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确实非我族类 其空军之父竟是侵华日军中国历史真相|史海钩沉☀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中共确实非我族类 其空军之父竟是侵华日军
  1964年7月10日,日本社会党委员长佐佐木更三偕委员黑田寿男来北京访问。毛泽东:“我曾经跟日本朋友谈过。他们说,很对不起,日本皇军侵略了中国。我说:不!没有你们皇军侵略大半个中国,中国人民就不能团结起来对付你们,中国共产党就夺取不了政权。”佐佐木:“今天听了毛主席非常宽宏大量的说话。过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给你们带来了很大的损害,我们大家感到很抱歉。”毛泽东:“没有什么抱歉。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利益,使我们夺取了政权。没有你们的皇军,我们不可能夺取政权。这一点,我和你们有不同的意见,我们两个人有矛盾。”(众笑,会场活跃)。佐佐木:“谢谢。”毛泽东:“不要讲过去那一套了。过去那一套也可以说是好事,帮了我们的忙。请看,我们夺取了政权。同时,你们的垄断资本、军国主义也帮了你们的忙。日本人民成百万、成千万地觉醒起来。包括在中国打仗的一部分将军,他们现在变成我们的朋友了。(来源:《毛泽东思想万岁》533至534页)

 

 1946年3月,中共在国民政府统治下,以俘虏的侵华日本关东军飞行教官、航空技术人员以及日本飞机在东北通化创建的军事航空学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东北老航校”。投共的国民党飞行教官、侵华日军飞机教练员为中共培养了第一批航空骨干。

创建历史

日本1945年8月15日无条件投降前,苏联于8月8日对日宣战,占领了中国东北全境、日本北方四岛和朝鲜半岛北部。中共中央指挥河北、山东以及其他可以动员的八路军、新四军积极向关外进发,接收战利品与占领地盘。苏联为中共提供的武器则包括缴获日本七十万关东军的九百架飞机,并俘虏关东军飞行教官、航空技术人员。1945年10月31日,进入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原靠苏联支持的东北抗日联军等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1946年1月1日共产党指挥的东北人民自治军航空总队成立。1月14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1946年3月1日,中国共产党为培养飞行员、领航员和航空技术人员,为组建空军、创办和发展航空工业奠定基础,在通化成立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日本关东军第二航空军第101教育飞行团第四练成飞行队的300余人被共军包围。大队长林弥一郎带领下属于9月底向东北的共产党军队投降。结果被迫留在东北,无法如愿回日本。1946年1月1日东北人民自治军航空总队成立。1946年3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成立。日本关东军第二航空军第101教育飞行团第四练成飞行队的20名飞行员、24名机械师、72名机械员以及其他各类地面保障人员近200人滞留在东北。1948年1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令,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司令员是林彪。1949年空军负责人是吴法宪。1949年底组建了六所新航校后,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改建了第七航校。之后的3年,他们培育出了560名航空人才,为中共空军的建立准备了骨干。 1954年,日籍人员返国。

曾在东北老航校做教官的林弥一郎


中共解放军中的侵华日军 直接参加一线作战

“我们很感激一部分日本人,他们在解放战争时期,作为医生、护士、技术员参加了解放战争,这些更增强了我们与日本人民缔结友好关系的信心。日本的军国主义确实是残酷的,但协助我们的日本人民有很多。”上述讲话是国务院总理周恩来1956年6月27日在接见日本代表团时说的。不过,它曾很长时间几乎不见诸国内报端,沉寂近30年后,这段话背后的历史逐渐为人所知。

【日本人受到了解放军的重用】
四野战史第一次正式提到日籍战友,是1998年10月第一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在第三章第五节“加强军队后勤建设”的138页—141页上,记载了四野初进东北时后勤系统留用日籍工人、日籍职员、日籍医生、护士的情况,含注解,总计876字。据有关史料载:东北光复后,在东北的日军大部分被遣送回国,但还有一部分留在东北解放区。据当时东北9省14个市的调查统计,共计有31030人到33000人被分配到卫生部、军工部、军需部等部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卫生工作史》记载说,当时卫生部门表彰的立功者有四分之一是日本人。据辽宁省档案馆馆藏的有关资料记载,到1949年,东总军工部留用的技术人员186人中,日本人就有103人,超过50%。  

四野日籍官兵中功勋显着者,无疑是原日本关东军第二航空军团第四练成大队的林弥一郎部,这支关东军的王牌集体加入东北民主联军时,计有飞行员20名、机械师24名、机械员72名以及其他各类地面保障人员近200人。以这些日籍官兵为骨干组成的东北老航校成为中国空军的摇篮。这里共培养出飞行员160人,其中23人参加过中共建政大典的阅兵。当年的空军司令员王海、空军副司令员林虎、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刘玉堤,以及曾经击落美军王牌飞行员戴维斯的张积慧等人都是从这里走出的。

这一段历史原来都是保密的,日本人大批遣返是在1946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1953年又遣返一批日本人回国,其中大部分是我们共产党用的日本人,掩护身份让他们回国。回国的时候让他们包装都脱下来,把档案都销毁,每个人得的奖章全部都收回。到了90年代,这些日本老兵陆续地回老部队探亲,总政治部下命令,重新做模子,给他们这些四野的日本老战士每个人发东北解放纪念章、平津战役纪念章、渡江战役纪念章,还要加一枚1955年授衔的时候发给营以上干部的解放奖章,重新发给他们。

【日本司机为毛泽东专列开车】
事实上,共产党进入东北后,被吸收进来的日本侨民并非全部从军追随四野一路征战,还有一部分技术人员因解放区建设急需被分散到中国各地,规模最大的一支是1950年秋,800名日本铁路技术人员及其家属被送抵甘肃天水,负责修建兰州到天水的铁路。1951年春,天兰线正式开始建设,1952年10月1日,在建国3周年时,天兰线提前8个月通车。抵达天水的这批日籍铁路技术人员,除了修建天兰线外,还有部分人员被抽调修建兰新铁路和山西铁路修建改造的工程中。

在日籍铁路技术人员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是四野29后方医院的日籍炊事员吉冈宽,吉冈以前是技术高超的火车司机,解放战争结束后,吉冈转业至地方,在衡阳铁路局当火车司机。1953年毛泽东南巡,吉冈被上级交代一项意外的重大任务,为毛泽东返回北京时,担任长沙至岳阳段的专列司机。吉冈宽当时惊得目瞪口呆,今天,他依然将之视为此生最大荣誉。

【日军战俘直接参与解放军一线作战】
从黑土地到平津战场到海南岛,这些日本八路和中国八路一样,两脚血泡地行军,在战场上出生入死。铭刻在天津和平门附近的烈士纪念碑上的“岛田正和”和“坂口光造”,不过是倒在中国土地上的成三位数计的日籍战士中的两个。——《雪白血红》235页

    在平津战役围攻天津的战斗中,第二班的坂口光造(1930年生于大阪市)和船山正二(1930年生于新泻县)英勇地牺牲了,当时他们只有18岁。新中国成立后,在天津和平门附近建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坂口和船山二人的名字也永远刻在上面。根据日中友好协会的调查材料,包括后方机关、工厂、交通部门、前线作战在内参加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而牺牲的日本人,从1945年到1955年归国,有119人死亡,其中在战场上牺牲的有32人。对于这些为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光荣牺牲的日本战友,我国政府在天津、牡丹江、长春和沈阳各地均建立了“国际友人之墓”,以表彰其英雄业绩。

    日向胜任日军警备排长驻守淮安附近。日本投降后,日向胜和曾在日军炮兵、重机枪部队任职的七名军官和士官被留在新四军工作。1947年7月,日向胜被任命为新四军直属炮兵队作战参谋(连级干部),而其他七名原日本军官为支援东北民主联军而北上东北战场。日向所在部队参加了孟良崮战役,而后转战于山东战场。1947年1月,日向被调往在扬州作战的华东解放军第二十九军炮兵部队工作,并被任命为作战参谋。1949年4月,第二十九军重建炮兵团,下属三个营,日向被任命为第一营营长。在上海战役中,日向指挥的炮兵营担负攻击上海国民党军事要地吴淞口的任务。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日向被调至第三野战军司令部所在地南京,被任命为南京炮兵学校教育科长。1950年末,组成炮兵师,并抽出两个团参加抗美援朝到达丹东准备过江参战,日向也随炮兵团到达丹东,后因上级下令禁止日向赴朝参战,日向才未过江。1951年初,日向从丹东返回南京,并被任命为炮兵学校的训练科长,担负培训青年炮兵战士的任务。这时,日向同第四野战军的一位日本护士结了婚。1953年3月,日向又被提升为团级干部,直到1958年回国为止。
 

隐身在解放军中的十万日本兵

解放战争时期,有约十万日本人参加第四野战军。兵头义清先生1943年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时在38军112师335团。当听说北京有个38军战友会时,兵头义清著文透露:日本也有个38军战友会,大概一万多人,仅东京地区就有几百人,335团的有好几十人。兵头义清说:从东北抗联、八路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里,曾经有差不多十多万日本人,八路军和解放军都把他们安置在后勤和支前战线上。


第四野战军有几万朝鲜人为人所共知,现在又冒出10万日本人。以前有句话: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而中日人民的…… 

抗战时期有一批日本人参加了八路军和新四军,主要从事敌工工作。人数应该不多,以前有过公开出版的《八路军中的日本兵》一书。如果兵头义清说的是真的话,那在四野的日本人应不下十万。解放军进入东北后,对一些专门人才极感缺乏,因此招募了一批日本技术人员,在兵工厂和特种兵及航空队和装甲旅里帮助工作,还有一批日本军事专家,对解放军进行军战术指导训练并把与中国军队作战的经验传授给许多新组成的解放军部队,这是公开披露过的。 


当时在东北的日本平民大概有近百万之数,关东军在70万左右。文中说十万日本人参军,我认为大部分应该是前日本关东军士兵。否则招募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的日本人还不如招募同样的东北人。 


从兵头义清先生说的情况看,参加解放军的日本人不会仅仅从事技术工作。以当时的装备和编制,38军哪里需要一万日本技术员? 


文中最后说:兵头义清先生代表日本战友请求解放军总部:1、批准他们以中国人民解放军老战士和老战友的身份回老部队看看。2、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中增加这段历史。3、为曾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日本籍战士们树碑立传。

----据我所知没有这么多,,只有大约15万原侵华日军加入解放军  

中国产共党在辽沈战役中进攻锦州的坦克,就是日本人开的。那个有名的001号坦克的驾驶员有说是日本士兵,也有说是日本教官带出的,目前陈列在北京军事博物馆

中共的装甲部队和空军成军,还有军医培养,几乎都和日本人有关系。

国军一方也使用了投降的日本军人,不过主要局限在高层军官,如冈村宁次,利用他们对华北局势提出策略。一线部队不象中共那样广泛使用原日本军,而是当作罪犯受押,后来内战紧张,就提前遣返回日本。

原文出自《中华儿女》杂志(2002年还是2003年中的一期)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郑浩中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