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网王笃若报导/近日传出重磅消息,谷歌已证实将停止Android开源项目(AOSP)的公开开发,转为在内部私有环境中进行。虽然谷歌表示仍会定期发布开源代码,但这一变化意味着外界无法再提前洞察安卓新功能及开发方向,对习惯于依赖安卓开源代码“自主研发”的中国手机厂商来说无疑是重磅打击。
长期以来,中国厂商如小米、vivo、OPPO、华为等的系统,如HyperOS、OriginOS、ColorOS、早期的EMUI等,都以谷歌AOSP开源项目为基础进行“深度定制”,迅速建立起庞大的国产安卓生态。
谷歌此举背后,是维护安卓公共分支和内部分支成本剧增的现实。过去,谷歌需耗费大量人力解决两大分支代码差异引发的合并冲突,随着安卓日益复杂,这种成本不断攀升,谷歌最终决定将所有开发闭门进行。
消息一出引发广泛议论,科技界人士直言:“抄袭者的日子到头了,所谓的自主研发也必须真正自主了。”
长期以来,中国国产手机的快速崛起,很大程度建立在谷歌安卓开放代码基础之上,名义上的“自主系统”往往只是简单修改或“抄作业”。如今这一便利通道即将关闭,中共国产厂商不得不真正面对技术底层的自主研发难题。
业内人士尖锐指出,这意味着所谓的“大国崛起”神话可能面临破灭,中国手机产业恐怕要从头开始,“一步一步撅着屁股重新做起”。
另一方面,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一变化短期内几乎无感,各大厂商也将继续获得谷歌的安卓授权和服务。然而从长远看,中国厂商必须拿出真正的核心技术,否则可能逐渐丧失市场竞争力。
分析认为,谷歌此举实际上切中了中国科技产业长期存在的短板:过于依赖开源,缺乏核心创新能力。当“抄袭”的捷径消失后,中国企业亟需踏实进行底层创新,否则难免陷入“受制于人”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