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 马英九“六四”二十周年将缺席军政|军事新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不出意外 马英九“六四”二十周年将缺席

 

台湾总统马英九在"六四"二十周年前夕将出访邦交国,他将不会出席台湾相关的纪念活动,同时其避开与王丹会面也引起侧目。

马英九将在本周二(5月26日)出访台湾在拉美邦交国贝里斯,危地马拉与萨尔瓦多,并预计6月2日返台。

过去每年举办活动纪念六四的台湾民间团体血脉相连后援会,今年六月三日的晚会活动也邀请马英九参加,但后援会转述总统府表示马因出国访问而无法出席。

血脉相连后援会发言人姚立明对本台说,该会请总统府指派代表出席,但目前为止没有获得回应,得到确认的是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将会出席。

马英九过去曾连续十八年参加血脉相连后援会的六四纪念活动,但在去年当选总统后并未出席,仅发表一篇调性偏软的简短声明。

他去年的声明中称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三十年已经获得一定成果,这样的声明引起批评,居住在台湾的中国民运人士并对其表示失望。

避见王丹

马英九在六四前夕避开与六四学生领袖王丹的会面,也引起了人们的侧目。

王丹此前因出席一场人权论坛而到台,总统府原本排定在本月20日或21日接见,但却取消。

王丹在接受BBC中文网采访时表示,不知道为什么会面被取消。他对马英九的做法感到遗憾。但是他说,他也试图理解马英九取消与他见面的理由。

台湾《自由时报》引述王丹说,马英九在担任台北市长时,他每次到台一定会与马见面,但从马担任总统一年多年来,他始终没有机会与马英九会面。

媒体并引述他说六四是大事,台湾若保持沉默,对台湾不利。

总统府发言人则表示马英九即将出访,行前行程非常密集,但他对六四的态度二十年来始终如一,并计划在六四当天发表专文纪念。

民进党立院提决议

在野的民进党在立法院提案,呼吁北京当局应勇于认六四的历史错误对中国人民道歉,并停止逮捕监禁异议人士,推动中国民主进程。

民进党在这份提案中说,只有如此两岸才能修复心底最深处的烙痕与疑惧,立足于普世性民主人权精神之上的正常化交往才能真正和谐展开。

民进党原本也卓责马英九在六四的态度上前倨后恭,但在周一的提案中移除了此一部份,该提案将在周二由立法院处理。

执政的国民党除了掌握行政权外,也掌握了台湾立法院压倒性多数席位,相关的提案若未得国民党同意,往往在程序委员会即遭到阻挡否决。

此份提案对台湾的行政单位并没有拘束力,民进党立院党团总召柯建铭办公室说,希望能在六四前夕由立法院通过此一决议,代表台湾朝野的一致心声。


林楠森
BBC中文网台湾特约记者 
 
*****************************
 
阿波罗网之前的预测报道:
 
回避?六四屠杀二十周年之际马英九出访中美洲
 
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news/data/2009/0422/article_74594.html
 
 
 
******************************************
 
马英九六四调子软化 民运人士失望

2008年06月05日

今年的六四,台湾总统马英九发表简短声明,调子明显软化。这令在台民运人士大感失望。

六四天安门事件十九周年,在台大陆民运人士吾尔开希等人参加了规模不大的纪念活动。

当天,台湾总统马英九发表了一篇简短的声明,调子明显和以往不同,明显地软化。

这使得许多人大感惊讶,同时也感到不满。台北自由广场(蒋介石纪念堂)纪念活动组织者蔡陆军说,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出于马英九的手笔。

他说,过去十八年,马英九年年著文纪念六四,从来没有像今年的声明那么模棱两可。

暖化与软化

台湾的分析人士说,这是马英九鉴于营造两岸良好气氛,不愿意触动中国最敏感的一条神经。

但是不单是在台的大陆民运人士大感失望,民进党的民意代表大加抨击,部分的市井小民也有所不解。

一些民众认为,马英九既然敢于打电话给在美国进行"公民行"促请世人注意中国人权、民主情况的民运人士杨建利,表达鼓励。

为何马英九就不能挺身而出,指出中国大陆如果回避六四,又如何能够面对两岸现实?

蔡陆军则表示,他担心,马英九会走上和陈水扁完全相反的极端。但是蔡陆军也承认,马英九还是很关心大陆民运的。

他说,虽然经济上是"与狼共舞",但是是一条应该走的路,虽然对马英九这次的声明大感诧异,但是对其大方向,蔡陆军还是赞成的。

当年与今年

十九年前的六月四日,台湾数十万学生和民众通过香港转接的电话,听到柴玲哭着说"他们开枪了"。

当时在自由广场(蒋介石纪念堂)声援北京学运的数万台湾学生痛哭失声。但是,现在的台湾还有多少人记得什么是六四?什么是八九民运?什么是天安门事件?

不过蔡陆军的看法是,人们记忆的消退是在所难免的,就连当年声势最浩大的香港,如今相比规模也小了许多。

他说,举办纪念活动的目的不是要谴责谁,而是要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蔡陆军还表示,起码台湾还可以纪念,而六四是根本不可能出现在中国大陆的媒体上。

蔡陆军还认为,两岸加强交流,台湾人可以把价值观带进大陆,反而能够促进大陆的民主化。

坚持与妥协

马英九曾经说过"六四不平反,要谈统一就很难",马英九的思维是否有所改变,这很难说。

虽然今年的六四声明让人的确是"吃惊",但是不少了解马英九的人就表示,马英九是个固执的人,就算和往年的声调有所不同,马英九决不会换边站。

他们辩解说,马英九今年的声明,表达了对四川地震灾民的关怀、对中国官方的期待,也以民主前辈的视野鼓励中国朝向民主开放迈进。

是否真是如此,或许人人见解不同,以下便是马英九六四十九周年声明全文:

"自从1989年"六四"事件发生以来,每年届时我都会参加纪念活动或发表文章。我对"六四"的关心,主要在于关心大陆同胞能否享有自由民主的生活。

今年"六四"跟往年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三周前,四川发生了大地震,灾区广达十余万平方公里,死伤超过四十万人,至少五百万人无家可归。

从大陆官方抢救灾民的迅速、大陆首长对灾民的关怀、灾难及抗争新闻报导的开放、大陆人民捐输的踊跃、到对外国救援团队的欢迎及对台湾救援工作的肯定,与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期的表现已大大不同,国际媒体亦迭有佳评,显示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三十年,已有一定的成果。

我在5月20日就职演说中,曾经表示:"我们真诚关心大陆十三亿同胞的福祉,由衷盼望中国大陆能继续走向自由民主均富的大道,为两岸关系长远的和平发展,创造双赢的历史条件。"今天我们关心"六四"真正的意义,也就在此。"

 

***********************************************
 
(2008年)马英九发表软调纪念六四感言
林楠森
BBC中文网台湾特约记者
 
台湾总统马英九在六四事件19周年,发表一篇软调的简短感言,表示关心中国人民能否享有自由民主,也称赞中共在四川震灾的表现。
 

马英九过去例常性地在六四周年参加纪念活动或发表感言;在国民党营造国共合作气氛下,这篇感言与其过去相比简短许多,其调性也变软。

感言中除了不再提到平反六四,也不再提起过去说的“反共不反中”,而是称赞中共在震灾中的表现。

他并在这篇感言中重述就职演说的一段话:“真诚关心大陆十三亿同胞的福祉,由衷盼望中国大陆能继续走向自由民主均富大道,为两岸关系长远的和平发展,创造双赢的历史条件”。

他说关心六四真正的意义也就在此。


 翻转对中共评价

这篇六四感言的调性与其去年竞选总统时相比调性大幅度翻转,其中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对中共的态度。

马英九去年在投书媒体的六四感言中,一开头就将六四定性为中共政权以武力血腥镇压学生民主运动,并说中共多年来打压中华民国的国际空间,让代表台湾民意的机构处处受挫,是中共反民主本质的鲜明表现。

他当时还说,中共的改革开放一直限缩在民生议题上,在民主改革步伐不但停滞不前,对于异己,对于新闻自由或其它自由人权的压抑更是未有丝亳放松。

马英九在今年感言中则表示,今年六四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三周前四川发生了大地震。

其感言说:“大陆官方抢救灾民的迅速,大陆首长对灾民的关怀,灾难与抗争新闻报导的开放,大陆人民捐输的踊跃,对外国救援团队的欢迎,对台湾救援团队的友善,与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期表现已大大不同”。

他说国际媒体对此迭有佳评,显示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三十年,已经有一定的成果。

转调遭质疑

马英九曾指责中共血腥镇压学生运动
过去表示要平反六四,声援法轮功的马英九,在当选总统后对相关议题的态度受到瞩目,他当选后对媒体说,对六四纪念活动还是会参加,但方式会有调整。

无论其未来是否参加六四纪念活动,其对六四纪念感言的调性转变,使其在台湾遭到了质疑。

民进党批评马英九的通篇感言没有建设性批评与要求,并质疑马英九是为了兑现直航等选举支票,期盼中国对台湾施惠,而在六四立场上完全倒退。

民进党说,马英九将四川震灾连结六四,但两者毫无关系,并说按马英九自己在竞选期间说法,应该就西藏问题处理提出批判,因为西藏问题有如小型的六四事件。

马英九以川震新闻作为中共改革开放成果的说也受到质疑;民进党并指出去年中国发生了八万多起组织性暴动,有关这方面的新闻自由不仅未改善反而倒退。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郑浩中

来源:BBC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