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政府数据,在2023年前两个月,俄罗斯取代沙特阿拉伯,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商;有业内人士指,中方以大幅折扣买入被制裁的俄罗斯石油。
《路透社》引述中国海关总署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1至2月来自俄罗斯的到货量共计1568万吨,或每日194万桶,比2022年同期的每日157万桶增长23.8%。
俄罗斯是中国去年的第二大原油供应国,合共对中供油8620万吨。
两个月期间,沙特原油的进口量共计1392万吨,相当于每日172万桶,低于去年同期的每日181万桶。
2022年,沙特是中国的第一大供应商,在这一年里销售了8749万吨原油,相当于每日175万桶。
在莫斯科入侵乌克兰之后,西方的制裁和对俄罗斯原油海运的价格上限限制了俄罗斯供应的买方群体,导致俄罗斯原油的交易价格比国际基准价格低很多。
中国的独立炼油商是这种定价权转变的主要受益者。在这些炼油商中,许多位于山东省。
2月抵达山东港口的“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ESPO)原油”在1月以相对于“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基准价”低约8美元的折扣买入。但由于印度私营炼油商亦进入ESPO市场,中方的定价优势已被削弱。
然而,随着中国取消“清零”政策后国内燃料需求上升,国有的中石化和中石油在2022年底短暂暂停后,即欧盟开始对俄罗斯石油禁运前,于2月恢复购买俄罗斯乌拉尔级原油。
中国炼油厂利用中间贸易商处理俄罗斯原油的运输和保险,以避免违反西方制裁。
海关数据还显示,在此期间,从马来西亚的进口量为每日65万桶,比去年同期增长144.2%。马来西亚经常被用作来自伊朗和委内瑞拉的受制裁原油的中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