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善隐大恶 绥靖中共的卡特总统的另一面中国历史人物春秋|新闻人物报道☀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人物 > 正文
小善隐大恶 绥靖中共的卡特总统的另一面——卡特的另一面
作者:
这么一个特别有道德有爱心的卡特,数十年如一日给穷人盖房子。但在他四年任期内,穷人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以往。 这么一个特别爱和平特别NOKING的卡特,从伊朗到海地一直奔走呼号。在他辛勤努力下,世界暴力指数级上升。百万人死于非命,千万人离失所。 借用那句名言,通往地狱的道路,都是由卡特这样的“好人”铺就。正所谓: 小善隐大恶,大爱似无情。

前言

主媒叙事中,吉米·卡特Jimmy Carter一直以品德高尚、充满爱心、人道主义、和平主义的标签示人。

本文通过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卡特对德黑兰大使馆被扣人质危机的处理,展示这些美好词汇的另一面。

第一阶段

1979年11月4日~

自从巴列维在元月逃离伊朗,美驻德黑兰大使馆工作人员已经习惯了门口成群结队高喊“美国去死”、“巴列维去死”走过的示威学生。

但今天情况有所不同,上千名学生军包围了使馆。学生军是中东常见的革命力量。比如阿富汗塔利班,本意就是“学生军”。而这些伊朗学生军,也就是现在革命卫队的前身。

10:30数百名学生爬上大使馆外墙,几小时后,他们占领了全部建筑并控制了65名美国人质。人质们被蒙住眼睛,曝光在世界镜头前。

类似被占领事件,九个月前发生过一次,但情况远没这次严重。

“伊朗革命”刚成功不久的2月14日,上午9:30大批“伊朗人民游击队”的武装人员冲进德黑兰大使馆,并控制了整个大楼。面对暴力威胁,大使沙利文命令工作人员投降,一名海军陆战队员被殴打绑架投入监狱。几个小时后,巴扎尔甘临时政府的外交部部长亚兹迪到达现场,并说服武装队伍离开大使馆。亚兹迪说:“我认为新政府有义务保护外交人员的安全,所以我前去解决问题,并为发生的事情道歉。”

但很遗憾,同样的故事没有发生。

这让卡特团队大吃一惊,他们就像一群机械化流程中的工蜂,完全不理解伊朗正在发生什么。在伊斯兰革命后,这个团队一直忙碌着重建之前受破坏的大使馆,并尝试与伊朗新政府建立正常化关系。

大阿亚图拉霍梅尼看到了打击巴扎尔甘这些温和社民的良机,拒绝帮助夺回大使馆,并认可革命卫队占领使馆的行为。

面对人质危机,卡特团队列出几个选项:

1、与霍梅尼展开谈判;

2、对伊朗海上封锁;

3、空袭炼油厂施压;

4、对伊朗经济制裁;

5、展开营救行动:

其实就一个选项,不排除军事行动后的极限施压。因为人家既然敢进攻大使馆,就完全不会在乎什么经济压力和军事封锁。

于是,各种毫无意义的努力(表演)开始了,卡特团队发布了海量的谴责、请求、声明,呼吁个人、各国和国际组织进行调解。

有效果吗?毛都没有。

期间,卡特还让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跑了一趟德黑兰,霍梅尼根本不见,人还差点回不来。瓦尔德海姆的原话是:“很高兴能回来,尤其是活着回来”,看来他吓坏了。

拒戴头巾的Marzieh Ebrahimi

要知道,霍梅尼可是比中东强人萨达姆更强硬N倍的存在,萨达姆想的是统一阿拉伯世界,霍梅尼想的是伊斯兰统一地球。后面两伊战争打了多年后,双方都伤亡惨重精疲力尽,萨达姆多次请求停战,霍梅尼坚决不同意。

能够与霍梅尼的雄心壮志类比的,只有那位披上黑斗蓬的巴格达迪。两位都是伊斯兰神学顶尖人物,一个是什叶派大阿亚图拉,一个是逊尼派正宗科班博士。

面对人质困境,卡特团队一愁莫展,一晃半年过去了。在众多质疑声中,看着民调数据直线下滑,卡特决定武力营救。

第二阶段

1980年4月24日~

从后面的研究资料来看,

卡特团队的鹰爪行动主要参考下面案例,

1970年11月尼克松时期的西山监狱行动,目标是解救70名被关押的飞行员。突袭行动本身很完美,但战俘营空空如也,人质被提前转移走了,这明显是情报问题。

1977年10月德国GSG9的摩加迪沙机场行动,目标是解救被巴解恐怖分子劫持的汉莎客机上的人质。当时的索马里官方允许德国人进行救援行动,这条差异大。

更接近的,是1976年7月以色列的恩培德行动。为解救被巴解恐怖分子劫持的法航客机上的一百多名人质,以色列突击队长途奔袭4000公里。这次救援行动,又名约纳坦行动,为纪念以方突击队中唯一阵亡的指挥官约纳坦·内塔尼亚胡,就是现任以总理内塔的哥哥。

[page]

但卡特团队搞出来鹰爪行动方案,按照某位以色列安全顾问评价:“这个营救计划完全缺乏想象力,很多潜在问题都通过纸面简单策划被克服了”。这条评论符合心理学家对卡特的判断,卡特的思维方式是完全“反历史”的,强调一些简单的道德原则。

说几个重点:

1、突击队是从四大军种临时拼凑。

境外特种作战是高度压力下的复杂行动,需要更好的协同性。

本次鹰爪行动,海军陆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都有分。无论如何,各方都想在行动中抢风头分一杯羹。连突击德黑兰的地面部队都分二块,一块是三角洲部队攻大使馆,另一块是柏林旅特遣队攻外交部。

除了人员之外,装备也搞混编,出现了一个部门的成员驾驶着另一个部门直升飞机的情况。这样的混乱,充分体现了卡特团队DEI模式、排排坐吃果果的本质。

2、突击队从来没有进行行动的全面演习。

人家以色列人的恩培德行动,在沙漠中原样复制了机场建筑,从飞机降落到队员进场到攻击步骤,一次次精心演练。为了迷惑乌干达士兵,以色列人还特意准备一辆阿明同款奔驰车。

而鹰爪行动开始后,发现三角洲部队、陆军直升机、空军运输机无法直接通讯,因为三方使用的通讯频率不同,这些问题本来应该在行动前就解决。

3、突击部队直升机资源严重不足。

考虑到直升机长途奔袭的可靠性问题,正常评估认为直升机数量至少要十六架。但卡特团队只给突击队准备八架直升机,理由是“为了防止伊朗发现突击行动并指责美国,所以要将人员和装备最小化。”正常人看到这些理由,估计会抓狂。这TM是冲上去救人,不是去做慈善。

在2011年5月海豹六队突击藏在阿伯塔巴德的拉登的时候,动用了三架直升机,结果有一架降落时出现机械故障坠落到拉登院墙内。

BBC中文网视频:本·拉登被击毙现场

4、计划竟把进出伊朗列为关键环节。

要知道,失控的大使馆位于400万人口的德黑兰繁华地带,有150名全副武装革命卫队守卫着50多名关在大使馆的人质,只要冲突爆发对方马上会有无数增援到达。参考1992年的摩加迪沙,就能够理解市区救援行动多危险。

但凡正常人,都会认为进攻大使馆解救人质才是核心难题,而进入和退出伊朗是相对容易的阶段,但卡特团队的脑回路不同。

5、行动方案设计的无比复杂。

看上图,简单介绍一下。

鹰爪行动要在伊朗境内建立/占领①②③三个运输起降点,突击队先降落到荒漠中的①号基地,然后换直升机到达德黑兰东南方向的②号基地,然后从地面换卡车突击德黑兰,到德黑兰后兵分二路,一路奔大使馆,一路到伊朗外交部解救另外3人,最后全体到③号基地汇总,大伙儿一起坐上C130扯乎,八架直升机全部放弃。

[page]

只要搞过项目管理,面对这么多环节,面对这么多目标,面对这么敌对的环境,加上天气、情报、人员等众多不可控因素,都可以想象其结局了。

实际战果是这样的:

几架C130降落①号基地后,发现并非原来情报中的废弃机场,而是被一条道路分成二半,突击队遭遇了走私油料车和逃难的大巴车。手忙脚乱之后,局面暂时控制。

接着八架直升机从尼米兹级航母出发,路上遭遇沙尘暴,其中三架出现机械故障,先后离开编队。作战计划中参战直升机的最低需求数量是六架,行动指挥员建议中止行动。两个半小时后,得到卡特确认。

撤离过程更悲剧,

四架C130和五架RH53D发动后掀起漫天沙尘,现场指挥混乱。加油时一架RH53D和一架C130碰撞发生爆炸和大火,八名机组人员阵亡,另外几架直升机被击伤无法飞行,慌乱中,其余人员登上三架C130火速撤离。除了残损的飞机,还有八名士兵遗体和机密文件留在了现场。

大概本次行动唯一实现的目标,就是按计划放弃了很多直升机。

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救援失败,而是史诗级扑街,一场由草台班子搞出来的大型灾难。也有研究人员认为,幸亏一开始的困境导致了鹰爪行动被强迫中止,如果真的推进到基地②基地③的环节,肯定是比1992年摩加迪沙更严重的史诗级灾难。

有一位参加恩培德行动的以色列突击队员这样评论:“六个月?六个月时间能够做什么?你都可以在使馆外一英里的地方找个房子,然后挖一条隧道到大使馆。”

本来,德黑兰和恩得培完全不同的量级。

德黑兰是个四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人质在人口稠密的市中心,距离最近的机场有公里,每天有成千上万的示威者活动。如果真要实施这样难度的突击救援行动,至少应该按照旅级冲突的量级准备,并作好大批伤亡的准备。

按任务不同角色,特遣队可分四组。第一是迷惑组,按时制造各种混乱分散注意力;第二是潜伏组,提前布置到大使馆和外交部周围;第三是突击组,至少由20架直升机和车队组成,并准备二次往返;第四是火力组,占领就近的德黑兰机场和③曼沙里耶空军基地,摧毁一切阻挡力量。

而卡特这样的操作,既不想出大力又想有大收益,既不想冲突又想虎口夺食,纯属肉包子打狗--送人头。

第三阶段

1980年4月25日~

后面,就是垃圾时间了,

虽然主媒各种悲情宣传短时间提升了卡特的支持率,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爆出,回过味来的人们,开始审视这个张嘴包容关爱、闭嘴和平人道的进步福音派(美南浸信会)人士。

到11月,卡特凭着灾难级的鹰爪行动和明显的经济溃败,赢得6个州和首都哥伦比亚特区共49张选举人票,而里根赢了另外44个州共489张选举人票,创下以未现任总统身份参选而获得选举人票数目的最高纪录。

随着里根到来,人质危机峰回路转。

1981年1月19日,伊朗宣布达成协议释放人质,相距危机爆发444天。这是什么日子,明天就是里根上任,人家配合新班子工作嘛。这样的出场方式,意味着里根后面还有更加惊人的表现。

对比现在刚刚平息的核武危机,是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曾经看到一条报导,在2023年10月7日突袭之前,Hamas高层相当担心以色列会全力反击,辛瓦尔说,放心吧,有拜登在不用怕啦。

大伙儿门清啊。

因为我们是自由的,我们永远不能对任何地方的自由的命运无动于衷。(最新版本:当还有地方的女性没有卫生巾,我都感到痛心。)

作为总统,人质的安全与健康是我持续关注的焦点......,我阻止使用先发制人的军事行动,因为我知道伊朗狂热分子一定会以杀死人质作为回应。

----卡特回忆录

综述

很多小清新赞美卡特,

但很遗憾,好人卡特一直排在美国最差总统的前几名光荣榜上。

确实,卡特挂嘴上的那些词汇听上去很美好,但真实的历史让人唏嘘。

如果不是卡特阻止巴列维国王和将军们维持秩序的努力,那德黑兰人质危机根本不会发生,更没有后面两伊战争死战超百万。

如果不是卡特面对大选困境投机使用武力,就不会有鹰爪行动未出师先折兵的天大丑闻。草台班子,颜面尽失。

这么一个特别有道德有爱心的卡特,数十年如一日给穷人盖房子。但在他四年任期内,穷人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以往。

这么一个特别爱和平特别NOKING的卡特,从伊朗到海地一直奔走呼号。在他辛勤努力下,世界暴力指数级上升。百万人死于非命,千万人流离失所。

借用那句名言,通往地狱的道路,都是由卡特这样的“好人”铺就。正所谓:

小善隐大恶,大爱似无情。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李广松

来源:世界之瞳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