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奥巴马访问暴露中共与美深刻分歧和危机外媒看中国|外媒报道|外媒评论☀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外媒看中国 > 正文
外媒:奥巴马访问暴露中共与美深刻分歧和危机——法国报纸:支配世界的美中双寡头尚未出现

法国大报国际栏关注美国总统奥巴马亚洲访问最后一站—韩国 ,费加罗报指出,奥巴马结束亚洲之行之前到访南韩,向平壤推出有条件的谈判建议,费加罗强调,奥巴马把针对北朝鲜的赌注下在坚定不移的立场之上。

回声报和世界报等大报在继续总结奥巴马访华之际普遍认为,奥巴马访华未果。

回声报强调,美国总统在伊朗问题和人民币币值过低问题上都没有获得中国方面的支持,因此回声报认为,奥巴马访华收获甚微。

世界报在头版醒目的大标题叫作:“奥巴马访华未果令人失望”。世界报总结认为,美国总统小心翼翼地避免伤害中国东道主,但是在人民币问题上和北朝鲜或是伊朗问题上,奥巴马却没有获得任何中国方面的任何妥协。

以“奥巴马访问北京”为题的世界报社论一开头就写道,中国人怎么说忘恩负义这个词?也许直到星期三,11月18日,这个问题对入主白宫以后,首次正式访华三天的奥巴马离开北京之时还缠绕着他。原因是一眼可以看出,美国总统在他向中国讲话所确定的新基调之后,并没有得到任何回报。

世界报社论说,奥巴马认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将塑造21世纪,他谈到把中国作为合作伙伴国,而不是作为美国的对手。而且他非常注意不要好为人师,教训别人,特别是在人权方面:为此他很谨慎,奥巴马希望北京恢复同西藏精神领袖的对话,但在访华之前,并没有会晤达赖喇嘛;在访华期间,他也没有寻会见任何追求纠正自己国家自由糟糕记录的中国自由人士或勇敢的中国律师。

世界报社论疑问道,那么,作为交换,奥巴马获得了什么?世界报分析说,公开地讲确实不多。在伊朗问题上毫无所获:中国领导人不希望听到关于新的制裁,以迫使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履行其核义务;在朝鲜问题上也一无所得:而作为平壤政权主要支柱的北京对朝鲜最有威胁的行动却视而不见。

奥巴马有理由与中国平起平坐地讲话,理由是中国20年来,已成为美国不可缺少的经济伙伴国。世界报社论分析认为,美中关系是一个辩证关系:美国消费者购买“世界工厂”的很大一部分产品,与此同时,美国消费者陷入债务,中国以购买美国国库券的形式购买美国债券,中国由此来为美国赤字提供资金;因此,如果美国关闭边境,中国社会稳定受到威胁;如果北京停止购买美国国库券,美国的财政平衡则受到威胁...;这种结构的关系是不健康的:一方积累美元,另一方积累债务构成重大的不平衡, 从而促进了今天的经济和金融危机。

世界报社论最后结论说,奥巴马先生的访问并不代表支配世界的美中双寡头的出现,而是恰恰相反,此次奥巴马的访华却进一步凸显了美中两国之间的深刻分歧,华盛顿指责人民币维持低价,北京谴责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企图。世界报社论最后百惑不解地说,美中平等对话这一点可以肯定,但这样做确切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zhongkang

来源:法广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