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陷困境 王岐山“人马”上位军政|军事新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中纪委陷困境 王岐山“人马”上位

在中国高层权力格局急剧重构的形势下,由政治局常委王岐山挂帅的中纪委迅速崛起。在新的国家和中共权力图谱中,中纪委及其麾下系统俨然将成为中国政坛一股真正举足轻重的制约和监控力量。在此情况下,其人事团队的扩充和组建就成为当务之急。事实上,当前中纪委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人力方面的捉襟见肘。

北京市丰台区委书记杨艺文、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北京市政协主席吉林等一批“老北京”纷纷再次转役王岐山帐下。再加上一批与王岐山有所交集、空降地方的郭树清、姚刚、蒋超良等金融高官,王岐山在中国政坛人事的印迹和话语权得以凸显。当下王岐山所扮演的角色,将会奠定今后中纪委及其“一把手”在中国政治中的定位。作为中共自身的一套内部免役系统,中纪委的去向有逐渐明晰。

王岐山“人马”上位北京旧部受重用

7月2日启动的2015年第二轮中央专项巡视名单显示,现任北京市丰台区委书记杨艺文担任第二巡视组副组长。杨艺文是一位“老北京”,长期在北京任职和升迁,并在2003年至2007年王岐山为北京代市长、市长时,是王的直接下属。从北京官场进入中纪委系统的杨艺文并非孤例。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北京市政协主席吉林这两位已经进入“二线”的老同事均已两次担任中央巡视组组长。在王岐山为北京市长时,杜德印和吉林分别是北京市委副书记和副市长

此外,也有一些王岐山在北京市任职时的旧同事进入纪检系统后,出任部委或地方的纪委书记。现任中纪委驻国土资源部纪检组组长赵凤桐是在年满60岁时受命,他曾在王岐山属下担任北京昌平区委书记。现任辽宁省纪委书记林铎当时则是担任西城区委书记。

事实上,在之前一轮中纪委内部人事调整中,已经有一批王岐山的“旧识”进入中纪委,或是在纪检系统擢升要职。比如现任中央巡视组办公室主任黎晓宏,他之前是在王岐山手下担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再如另一位政府副秘书长董宏,长期追随王岐山赴广东省政府、国务院体改办公室、海南省、北京市,并在王岐山执掌中纪委后担任巡视组组长,多次带“兵”巡视。与之类似的还有现任中纪委副秘书长兼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的崔鹏。王岐山在北京工作期间,崔鹏亦在市办公厅工作。黎晓宏、董宏与崔鹏三人,被外界视为王岐山在中纪委所倚重的人物。

中纪委迅速崛起之时,人力却捉襟见肘,王岐山旧部同事纷纷上位

6月26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还是厅局级官员的中纪委首位宣传部部长肖培与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比邻而坐,为包括政治局常委在内的政治局集体讲解反腐形势、纪检工作及建议。肖培长期在媒体宣传阵线工作,亦与王岐山存在工作交集。他担任中纪委宣传部部长之后,中纪委宣传模式大变。其最为外界称道的一笔就是中纪委官网的上线。

由于王岐山和中纪委的动向过于惹眼,这些王岐山的旧部、同事在进入中纪委之时被各方聚焦。除他们之外,还有一些与王岐山存在工作交集的金融系统人物在转投政坛之后,也被划归王岐山麾下。比如在中共十八大后,改革色彩浓厚的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空降山东,成为一省之长。曾在中国农业银行、央行、国开行担任领导之职的蒋超良空降吉林,成长该省省长。另有消息称,现任证监会副主席姚刚有可能转投天津,出任副市长。

被誉为“救火队长”的王岐山本人曾在银行金融和中央地方官场多次跳跃,这是他能够最终“入常”的重要政治资本。而在他成为最有权力的常委之一后,外界很容易把一些与他存在仕途交集的人的升迁归结为他的原因。虽然不能完全否认王岐山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但亦不能过于夸大。比如由金融转入地方的这官员,其实是多年来中国官场人事调动常态的延续。

在此之前,曾任中投董事长的楼继伟升任财政部部长,曾任银监会副主席的蒋定之出任海南省长,另一位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担任上海市副市长,证监会原主席助理朱从玖出任浙江省副省长。这些人物与王岐山并无直接交集。因此,金融官场的双向调动,应属中国政坛的一种常态。当然,也不能排除王岐山在其中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随着中纪委在中共党內地位的急剧攀升,这些临危受命的人物料将在将来释放更大能量。

反腐高负荷中纪委人手急缺

中国法治建设的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共的党建。反腐清党、肃纪立规,是当下中共的时代主题之一,而中纪委正是顺时应势而兴。当反腐高歌猛进之时,亦是中纪委作为中共内部组织权位迅速上升之时。习*近*平提出“四个全面”里的第4部分,就是“全面从严治党”,这尤其需要中纪委发挥监督反腐的作用,以保持中共自身的纯洁性,进而维护中共执政地位。

可以料想,未来的中纪委将作为一个权位极高、运作独立的党内机构。该机构将更多地实现由上而下自成一体,对中共中央委员会负责,当然亦要听从中共总书记指挥。而要实现这一局面,需要中共党内组织关系的重构,需要中纪委自身的变革,同时还需打造出一个新的中纪委人事团队。相对于决策层对中纪委的使命重托和寄望,旧的中纪委班底一时难以承担此一重任。这并不一定是源于中纪委自身受到腐败沾染,还因为未来中纪委繁重的工作任务和苛刻的工作要求。在现实层面,王岐山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或许就是人手方面的严重短缺。

此前曾有消息称,中纪委、中央政法委、中纪委有关纪委系统、公检法系统,省、地科、处厅(局)三级的“合格官员”紧缺。2015年5月底的政治局会议提及此项议题,表示纪委系统紧缺这类官员的数目高达19,000至21,000名。另有消息称,政治局会议决定成立中央纪委政法干部考核、晋升审批领导小组,由中纪委书记王岐山亲任组长。这些消息尚未有其他途径的证实,但也颇为契合当下情势。

据悉,2007年的中纪委通报其在编人员约800人左右,而在2014年末,这一数字已经上升至1,000多人。王岐山主政中纪委后,分别在2013年9月和2014年3月两次调整中纪委监察部的内设机构,增设了4个纪检监察室。与此同时,则是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大幅扩充,巡视频率的提高,以及中纪委对中央部委的驻入监察。或许更消耗人力的是已经持续两年有余的声势浩大且在不断深化的反腐工作。尤其是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等政要的案件,牵扯人物、案件、公司数以百计,资料细节浩繁,均可谓“世纪大案”的重要工程。媒体所报的中纪委工作人员在高压之下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应非虚言。

一方面是人力需求度高,另一方面又必须严格筛选纪检队伍,必须是政治可靠、专业技术水平高、仕途清白,特别是不能与案件有所牵扯,这可能是当下中纪委在受到外界瞩目和荣誉之时所面临的一大难处。2015年5月2日,党媒曾曾宣传推介一位1981年出生的中纪委某调研处女处长高玉洁,称她23岁时已经参审6起省部级高官案件。在处理某项案件时,她每天从早晨5点一直工作到夜里11点至12点。不过,这说明她确实工作努力,或许也说明中纪委人力的紧缺。在这种情况下,王岐山在中共十八大前后再一次临危受命,担任中纪委书记反腐清党、建规立制,起用自己信得过、交流合作更为顺畅的官员为己所用,也无可厚非。

有分析认为,如果把中共比作一个独立的人,中纪委所扮演的角色类似于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当人体出现病症之时,亦是免疫系统发挥作用之时。西医比较注重实验的、显见的、外科手术式的方法进行外部治疗。中医则更侧重人体的包括精神层面的自我调理、培养和锻炼,在紧急情况下则辅助外部医药,但仍然是以肌体的自我修复为主。文化和政治制度与之同理。中医曾先于西医,后来被逆袭,直至现今仍是如此。但中医的功能和价值亦逐渐被发现、被接受和被研究。当下中国政治治理其实是中西合用,不仅在打造一套外部举报、监督、审查机制,而且在重塑自身的监督免役系统。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zhongkang

来源:多维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