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下,兄弟媒体率先介入,通过公开报道促使事件透明化,这对三名晨报记者是一种必要保护,“是媒体人的守望相助,令人感动。”
但是,对兄弟媒体这种义举,《重庆晨报》的所谓辟谣声明完全是恩将仇报。
参与联署的媒体人认为,就跟大学有义务保护自己的教授和学生一样,媒体也负有保护自己的编辑记者的责任。近如《中国经济时报》总编包月阳保护王克勤正常报道的权利,远如南方报业保护在孙志刚事件中不幸蒙难的下属,都被全国同行传为美谈。“当然,不是所有媒体的负责人都有这样的道德自觉,明哲保身,为保自己的乌纱帽而臣服于强大的公权力,对此也能给予一定程度的谅解”。但无论如何,“不能不惜突破职业伦理的底线,不能臣服到毫无气节的程度。”
公开信认为,《重庆晨报》不仅不能保护自己的记者,不仅不能公布真相,反而一味对兄弟媒体及从业者进行恫吓。“面临对言论的公然压迫,不是抱团取暖而是对同行反戈一击。这种不可理喻的行径,令人寒心和愤怒。”
《公开信》的发起者呼吁,媒体人应“以个人立场表达我们的选择”。“自己站出来,自己捍卫自己。”以重建职业规范,重建职业尊严,重建职业共同体。
最后,公开信作者提出,即日起,联署人以个人身份,对《重庆晨报》实施“制裁”。
内容包括,不订阅该报,不参与该报组织的会议活动,不在该报发表任何作品,并且,不予该报进行“任何其他业务合作”。直至《重庆晨报》就所谓辟谣声明向兄弟媒体及从业者做出公开解释和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