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卫﹒塞特 (David Satter),哈森学院资深研究员,原伦敦金融时报1976-1982驻莫斯科记者
2010年1月23日 ,于VHN越南海外电台(加州泉谷)
人们可以从苏联解体中吸取许多经验。我认为第一个经验是意识形态的重要性,这条经验对于许多美国人来说难以理解。苏联不是一个真正的国家。许多从苏联的残骸里出现的,如俄国、乌克兰、格鲁齐亚,是真正的国家,但苏联本身不是。它是来自于那个意识形态的整体。因此当苏维埃的意识形态,也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被搞臭时,苏联也就失去了其根基,难以再存在下去。
接下来,那种反人性的、不道德的意识形态应该被挑战。许多西方人认为,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很荒谬,用不着加以批评。这是个极大的误区。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外表上看来很荒谬,但实际上对共产国家人们的心理影响十分强大。因此,不仅仅在经济领域,而且更重要的是在道德领域里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针锋相对,尤为重要。因为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不仅仅创造“集体财产”,而且还剥夺了人们的所有自由,改变了人性。
从苏联解体我们可以得到的另一个经验是,一定要支持共产国家里维护人权的人们。许多西方人,包括美国人,都认为苏联的持不同政见者不重要。他们说这些持不同政见者数量微小,势单力薄,在他们的国家不受到支持,只代表他们自己。固然,这些持不同政见者人数很少,但他们代表了普世道德,因此举足轻重。只要这些人留在苏联境内,随时准备说出普世价值,那他们就是这个国家生命的一部分。这些持不同政见者的榜样会影响许多不敢自己来捍卫普世价值的人。其结果是,当那个政权开始削弱时,有许多人已经准备好用在极权统治期间被尊重且被保存下来的基本价值观去挑战共产意识形态。在这个时候,人数不多的持不同政见者们在他们的厨房里讨论的心路,成为百万大众的主导观点。结果是,苏联的崩溃便不可停止了。
最后一点是,那个政权一旦崩溃,如果经济改革不和道德改革同行并进,就不可能建立一个民主社会。在俄国,许多苏联解体后上台的改革者都认为只要搞好经济就行了,其它事情自然迎刃而解。可事实上经济并不能代表社会价值。人们需要一个价值系统来指导和约束其社会行为。由于道德方面的改变被忽略了,前苏联的共产主义被猖獗的犯罪所代替。引起苏联解体的道德价值,应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而使得民主转型得以完成。苏联虽已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但苏联解体以及解体后俄国的经验教训将有助于今天的中国和越南人民。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王笃若
来源:魏京生基金会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