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国际经济学家曾充满乐观地宣称,中国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当通胀还是出现的时候,他们又预测这仅仅是短期现象,最晚到2011年初北京政府定能掌控局面。然而事与愿违。三月物价再度上涨。
蔬菜价格上涨如此之快,连卖菜的林女士自己都难以相信。林女士用上海话告诉记者,一公斤花生的价格从年初到现在已经翻了一番:“我在这一行当已经25年了。可这样的事情我还从未经历过。顾客都在抱怨。面条、大米、面包涨价他们还算承受得起,但蔬菜这么贵,已经买不起了。政府或许可以打击对大米或者食用油的投机行为,但不是所有的农产品都在管辖之列。”
今年3月,中国官方宣布物价上涨了5.4%,是三年来的最高点。据最新预测,夏天的通胀率甚至可能达到5.6%。由于食品价格暴涨12%,北京再次收紧货币政策。央行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至创纪录的20.5%,从去年10月到现在已经四次加息。重权在握的发改委则多次干预私营企业的价格政策:他们阻止方便面、食用油以及化妆品厂商提价。北京经济专家胡星斗评论说:“政府对物价的控制,表面上看起来会起到稳定物价的作用,但是由于你不让生产者涨价,生产者就会减少供应。因为他可能供应越多,亏损越多。这就导致供应更加短缺,那么未来的通货膨胀可能会更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