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赌石”诈骗第一案! 河北钢铁董事长买玉遭诈破亿 2玉石商人获刑国内新闻|大陆新闻解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大陆 > 正文
中国“赌石”诈骗第一案! 河北钢铁董事长买玉遭诈破亿 2玉石商人获刑
作者:

“赌石”案上周17日审判出炉。图为案件中的原石。图:翻摄自腾讯新闻。

2019年轰动司法、玉石两界的“赌石”案,上周17日审判落幕,河北某知名钢铁企业董事长马姓男子花费8千万人民币(约台币3.6亿元)购买玉石,拿到货后鉴定却发现价值不到二十分之一,进而将商人告上法庭;审判结果将两位商人判处有期徒刑10年及20年,罚金破百万台币。

2019年4月,云南玉石商人张姓男子在两名中间人张姓男子、陶姓男子的介绍下,将一块原石以人民币8,000万元(约台币3.6亿)售予河北某知名钢铁企业董事长马姓男子。然而,当原石切开后,鉴定结果却显示实际价值不超过人民币436.97万元(约台币2千万元),且其产地非宣称的缅甸木那场口,而是危地马拉,买卖双方因而对簿公堂。

马姓男子指控,张姓男子等人虚构原石产地,误导其相信这块原石来自业界公认顶级的“木那场口”,借此抬高价格。而张姓男子方面则坚称,交易行为符合“赌石”规则,产地真假并非交易成败的关键。

2021年4月,案件一审在河北省霸州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玉石行业专家在庭上指出,赌石的重点在于原石内部的品质,而非产地,且国内现行的《珠宝玉石鉴定》标准中,并无关于翡翠产地的鉴定标准。

上周17日,霸州市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两位张姓男子虚构原石产地、夸大玉石品质,以此获取巨额利益的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商人张姓男子被判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万元(约台币228万元);作为中间人的张姓商人则被判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约台币912万元)。至于陶姓男子,法院认为其仅作为居间介绍人,不具备诈骗的主观故意,判决无罪。

法院指出,传统赌石交易虽然存在场口之说,但玉石的价值取决于其内部品质,而非单凭产地判定价值。但本案中,被告人虚构原石产地、冒用身份、夸大品质的行为,已违反诚信原则,与传统赌石交易存在本质区别。

据《腾讯新闻》报导引述专家指出,危地马拉翡翠早已进入中国市场,无论外观或结构均与缅甸翡翠相似,未切割前极难分辨。由于国内现行标准尚未完善,无法提供明确的产地鉴定依据,导致行业出现鉴定困难与交易纠纷。

目前,两位张姓男子已提起上诉,专家也呼吁,相关部门应尽快完善翡翠产地鉴定标准,以规范市场秩序,避免类似争议再次发生。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李华

来源:新头壳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