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大学(Yanching University)是20世纪上半叶4个美英基督教差会在北京开办的一所著名的教会大学。在1952年的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燕京大学被撤消。建国前,中国共有14所教会大学,分别是燕京大学、齐鲁大学、东吴大学、圣约翰大学、之江大学、华西协和大学、华中大学、金陵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湘雅医科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沪江大学、岭南大学、协和大学等。虽然数量不多,但起点很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教会大学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起着某种程度的示范与导向作用。因为它在体制、机构、计划、课程、方法乃至规章制度诸多方面,更为直接地引进西方近代教育模式,从而在教育界和社会上产生颇为深刻的影响。由此可见,教会大学史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不可缺少的重要篇章,它们为中国高等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建立于1919年,其前身是美国教会在北京一带办的三所教会学校:
汇文大学(Peking University,美以美会,1889-;崇内怀理书院,1870)。校长刘海澜博士(Hiram Harrison Lowry),在崇文门船板胡同的校址后来改办汇文中学,华北协和女子大学(贝满女塾,1864-)灯市口东口的佟府夹道胡同。(校址后来改办贝满女中) 通州协和大学(公理会潞河书院,1867-)。谢卫楼(Davelle Sheffield)校长除了美以美会和公理会,美国美北长老会和英国伦敦会也参与燕京大学的创建。这时,正在南京金陵神学院任教的司徒雷登被任命为新成立的燕京大学的校长。1921年校长司徒雷登获得美国著名出版商亨利•卢斯及美铝公司创办人Charles Martin Hall的捐款,在北京西郊购买了数处前清亲王赐园,聘请建筑设计师墨菲进行总体规划,建造了近代中国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环境最优美的一所校园。 1926年,正式迁址。燕京大学下有神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又称医预院,学制为三年预科),以及文科和理科相关专业学系。
1952年法学院,社会学系并入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前身),文科、理科并入北京大学,工科并入清华大学,燕京大学校址“燕园”成为院系调整后的北京大学校园。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陈柏圣
来源:互联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