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区域银行动荡背后问题:全球美元信用恐“同步”萎缩☀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国际财经 > 正文
美区域银行动荡背后问题:全球美元信用恐“同步”萎缩
过去一年来,联准会(Fed)大幅提高利率,但令经济学家觉得奇怪的是,为什么美国一直未见到信用紧缩迹象?到今年3月,迹象终于浮现了:局部银行挤兑恐慌开始引发信用紧缩。至此,全球美元信用“同步”萎缩趋势隐然成形,是令人忧心忡忡的重大警讯。

过去一年来,联准会(Fed)大幅提高利率,至今抑制国内通膨尚未竟其功,却可能造成全球信用紧缩。(美联社

过去一年来,联准会(Fed)大幅提高利率,但令经济学家觉得奇怪的是,为什么美国一直未见到信用紧缩迹象?到今年3月,迹象终于浮现了:局部银行挤兑恐慌开始引发信用紧缩。至此,全球美元信用“同步”萎缩趋势隐然成形,是令人忧心忡忡的重大警讯。

在此之前,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史坦伯格(Joseph c. Sternberg)指出,信用紧缩已在世界各地发生,唯独美国例外。国际清算银行(BIS)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第4季,全球遭遇一波显著的信用萎缩。这份报告显示,那一季,银行对外国贷款者的授信总额,以各种币别(包括欧元和日圆)计算,大减1.4兆美元。

美元信用萎缩已在美国境外发生

这主要是美元现象。第4季美元跨境信贷总额(包含美元面值的债券等等)降到12.8兆美元,从2021年底触及的13.4兆美元高峰降了下来。在首当其冲的开发中经济体,美元信贷总额在约莫六个月的期间锐减2,560亿美元,减为5.2兆美元。2022全年全球美元信贷萎缩将近4%,是2009年以来最深的全年降幅。

2009年是全球信用萎缩结束的年头,但现在,一波全球信用萎缩似乎刚开始,日后还有进一步下滑的空间。

欧元和日圆放贷金额成长,只局部抵销美元信贷金额的降幅。而且,各地情况迥异。亚洲因为普遍使用美元,去年遭遇信用急遽萎缩。对照下,欧元信贷通常集中在与欧元区贸易往来最密切的经济体。这两种货币的替换不是那么直接,不论是就整个经济体或个别贷款人来说皆然。

史坦伯格说,面临这种情况,Fed可能要大喊一声:“糟糕!”过去一年来,Fed使出浑身解数设法收紧信用,想藉引导整体经济降温把高通膨打下来。然而,各种指针都显示,美国金融情势依然出奇活络,而且维持很长的时期。直到Fed这波紧缩循环走了一年,到今年3月,硅谷银行(SVB)不堪挤兑倒闭掀起银行动荡,才开始见到信用日益紧缩的明显迹象。

换言之,Fed这一年来大幅升息,至今抑制通膨未竟其功;更成功的结果,竟是造成全球信用紧缩,而这种现象对经济稳定的破坏可能更甚于高通膨。

两大因素导致美元信贷陡降

如何解释这波美元借贷和放款金额陡降?有两个互相关联的因素:美国利率节节升高,以及美元2022年大幅升值。这两项因素都已推升贷款人的资本成本。其中,汇率更值得特别关切,因为造成的冲击甚钜。

史坦伯格进一步解释。去年美元贷款者面临的压力随美元劲升而加剧,因为本币贬值加重他们偿还美元贷款的成本。美元走强也削弱一些放款者授信的意愿及能力--尤其是资产经理人,他们惊觉自己必须火速脱售债券,以免利率大幅变动导致帐面亏损。BIS报告反映的是去年最末季情况,今年来美元已回贬,但提供的慰藉有限,只是更凸显汇率波动的不稳定和无可预测。

全球美元信用若同步萎缩麻烦大了

结果是,倘若未来数月,美国果真步上其他贸易伙伴国的后尘,也进入信用紧俏时期,这种信用萎缩“同步化”将触动全球经济警铃大作。过去30年发生的几波金融危机中,并未见到全球“同步”信用萎缩的现象。

1990年代末亚洲金融风暴期间,美国信用情况仍然良好。2008年金融海啸吞噬西方国家时,亚洲金融体系已变得更强健、足以抵御短暂的信用吃紧。但这一回,情况不一样了:世界各国如今都深陷债务堆中,想扩大举债都开始遭遇困难。

何以致此?Fed难辞其咎。若不是对美国通膨复炽的反应太迟钝,未能及早因应,通膨不会冲上40年高峰,也就不必火速猛烈升息,导致利率和汇率剧烈震荡。这暴露出Fed不明白经济实际运作情况的“系统性失败”,以及Fed能力有局限。

他建议,Fed必须把注意力转向维护美元汇率稳定,让全球其他经济体也跟着稳定下来,否则可能付出更高昂的代价,届时后果绝不只是以国内通膨高窜的形式显现而已。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楚天

来源:经济日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