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扩展》:中国能超过美国吗?外媒看中国|外媒报道|外媒评论☀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外媒看中国 > 正文
法国《扩展》:中国能超过美国吗?
作者 小青

在今天的关注中国专题节目时间,我为各位介绍法国媒体的两篇文章,一篇是法国《扩展》月刊的文章,另一篇是法国《论坛报》的文章。
据日本官方二月十四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日本2010年的经济总量小于中国,进一步证实了去年坊间盛传的中国已成为世界“老二”的说法,中国似乎稳坐了世界经济第二的位置。数据显示,日本去年经济增长3.9%,全年经济规模达到5.47万亿美元,而中国去年的GDP规模为5.879亿美元。

这些数据意味着,日本从1968年以来所享有的世界第二经济体的地位已经正式被中国拿走。一些专家由此预言,十年后,世界经济第一的地位非中国莫属。为此法国经济月刊《扩展》做了分析,比较了美中两国的优势和劣势。
文章写道:中国先是在2005年超越法国和英国,2007年超过德国,现在终于超过日本。有人认为,中国超越美国指日可待。但是我们从对美中两国情况的比较来看,中国想超越“山姆大叔”可没那么容易。

中国人均收入还很低

文章指出,从国家财富来看,中国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万9千亿美元,超过日本7%,但比美国低2,5倍。美国同期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4万亿6千660万美元。美国仍旧远远地将中国甩在后面。但是,的确中国的经济仍在飞速向前发展,中国比美国的发展速度快三倍。如果我们不考虑其他因素,的确,以中国这样的速度,中国2030年将超越美国。然而,中国的问题是经济增长的受益者非常不均衡,而且这个人口负担沉重,以如此多的人口计算,中国2009年人均收入仅仅3744美元,比美国低14倍。

人类发展指数中美差距很大

从人类发展指数上看美国当然更有优势,美国人均收入46360美元,而中国三分之一强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每天收入不足两美元。中国平均寿命是73,5,美国是79,6。中国婴幼儿死亡率比美国高三倍。美国的入学率为91%,中国是68,7%。美国人用于教育的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5%,中国仅占2,3%。据联合国统计,2010年中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在第89位,而美国排在第4位。

向国际扩展中国占优势

文章认为,中国市场处在全面发展阶段。据瑞士信贷所作的调查,中国国内需求到2020年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1%,2009年时仅占5,2%。中国如此可观的市场前景吸引不少外国企业前来投资。2010年中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率17,4%,达1057亿美元。这还是在外国人认为中国的投资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完成的。如果中国的投资环境改善的话,投资额还会增加。面对欧洲饱和的市场,中国的市场对投资人来说简直是乐土。此外,在世界金融这个棋盘上,中国也开始布上它的棋子。今天的上海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股票市场。交易额达三万亿美元,仅次于纽约和东京股市。不仅如此,中国还准备成立自己的评级机构,由中国的机构来评价外国的债务和外国企业的信誉。

技术创新领域,美国占优势

中国已经决定不再充当世界的工厂,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劳动力最便宜的国家,中国2010年提交的专利达12337项,比2006年翻了三倍。但是从专利数量上看,到目前为止仍旧是美国最厉害,据国际保护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美国去年提交专利达49000项.这些专利项目涉及多个领域:从电子到航天,从运输到机械和生物科技也包括原子能。美国还培养出大批数百万大学生,从而增加了美国工程师,研究员。美国科研领域的投资也是大规模的。中国也在教育和科研领域增加投资,力求赶上世界先进科研水平,但在上海出列的大学排名榜上,前十七到十九所大学均是美国大学。
美国在科技领域的竞争力仍旧名列前茅,但是中国的追赶速度也不可小视,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美国的全球竞争力排在第4位,中国距离不算太远,排在27位。
美国马里兰大学经济学教授菲利普•斯瓦格尔(Philips Swagel)指出,中国的教育体系距离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出来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缺少创造性思维。而未来真正具有竞争力的经济体又必须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在这方面,中国的教育基础似乎并不能够给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保障。

法国《论坛报》:欧盟不应该惧怕中国

对于中国的崛起,法国舆论也有不同的声音,并不是一味指责中国。法国《论坛报》最近就发表文章指出,法国和欧洲应该从自身寻找问题,自我反思,吸取教训,急起直追。文章题为,欧洲不应该惧怕中国。法国信息战略咨询公司(Vae Solis Corporate)公司总裁卡斯戴来斯(d'Arnaud Dupui-Castèrès)和法国亚洲基金会负责人皮埃特利(Loesekrug-Pietri ) 在文章中写道,面对中国向欧洲大举进军的局面,很多欧洲人非常担忧,一些欧盟官员甚至建议采取一些限制中国对欧洲投资的对应措施,这其实是毫无意义的。欧洲要做的正好相反,在欢迎中国前来投资的同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要求以促进欧洲特别是法国的对外出口。文章指出,几天前,当某些专家的评论认为,2010年是中国“冒出来”之年,因为,这一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这一说法让人觉得滑稽可笑,好像一个国家一夜之间从地底下冒出来就马上变成了世界第二。事实上,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从地底下都“冒出来”好多年了。只是我们被民族中心主义蒙蔽了双眼,没有看到早就存在的事实,这个事实的确使我们有些痛苦。因为与此同时,欧洲,特别是法国正在走相反的一条路,就是慢慢“钻到”地底下去了。为了抵抗,我们就不停地寻找保护我们自己的方式。最近欧盟工业贸易专员, Antonio Tajani发表声明,建议成立一个控制 外国投资的机构,因为中国的“影子在欧洲各国徘徊”令人担忧。但是人们也许忘记,正是由于中国于2007年成立主权基金,当欧洲出现债务危机时,中国才可以来援助。可是几个月过后,当危机过去后,欧洲人就翻脸不认人了。文章指出,这是缺少远见,极其短视的做法。为什么我们不去思考一下,欧洲衰落的原因呢?为什么我们不为今后二十年,三十甚至五十年去规划一条新的道路,制定一个新的战略呢?难道我们没有能力做中国人做的事情吗?为什么我们不发挥我们的优势,提高我们的工业能力和技术能力,加速我们企业的创新效率。为什么在二十一世纪这样一个有利于商贸的环境下,我们却拖拖拉拉,止步不前,我们可能不愿意向公众说出事实。
而欧洲本来是一个技术十分先进的地区。遗憾的是,我们现在好像失去了以前曾经具备的能力:我们没有能力去想未来,没有能力确立我们的意志。领导人除了计算自己的选票外,对其它事情没有丝毫热情。马上到2012年总统大选,然后是2014年立法选举,不久又是2017年总统选举等等一切。他们脑子里装满的是怎样保住自己的选票,怎样讨好选民。难道领导人们除了计较自己或政党的得失外就不能想想其他事情吗?难道欧洲人再也没有远见卓识了吗?我们只想如何保护自己,排斥别人,我们只会抱怨;只会卷缩在一个安全的角落指责现状。
我们总是抱怨中国进犯全世界,但是事实上,欧洲对外投资远远高于中国。2009年,中国对外投资金额达480亿美元,法国对外投资是中国的三倍,达1470亿美元,而欧洲对外投资高达5000亿美元。如此高额的对外投资,到底是谁进犯谁呢?
文章呼吁道: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吧,消除对外国投资者的嫉恨和曲解,对强国更不应该憎恶。中国人近几年发展方式同二战后马歇尔援助欧洲的时代没什么不同。我们在欢迎中国投资的同时也要强调对我们的尊重;我们在出售我们的企业之际重新启发我们的创新精神;我们在迎接中国投资者到来的时候要更多地展示我们的成绩。直接投资者其实比单纯出口产品的商人更具有责任心,他们会对欧洲人加深了解,而欧洲人也可以通过他们的思维和价值观去影响中国人,使中国人更加欧化。
文章最后写道,面对中国日益强大的影响最好的方式不是自我封闭,而是以成熟的和尊重事实的行为方式来面对公众舆论,诚实地告诉人们我们的优势和我们的劣势。制定一个我们应该率先行动的战略计划,而不是东一锤子西一棒子。这一战略计划应包括教育,科研,制定宏伟计划,资助创新产品。最后,我们的战略计划绝对是全体欧洲的计划,而不应像现在这样各自为政,矛盾重重,自我消解,自我毁灭。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刘诗雨

来源:法广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