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伊朗 大陆网络格外热闹国内新闻|大陆新闻解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大陆 > 正文
关于伊朗 大陆网络格外热闹
关于伊朗
 
这几天伊朗暴发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伊朗反对派主要领袖蒙塔泽里本月19日逝世,葬礼于当地时间21日在圣城库姆举行,数以万计的人不顾政府不准举行悼念活动的禁令前往库姆为他送行,在首都德黑兰也有上千人走上街头进行悼念活动,结果与警察发生了冲突,最后警方封锁了部分道路。),提起伊朗我只能联想起波斯帝国,记事时倒是知道伊朗有个巴列维国王,知道…似乎面纱后面的神秘大眼睛就是伊朗。只好用“谷歌”查查伊朗历史,补补课,得到的资料这样描述。伊朗是具有四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史称“波斯”。公元前6世纪古波斯帝国盛极一时,创造了灿烂的波斯文化。但从公元7世纪以后,伊朗一直处于动荡不安和遭受外族入侵的状态之中。
 
随着阿拉伯帝国征服伊朗高原,昔日辉煌的波斯帝国语言、文字、文化甚至宗教信仰都被席卷而去,在阿拉伯人的刀剑之下,伊朗人抛弃了信仰千年之久的国教祆教,皈依伊斯兰教,接受了阿拉伯语言、文字甚至风俗习惯。在阿拉伯帝国的阿拔斯王朝时期,伊朗人终于通过挤入宫廷内阁,逐步复兴和保护了一些波斯文明,但蒙古人的铁蹄又踏平了伊朗高原,随后又是突厥人的清洗和阿富汗人的入侵。近代史上,各族纷争,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峙,以及后来被英、法、俄、美等列强瓜分,使伊朗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直到20世纪70年代,伊朗才完全收复了各种主权。
 
伊朗的什叶派穆斯林也同样经历了其民族历史的痛苦和磨难。伊斯兰教在其先知穆罕默德去世后不久就出现了分裂,占人口大多数的逊尼派穆斯林成为阿拉伯帝国的统治阶层,而自称是先知穆罕默德真正继承者的什叶派穆斯林被逐步排挤出帝国的统治圈。穆罕默德的外孙侯赛因在伊拉克的卡尔巴拉起义失败后,什叶派穆斯林的主体只得逐渐从伊拉克辗转到离帝国统治中心大马士革更远的伊朗,并在其领袖伊玛目和其他宗教领袖的领导下,不断组织反抗和起义,却每每遭到挫折和失败,随之而来的是屠杀和流放。从7世纪什叶派与逊尼派分裂直到16世纪初,什叶派穆斯林才第一次在伊朗建立起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政教合一政权――萨法维王朝。这个什叶派帝国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经历一个世纪便逐渐衰落,伊朗陷入诸侯混战之中。以伊朗为中心的伊斯兰教什叶派再度遭受重大挫折。
 
一战后,伊朗新军首领礼萨?汗发动政变建立巴列维王朝。巴列维国王认识到必须通过革新才能强国,因而推行政教分离和“全面西化”的政策,强行要求伊朗人改变自己的宗教传统和风俗习惯。巴列维政权这一亲西方的政策又一次使伊斯兰教什叶派遭受重创,大批宗教人士受到排挤甚至流放。直到1979年伊斯兰革命之后,什叶派才又一次在伊朗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神权至上的政权。这种民族和宗教的曲折历史造就了伊朗什叶派穆斯林顽强而不屈的性格。
 
关于我知道的巴列维国王,资料是这么描述的。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1919年10月26日-1980年7月27日),伊朗沙王,礼萨.汗沙王的长子。巴列维王朝的第二位君主,也是伊朗的最后一位沙王。1925年底被立为王储,礼萨?汗对其十分宠爱,先后把他送往英、美等国接受西方教育。1941年父亲遭放逐后,登基为王。他统治伊朗期间,自英国手中拿回石油的开采主权,使伊朗石油国有化;庆祝自居鲁士建立波斯王朝以来2500周年;并进行“白色革命”――一连串的经济和社会改革,以期伊朗进入现代化国家。
 
即位之初,1941年英、苏军队进驻伊朗,次年美军进驻伊朗。二战后他在联合国的支持下将苏联军队赶出国界,并于1946年12月攻占了由苏联控制的阿塞拜疆省。1951年摩萨台出任首相后,他被软禁在王宫。到1953年8月在美国政府中情局的支持下夺回权力。1965年后进行了自认为是改革维新的白色革命,但因个人生活的奢华与敌视伊斯兰宗教势力,引起了下阶层人民和伊斯兰教徒的不满,爆发了反对王室的抗议行动。到1979年1月被霍梅尼所领导的伊斯兰革命推翻,逃亡美国,1980年7月27日病逝于埃及的开罗。
 
28 凌晨,《猫眼看人》格外热闹,许多网友转贴了不少伊朗人的网语,也有网友即兴写下了感慨的诗句,看到那么多激动人心的语言,我感到若不将之摘录下来简直就是一种罪过。一位伊朗女学生写道:“你可以摧残花朵,但你无法阻止春天的到来。”一位伊朗女学生的博客用《我们从未被专制征服》做标题,“让下一代人知道,我们并不只是平凡的、被感情和竞争所困扰的年轻人,为了让他们知道,我们为了能够建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而付出了一切,为了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先人曾被阿拉伯人征服、曾被蒙古人征服、却从未被专制所征服!”“伊朗人权之父”、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艾巴迪称赞蒙塔泽里如是说:“沉默只会纵容压迫者,所以我不能再保持沉默!”
 
瓦法.苏尔丹(Wafa Sultan),一位生于叙利亚的阿拉伯女性在半岛电视台与一个男宗教长老的现场辩论。“我们目睹的这场在全球范围的冲突,不是宗教的冲突,或文明的冲突。它是两种相互对立的东西、两个时代的冲突;它是那种属于中世纪的心理和21世纪的思维之间的冲突;它是先进和落后的冲突;文明和原始的冲突;理性和野蛮的冲突;它是自由和压迫的冲突;是民主和专制的冲突……”她在辩论中激昂地说,“我们没有看到一个犹太人,去毁掉别人的教堂;我们没有看到一个犹太人,用杀人来表达抗议;我们也没有看到一个佛教徒,去烧毁清真寺,去杀穆斯林,或攻击人家的大使馆。只有穆斯林,用烧毁人家的教堂、杀人、毁掉人家的使领馆,来捍卫他们的信仰。”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zhongkang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