉、棕尾虹雉、孔雀雉、血雉、藏马鸡、藏雪鸡、雉鹑、黑鹇、勺鸡、棕背田鸡、大绯胸鹦鹉、楔尾绿鸠、斑头鸺鹘、短耳鹗、棕颈犀鸟、双角犀鸟、纯色啄花鸟、绿喉太阳鸟、蟒、眼镜王蛇、细脆蛇蜥、墨脱缺翅虫等等。

中国科学家认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探索和发现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盛事之一。

四、1985年雅鲁藏布大峡谷已经成为西藏自治区的自然保护区,1996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工程位于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早在1985年9月23日,西藏自治区政府就批准成立墨脱自然保护区,面积9.26万公顷。1996年墨脱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扩大到91.68万公顷。2000年4月27日,国务院同意将墨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扩界并更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资源、世界第一大峡谷自然景观和青藏高原最主要的水气通道环境。

自然保护区是指依据法律建立的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地质构造及水资源等自然综合体的区域。在自然保护区内,人类的各种活动将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以确保自然保护区内的保护对象保持自然发展状况。世界上最早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迈山谷的红杉树保护区,时间是1864年。

在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立法保护自然保护区方面,中国起步并不算太晚。1956年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建立。到1965年中国已经有19个自然保护区,到1979年有59个自然保护区。1979年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这在世界上算是颁布环境保护法比较较早的国家。1987年5月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颁发了《中国自然保护纲要》发布,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个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宏观指导性文件,它表达了中国政府对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重视和政策。1989年8月10日国家土地管理局和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的《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区土地管理工作的通知》。到1990年中国已经有606个自然保护区。1994年9月2日国务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12月1日开始执行,这是中国第一部自然保护区的专门法规。

[page]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条对自然保护区的定义是:本条例所称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图5: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片来源:网路截屏

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在国内外有典型意义、在科学上有重大国际影响或者有特殊科学研究价值的自然保护区,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十一条)。

图6: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自然保护区区划图,图片来源:网路截屏

根据上报文件和国务院批文,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属于西藏林芝地区的墨脱、米林、林芝、波密四县的范围,北起米林县的大渡卡村(海拔2880米),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115米),雅鲁藏布大峡谷长504.9千米,平均深度5000米,最深处达6009米。雅鲁藏布江在这里形成一个马蹄形的大拐弯。具体的地理坐标位于北纬29°05’一30°20’,东经94°39’—96°6’中间。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西藏高原生态环境的最重要措施。自1992年中共政府发布了十几个关于西藏自治区情况的白皮书,其中有2003年3月10日发布的《西藏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白皮书。在2019年3月27日发布的《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白皮书中,也把“西藏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区面积不断扩大,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作为主要成就来吹嘘。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西藏生态环境的最重要措施,西藏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是自然保护区。白皮书说:“自1988年建立第一个珠峰自然保护区以来,西藏已建立47个各类自然保护区(国家级11个),保护区总面积41.22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4.35%”。此外,“西藏有141种国家和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8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96种西藏特有动物物种、855种西藏特有植物物种、22种西藏特有鸟类物种”。重要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保护。其中,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生态价值最高、面积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被视为是和小行星撞击地球、核战争一样的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危机之一。生物学家爱德华·奥斯本·威尔逊将生物多样性的损失形容为”隐秘而巨大的”悲剧。只是目前许多人并不完全认识到随着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人类所面临的危机。

[page]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等,人们引进了自然保护区的概念。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自然景观及自然遗迹,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有效地实现自然保护区的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这是法规条文中最严厉的禁止,没有例外。

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建造装机容量是三峡工程三倍的水电工程,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共政府嘴里喊着要依法治国,自己却明目张胆地干着违法的事情。

五、杨勇的警告

中国著名的生态环境保护家杨勇在中外对话论坛上发表题为《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面临的挑战》的文章,指出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的水电项目恐将威胁其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

图7:2018年10月17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坝址下游不远的西藏林芝米林县加拉村因山体滑坡在雅鲁藏布江中形成堰塞湖,图片来源:如图所示

杨勇论述道:“雅鲁藏布江流域很多地区的荒漠化日益严重,由于堤坝建设和干旱的影响,上游很多草场都已不适于放牧。很多地区土地受到侵蚀,日喀则、曲松、泽当等地沙丘、荒漠不断扩张。气候正向干旱河谷地带的类型转变,沙地不断侵蚀牧场。环境恶化导致恶性循环,很多村庄被人遗弃,昔日繁荣已不复存在。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20世纪最重要的地理大发现,它被称为基因多样性的宝库、水汽输运机,还蕴藏着丰富的水能。但我在考察大峡谷的过程中发现,壮丽的峡谷自然环境不容乐观。这里的地质构造还很年轻,地质活动依然活跃,再加上生态脆弱,开发工作面临巨大挑战。人类活动会在此引发灾难性的连锁反应,可能导致生态系统无法恢复。

这里地质作用强烈,地震、山崩等极为常见。大峡谷还处于形成过程之中,在研究中我发现,上百次泥石流和山崩未来可能会加剧地震的破坏性。20世纪50年代初,一场里氏8级的地震引发多处山崩,致使下游洪水不断。2000年4月,我曾在易贡亲眼目睹了一场大规模的山崩,山崩形成水量达40亿立方米的堰塞湖。60天后堰塞湖决口,数百万人受灾,交通瘫痪。在这里,此类自然灾害发生极为频繁。

大峡谷地区的生态系统正在老化衰退。高大乔木组成的原始森林进入衰落期,海拔2500米以上的大片森林正在死亡。次生植被物种单一,森林无法进行自我修复。同时,生活在峡谷深处的门巴人和珞巴人还保持着刀耕火种的传统,很多陡坡上的森林被烧毁以开垦农田,导致水土流失和山崩。

该地区很多野生动物濒临灭绝。峡谷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系统变得支离破碎,这意味着动物的活动空间更小,进而破坏了食物链和种群数量的平衡,物种单一的次生林又影响到动物种群的生存发展。但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猎人。在对峡谷为期40天的考察中,我常常会碰到猎人。在森林深处居住着很多猎户,他们用兽皮、兽骨装饰自己的家,用打到的猎物招待客人。有一次,我们就要断粮了,幸好在山脚下遇到4个门巴猎人,他们把猎物给了我们,我们才没挨饿。

我一直认为,应该开发青藏高原和雅鲁藏布江的生态价值而非经济价值。我们必须找到一种发展途径来利用其生态价值、减少环境破坏及其造成的难题。”

图8:2000年4月9日西藏易贡发生大规模滑坡,在易贡藏布江形成2.5公里长堰塞坝,坝后堰塞湖水量最高达3亿立方米。同年6月8日堰塞坝溃坝,巨量洪水一路下泄,对印度实际控制区内的“藏南地区”造成重大灾害,中印双方差一点爆发战争,图片来源:辛鹏等

按照目前已知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水电开发计划,其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远远超过三峡工程、超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六、中国科学院院士赵进东建议加强对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022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赵进东建议加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赵进东院士指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区域有举世罕见的自然景观,是东喜马拉雅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核心,拥有世界级独特的生态价值。

图9:雅鲁藏布大峡谷,图片来源:网络截屏

赵进东院士说,初步研究显示,雅鲁藏布区域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这里孕育了从热带到寒带几乎所有的陆生植被类型,被誉为“天然植被博物馆”。这里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有蹄类与食肉类动物类群种类最丰富而独特的地方之一,虎、豹、雪豹和云豹四种大型猫科动物在同一条河谷栖居,云豹、赤斑羚、豺等中国罕见的濒危物种在这里有一定数量的种群。这里是我国唯一确认的孟加拉虎栖息地。

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还是南北动物迁徙交流的廊道和印度洋温暖潮湿气流的水汽通道,为整个藏东南乃至青藏高原第三极的生态安全提供了重要条件和保障。

赵进东强调指出:“为此我们建议在雅鲁藏布江下游及支流区域生态与景观价值最典型、最集中的区域建立国家公园。这对于保护我国藏东南地区这一世界级瑰宝,推动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增加国家及民族自豪感,维护地球第三极的生态安全,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page]

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绿发会,是1985年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性公益公募基金会,国家一级学会,也是2016年9月1日《慈善法》实施以来,全国首批认定公募资格的16家慈善组织之一。

图10:环保部自2015年起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七大工程,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在环保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之内,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李俊生认为,“以2011年为基准,测算结果显示我国生物多样性直接经济价值高达78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年GDP的两倍多。如果加上服务功能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会非常大”,图片来源:网络截屏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是一个以保护中国生物多样性为目的非政府组织,也是成立最早的一个所谓非政府组织。但是中国民众或者海外华人对这个环保组织了解不多,许多人是通过2025年哈佛蒋女士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才知道绿发会的。

但是绿发会与世界上的许多非政府组织又不一样。最大的不同是在于:第一,它有业务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是有妈的娃;第二,它有一个中共党组织,主要领导人由中共党员担任;第三,它有行政级别,就像中国的佛教寺庙一样,寺庙主持是处级的还是科级。在中国分为国家一级学会、二级学会和三级学会,其中国家一级学会地位最高,是在国家民政部注册的社会组织。绿发会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最高级别的学会。绿发会的前身是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吕正操、钱昌照、包尔汉等发起成立的中国麋鹿基金会,当时的级别相当高。2009年由胡耀邦的儿子胡德平当会长,级别就大不如前了。现在的会长或者理事长的名气远不如胡德平,但是也是能弄个师长、旅长当当的官位。

实话实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对保护中国的生物多样性还是做了一些工作的,保护蚯蚓,反对把蚯蚓作为食物或者药物,对“电蚯蚓机”产业进行公益诉讼等等。

在针对水库大坝工程破坏生物多样性方面,2015年绿发会对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就牙根梯级水电站项目破坏生态环境提起民事公益诉讼。雅江县麻郎措乡沃洛希村附近的五小叶槭种群是当今世界上残存最大的五小叶槭种群,是唯一还有自然繁衍能力的种群。牙根梯级水电站即将修建,根据五小叶槭雅江种群的分布区海拔高度和水电站水位高度对比数值,牙根梯级水电站以及配套的公路建设将直接威胁到五小叶槭的生存,对社会公共利益构成直接威胁,因此绿发会向法院提起了公益诉讼。

八、绿发会告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胜诉的意义

2020年12月17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作出(2015)甘民初字第45号民事判决:

一、被告雅砻江公司应当将五小叶槭的生存作为牙根梯级水电站项目可研阶段环境评价工作的重要内容,环境影响报告书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通过后,才能继续开展下一步的工作;

二、原告绿发会为本案诉讼产生的必要费用4万元、合理的律师费1万元,合计5万元,上述款项在本院其他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中判决被告承担的生态环境修复费用、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恢复原状期间服务功能损失费用等费用(环境公益诉讼资金)中支付(待本院有其他环境公益诉讼资金后执行);

三、驳回原告绿发会的其他诉讼请求。一审宣判后当事人未上诉,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图11:甘孜中院宣判的五小叶槭案入选“全国法院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网络截屏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裁决理由是:我国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应该遵守其约定。《生物多样性公约》中规定,我们在注意到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减少或损失的威胁时,不应以缺乏充分的科学定论为理由,而推迟采取旨在避免或尽量减轻此种威胁的措施;各国有责任保护它自己的生物多样性并以可持久的方式使用它自己的生物资源;每一缔约国应尽可能并酌情采取适当程序,要求就其可能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不利影响的拟议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以期避免或尽量减轻这种影响。因此,我国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义务。同时,《生物多样性公约》规定,认识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根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第一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四条“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的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第二条第一款“本法所称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规定,可再生能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在满足能源要求,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水能资源是最具规模开发效益、技术最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因此开发建设水电站,将水能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合理开发水电符合我国国情。但是,我国水能资源蕴藏丰富的地区,往往也是自然环境良好、生态功能重要、生物物种丰富和地质条件脆弱的地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并且环境保护应当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的原则。预防原则要求在环境资源利用行为实施之前和实施之中,采取政治、法律、经济和行政等手段,防止环境利用行为导致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现象发生。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开发和利用环境行为带来的可能的环境危害采取措施以避免危害的发生;二是在科学技术水平不确定的条件下,基于现实的科学知识评价风险,即对开发和利用环境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尚未明确或者无法具体确定的环境危害进行事前预测、分析和评价,以促使开发决策避免可能造成的环境危害及其风险出现。因此,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将生态优先的原则贯穿到水电规划开发的全过程,二者可以相互促进,达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利用环境资源的行为如果造成环境污染、生态资源破坏,往往具有不可逆性,被污染的环境、被破坏的生态资源很多时候难以恢复,单纯事后的经济补偿不足以弥补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故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行为应注重防范于未然,才能真正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

应该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的裁决理由写得相当不错,将来可以纳入大学教材。

绿发会状告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一案被中共最高法院认作是指导案例(174号)。

最高法院认为:该案依据风险预防原则,明确项目建设可能破坏濒危野生植物生存环境,损害生态环境公共利益的,可以判决被告采取预防性措施,将对濒危野生植物生存的影响纳入环境影响评价,根据环评结果决定项目建设能否依法推进,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

图12:绿发会状告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一案被中共最高法院认作是指导案例(174号),网络截屏

绿发会已经有一次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由状告水库大坝建设单位获得胜诉的经验,而且这个案例被最高法院认作是指导案例,有普遍指导意义。

当然绿发会不会不知道,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所在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生物多样性丰富,被誉为“天然植被博物馆”和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的建设对该地区的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的破坏,胜过牙根水库大坝工程百倍、千倍。

但是作为以保护中国生物多样性为目的绿发会,关于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对喜马拉雅大拐弯处生物多样性的危害,却是一言未发。

绿发会你在哪里?

最后再摘录甘孜藏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裁决理由的部分内容:我国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应该遵守其约定。《生物多样性公约》中规定,我们在注意到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减少或损失的威胁时,不应以缺乏充分的科学定论为理由,而推迟采取旨在避免或尽量减轻此种威胁的措施;各国有责任保护它自己的生物多样性并以可持久的方式使用它自己的生物资源;每一缔约国应尽可能并酌情采取适当程序,要求就其可能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不利影响的拟议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以期避免或尽量减轻这种影响。因此,我国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义务。同时,《生物多样性公约》规定,认识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根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第一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务。

这个判决内容同样适合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

参考文献(略)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李广松

来源:议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