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售价变动情况的数据显示,有9个城市新盘价格按月比下降,23个城市二手楼价格按月比下降。而一份新出炉的报告预计,在限购和限价的双重压制下,未来一线城市仍有30%降价空间,二线城市有10%至20%降价空间。
据《明报》报导,公布的数据与4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9个,持平的城市有11个。价格下降和持平的城市增加了6个。涨幅较4月份缩小的城市有27个。
报导称,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表示,商品房新盘按月比价格下降的城市主要有无锡、天津、合肥、安庆、北海等,大部份属于二、三线城市。新盘价格持平的城市主有哈尔滨、南京、杭州、厦门、南宁、海口等,大部份也是处于边缘的省会城市,主要的一线城市楼价还有一定程度上涨。
但二手市场与4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23个,持平的城市有11个。按月比价格升幅均未超过1.0%。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表示,二手房在5月份下降的城市比较多,有北京、杭州、赣州、福州、兰州、西安、南京、温州、海口、牡丹江、九江、蚌埠、等等很多城市二手房价格在5月份都有了一定的下降,一二线城市占比比较多一些,像北京、杭州、广州,还有天津,这些是一线城市里面比较大的城市,这些城市的下降其实能够看出来,二手房价格在这些城市里面已经可以基本上代表了整个市场的价格。
张大伟认为相比商品房,二手房市场的明显变化实际上是由于二手房的业主主要是小业主,他们受宏观调控的影响较为直接。
据《羊城晚报》报导,中国地产金融研究院发布的业内第一份地产上市公司研究测算,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5个城市以商品房销售额加权平均计算的月供收入比已达123%,较可承受房价高出30%至40%;二线城市的月供收入比为 60%,较刚需可承受房价平均高出16%;三线城市的月供收入比普遍在 30%至50%之间,尚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该研究报告认为,一线城市仍有30%降价空间,二线城市有10%至20%降价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