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不用跟黑府衙门辨理,只须痛骂了。
中下层已然失去依良知进取、为民为子孙造福的动力,所以必须也只有通过【天下民心大冷战】,方能使其彻底清醒。衙门不要幻想可以继续使用过去那种忽悠公众的老招,这就是物极必反。
衙门信用已然完全透支,不可能再像从前那样轻易地获得公众的信赖和期待。只有通过自身的“刮骨疗伤”的行动和结果,才可能得到公众的再次认同,并将其置于公众监督之下,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这将是共和国史无前例的天下民心大逆转。其实,这是一个极其可悲的现实,这里没有一个是赢家,但有一个大输家。
现今中国绝大多数社会冲突,焦点在【落实执政透明度和公民知情权利】及其衍生的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执政精英在利益上已经被赎买或特权保障,不愿改变社会现状。从而带来无休止的民心、民情动荡。
所以,★改变社会即将崩溃的可悲局面并结束【天下民心大冷战】的唯一途径,是【落实执政透明度和公民知情权利】,落实公民宪-法权利。
今后一切“法外特权和利益”,都将在民众持续的抗争下取缔,从而构建真正“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
***********************************
【中国根本没有房地产业】【转载】
什么是“房地产”?简单的说,就是“房屋及土地的产权和所有权”。从古至今,上下五千年,遍及世界,房地产业出卖的就是“房屋及土地的产权和所有权”,所谓的房契和地契就是房屋和土地的所有权凭证。
所以中国压根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房地产业,因为你买下来的所谓“房产”是没有所有权的,你花了几百万人民币、数十万美元换来的仅仅就是一个长期租房的合同。所谓的“房产证”其实就是一份为期70年的租房合同。花了几百万买了房,其实和出租屋里的农民工没多大区别。只不过人家每年签合同,你一口气签了70年。
正是因为没有实际的产权,房开商想强拆哪里的房就拆了,政府想征哪里的地就征了。你捍卫自己“房产”的行为就成了“钉子户”,骂你抓你打你杀了你都没商量。因为你压根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房屋和土地产权,你就是一个长期租房的租房户。
现在政府异想天开要开征“房产税”了,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土地权、房屋权都不是我的,我就是一个长期租房的农民工,我压根就没有实际意义上的产权,你国家凭什么征我房“产”税??
房屋及土地的产权和所有权不最终落实,中国只有“租房产业”,根本没有“房地产业”。
为了你自己的利益,顶一下也不要你一分钟的!!
**********************************
穷人给富人买房的游戏
文章提交者:牛头山人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公积金政策劫贫济富
小小巫婆
发表于 2009-7-2 10:10:00
公积金被认为是一个造福穷人的政策,但实际上它却给人们带来了“劫贫济富”的效果,我们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到这点:
首先,公积金政策让穷人帮富人集资买房。一般来说,人们只要在一个比较正规的单位上班、工作,就得缴纳住房公积金。但并非缴纳了住房公积金,就人人都具备购房能力。这是因为,无论人们要买的是什么房子,都得支付一定的首付款,这首付款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
而能首先掏钱支付首付买房的,无疑是相对富有的人。这些较富有的人,先买房能得到公积金贷款、能尽早把自己缴存的公积金提取出来。而那些家境贫穷,支付不起购房首付的人,则只能白白缴纳公积金,让自己的钱在帐户里睡大觉了。客观效果,就是穷人帮富人集资买房了。这是劫贫济富。
其次,公积金政策用穷人的钱为富人盖房子。2009年5月20日,住房建设部、发改委、财政部就联合发出红头文件,要求“住房公积金增值净收益要全部用于廉租住房建设。”
都说“廉租房”是盖给穷人住的,但是,住在廉租房里面的,可未必是真正的穷人。不说这廉租房可能被城里的富人、达官贵人的亲戚住进去,就是住进去的都是城里真正意义上的穷人,只要和乡下的农民相比,这些住进廉租房的“城市穷人”,还是算富有的。
如北京在2009年最新作出的调整,就规定人均月收入697元以下的家庭都可申请廉租房。试问,在中国农村,有多少农民家庭的人均月收入可以达到697元?而很多从农村来人,大学毕业刚开始工作,就得开始缴纳住房公积金,而这住房公积金的收益将用来建设廉租房,出租给实际上比他们的家庭更加富有的城里人居住。这是劫贫济富。
第三,老百姓缴纳的公积金养了一帮富人。这帮富人就是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官员、公务员。说这些官员算“富人”是有一定的依据的:
一,如周其仁教授推测的,近年来报考公务员的人数屡创新高,显示公务员收入“偏高”了。而作为公务员的一份子,这些管理巨额资金的公务员,收入不太可能比其他的公务员低。
二,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在2009年3月2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住房公积金的“业务支出”高达283.46亿元。公积金整个盘子虽然不小,但它业务、管理都不复杂,也不需要特别多的工作人员,但一年的支出可以高达280多亿,可见他们的工作人员收入不会太低。
三,上个月闹得沸沸扬扬的广州公积金管理中心,被曝出2007年全年的管理费高达2000万元人民币,而该中心的编制人员,却只有72人。虽然该中心有相关负责人出来“澄清”,说他们的普通工作人员收入并不高,但是,只有72个人的单位,一年却花掉2000万元,你认为他们的收入会比普通人低吗?况且,即使他们的普通工作人员收入不高,那他们的领导呢?有没有灰色收入,有的话,会有多高?是否很可能高过大多数缴纳住房公积金的平民百姓?
总之,一边是普通百姓每个月上交自己的辛苦钱,一边是政府官员、公务员由此获得高额收入。这也是劫贫济富。
******************************************
上海建筑用钢筋质量合格率不足五成
上海抽查:建筑用钢筋质量合格率不足五成
2008年03月14日10:06 来源:《经济参考报》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
钢筋质量与建筑安全紧密相关,但上海市场销售和在建工程使用的钢筋抽查合格率不到50%。其中,在建工程使用的钢筋质量问题尤为严重。
上海工商部门近期对52个批次的钢筋产品进行了抽查,共涉及三家钢材批发市场和15个在建工程。经检测,有25个批次的钢筋质量合格,抽查合格率为48%左右。其中,在建工程使用的钢筋质量合格率仅为44.7%。
据分析,建筑用钢筋产品的主要质量问题,包括重量偏差严重、尺寸不合格、抗拉强度不合格,以及含碳量不达标。检测结果显示,27个批次不合格钢筋全部存在重量偏差,钢筋的实测重量远低于国家标准的要求。有13个批次的钢筋含碳量不达标,不达标的结果是容易导致钢筋脆性断裂,影响焊接性能。(据新华社上海3月13日电 记者俞丽虹)
(责任编辑:虞兮)
*********************************
上海又有居民楼出问题了
上海又有居民楼出问题了 【新民网·独家报道】7月2日晚22时30分左右,位于闵行区古方路近沪闵路路口的南方商城大酒店改扩建工地内,一大型基坑发生小规模塌方险情,并引发附近的南方城小区紧邻11号楼至14号楼的南面围墙处出现多条裂缝。施工方为安全起见,决定暂停施工,运土回填。南方城小区内的部分居民一度被要求疏散。
新民网记者在现场看到,位于南方商城改扩建工地内的基坑因2日下午的暴雨而充满积水,目前施工方调集满载泥土的土方车在古方路排成长龙等待运土回填,防止周边建筑出现险情。上海市建设科学院包姓工作人员接受新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作人员正在对南方城小区内高层建筑进行测量,以确定是否存在房屋倾斜等问题。
事故发生后,小区内居民情绪平稳,居民仍在楼内居住。记者于7月3日凌晨0时52分时看到,小区内一度拉起的警戒线已被警方撤除,但11号至14号楼内仍有部分居民未回到家中。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已经基本排除危险。而记者在南方城11号楼外绿化带内看到,地面上有一条约5公分宽的裂缝。
新民网记者了解到,南方商城大酒店的建设单位为上海市安信建设有限公司。事故造成了古方路交通封闭,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之中。(新民网记者 胡彦珣 薛骁翔 萧君玮)
*******************************
救楼市无异于鼓吹泡沫
2008年08月28日 00:19 中国经济时报
周雪松
上周三,沪深股市绝地反弹,创4月24日以来单日最大涨幅。但随后两日,两市重现深度下挫,终被打回原形。股市如此暴涨暴跌,据说与传言政府欲救股市和楼市有关。
但就当前楼市来说,笔者认为,政府万万不可救市。政府此时若出手救楼市,无异于进一步鼓吹楼市泡沫。
毋庸置疑,当前楼市出现了明显降温,成交量大幅减少,很多开发商资金链绷紧,市场与前几年相比,相对低迷。但同时也应看到,这种情况正是与前几年楼市高歌猛进,成交火爆,开发商暴富相对而言的,楼市并没有糟糕到需要政府出手救市的地步。楼市不可救,不需救,也不能救。
在美国次贷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衰退,全球楼市降温和我国近年来持续进行宏观调控的情况下,出现某些竞争能力较差的房地产开发商破产倒闭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目前大多数开发商生存并没有问题,政府不可以去保护落后的开发商,不顾相当数量百姓的感受,为救开发商而救市。
从权威部门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运行态势及国房景气指数来看,目前全国房价同比仍在上涨,虽然房价涨幅连续数月回落,但国房景气指数仍在100以上。这说明我国楼市运行总体上来说仍然在正常和健康的范围内,并没有出现严重下滑,勿需政府施以援手。
我国楼市调控已持续了数年之久,本来,政府的初衷就是要将楼市从投资增长和房价上涨两个“过快”的泡沫中拯救出来,使之回归健康轨道,政府在这方面曾经付出很多努力,然而屡屡陷入越调控房价上涨越快的怪圈。如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有了一定的效果,在楼市还没有完全回归到健康轨道上来的情况下,若出手救市,不仅与楼市调控初衷背道而驰,而且楼市泡沫将会被进一步吹大,几度努力的楼市调控可能功亏一篑,取得的初步成效也恐付诸东流。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楼市仍然维持着暴利,尽管房价在某些城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居民收入相比,仍然极度悬殊。楼市调控应当以房地产业的利润水平和居民的房价收入比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很难想象,在楼市存在暴利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居民无力买房的情况下,有关部门的救市措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要按照中央既定方针,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避免楼市泡沫越吹越大,楼市才能真正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