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紫阳的秘密》──又一本赵紫阳谈话录音稿 杜导正根据赵紫阳录音整理,由鲍彤、鲍朴编辑出版的《改革历程》是二十年来关于“六四”的最重要史料。而“六四”出版的《赵紫阳的秘密》,是《农民日报》原总编辑张广友自己偷偷录音、自己整理的赵紫阳谈话记录。《改革历程》是赵紫阳为了留下史实,准备出书,有稿子的谈话记录,比较严密、准确。《赵紫阳的秘密》这本书,是回答提问的谈话,放得开,自然、自由,有些内情与心情不加掩饰。 张广友在二○○六年给我看过他同赵紫阳两次、同万里一次谈话的记录稿,我很惊奇地问他:“你比我强,整理赵紫阳讲话记录很完整。你会速记吗?”张广友狡猾地笑了,悄悄告诉我:“我在口袋里放了一个小录音机,没告诉老爷子。”因此,《赵紫阳的秘密》同《改革历程》一样,是可靠的准确的赵紫阳的原话。你可以不同意其中的谈话内容,但不应怀疑两本书的真实性,这就是赵紫阳的谈话录音整理稿,都是可贵的史料。 张广友的犹豫不决和留一手 张广友同万里的关系非同一般,在万里担任铁道部长(文革后期)和安徽省委书记(改革前期)时,张广友作为新华社记者,在《内参》下情上达和上面信息反馈提供方面,为万里提供了帮助。张广友能担任《农民日报》总编辑,万里也是推荐者。这样,张广友不愿意在同赵紫阳谈话中涉及万里的内容全部公布,担心影响万里形象。赵紫阳的友人们,也担心这些讲话是否有影响。所以,张广友曾经对我讲过:“这本书,不宜在老爷子健在时出版。”后来,香港有人动员他出版,但是,送书稿的人在途经上海时被捕,以经济罪名判劳教,书稿也不知何处去了。这样,张广友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增大了,更加对出书犹豫不决。很不幸的是,他于二 ○○八年十月二十二日突然去世。现在,勇敢的朋友们出版了他的遗作《赵紫阳的秘密》,使他的这份秘密录音整理稿公开问世,实现了他的心愿,我相信:他将含笑于九泉。 需要补充一点,张广友有点心计,对这份很长的录音整理稿,他给陪他前往赵紫阳家的新华社记者杨继绳的只是一部分,甚至引见他会见赵紫阳的宗凤鸣老人,他也只给了一部分,因此,宗凤鸣记述的《赵紫阳软禁中的谈话》一书和杨继绳关于中央上层政治斗争一书的附录中,赵紫阳和张广友等人谈话记录都是不完整的。但愿《赵紫阳的秘密》一书发表了张广友的全部完整记录稿,让读者去判断吧! 软禁十五年,提高了赵紫阳的思想能量与政治威望 《赵紫阳的秘密》封面上的断语是准确的:“邓小平江泽民李鹏没有想到,软禁赵紫阳十五年,却积聚了他的思想能量,延长了他的政治生命。”从二○○七年宗凤鸣的《赵紫阳软禁中的谈话》到二○○九年的赵紫阳录音谈话整理稿《改革历程》、《赵紫阳的秘密》和井喷爆发的有关“六四”、赵紫阳图书热,“六四”内幕更清晰了。赵紫阳十五年中的思想轨迹也更清晰了。他对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深层思考的深度、广度和清晰度,让人们认识到赵紫阳是一位思想家。历史对赵紫阳的评价更高,邓小平的“软禁”政策起了相反效果。从香港《大公报》《文?报》到大陆媒体对这么多赵紫阳的书,只采取视而不见的沉默的无奈态度,证明这些书讲的是驳不倒的事实,是真理。采取鸵鸟政策,在信息时代是可悲的。建议听圣严法师的教导:“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妥善处理“六四”后遗症。 |
姚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