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听到了赵紫阳关于六四的说法 附书目录军政|军事新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终于听到了赵紫阳关于六四的说法 附书目录

我们终于听到了赵紫阳关于六四的说法


图片︰鲍彤接受访问时手持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的照片,要求政府平反六四,弥补过去的错误。 (2009年4月27日法新社)

在六四20周年到来之际,赵紫阳的录音回忆录《改革历程》出版了。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秘书、中央政改办主任鲍彤先生说,“赵紫阳留下了一套录音带。这是他的遗言。赵紫阳的遗言属于全体中国人。以文字形式公之于世是我的主张,事情由我主持,我对此负政治上的责任。

鲍彤先生,在赵紫阳录音回忆录的《导语》中还进一步指出︰“我不知道在坦克和冲锋枪下伤亡同胞的数目。我国年年组织讨论日本侵略者杀死中国人的数目,从来没有谈论过中国人民解放军杀死本国人民的数目。……党中央开了武力镇压公民的先例。二十年来,历届领导上台,都照例必须像宣誓一般,作出肯定镇压的赞美。上行下效,省、市、县、乡、村,创造了多少起官员镇压公民的小天安门事件?有人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天天有。”

五月十五日在香港出版的(265期)《动向》杂志开设【特辑︰赵紫阳遗言】中文独家首发了赵紫阳录音的部分与六四相关的精彩内容︰《“六四”问题应当是非常清楚了》、《不敢公开的审查报告︰在1989年政治动乱中涉及到赵紫阳同志的有关问题>》以及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哈佛大学教授麦克法夸尔为赵紫阳录音回忆录英文版写的序言(鲍朴翻译)。同时,本期《动向》杂志封面“赵紫阳在一九八九年”也是首次公开的照片。


赵紫阳录音回忆录的问世,无疑是纪念六四20周年的一个重大事件。六四的屠城血案和赵紫的冤案,都是中共执政历史上耻辱的一页。

20年来,尽管在经历审查之后,原先强加在赵紫阳头上“分裂党”、“支持动乱”的罪名都无法成立,高层内部的《在1989年政治动乱中涉及到赵紫阳同志的有关问题》(三十条)报告因为无法自圆其说,也从来没有公开;在这幺长的时间里当局一直在处心积虑的刻意淡化︰早已将六四的定性从原先的“反革命暴乱”改为"八九春夏之交"的一场"风波",再后来就变成更加中性的"六四事件",同时还采用种种“冷处理”的手法,试图从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中彻底消除之。

但是,中南海权贵仍然拒绝还赵紫阳清白,直到把赵紫阳幽禁至死,中共也不给他一个说法,完全彻底地剥夺了他作为一个党员和公民的基本权利。

好在历史是由人民写的,铜墙铁壁的一党专制也无法一手遮天。你不给赵紫阳一个说法,赵紫阳就给你一个说法,赵紫阳是用自己的生命给出了这个说法!


完整录音还原历史

——赵紫阳录音回忆《改革历程》香港出版

书名︰改革历程

作者︰赵紫阳

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香港)

页数︰ 384

版次︰ 2009年5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国际统一书号︰978-988-17202-7-6

定价︰ $118(港元)

注︰英文版由美国西蒙舒斯特公司(Simon & Schuster, Inc.)同时出版

************************************************** ***

“关于改革的全过程,其中的甘苦与探索,合作与分歧,在本书中都有论述,这是我看到过的迄今最深入和最可靠的史料。”

——《导言》作者︰鲍彤

“如今的中国,赵紫阳是不允许存在的。到了不再偏执的未来,也许他将进入华夏先烈之列。他们为国?苛Γ?功勋卓著,但不见容于最高统治者。当他们腐坏的政敌早已灰飞烟灭的时候,他们的英名将久远长存,受人景仰。”
——《代后记》作者: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Roderick MacFarquhar)

   

全书目录

第一部分1989年“六四”事件

一、八九学潮初起

二、4•26社论激化了矛盾

三、两种处理学潮方针尖锐对立

四、决定戒严和武力镇压

五、邓的拍板不具合法性质

六、宁愿下台也必须坚持自己的主张

七、同戈尔巴乔夫的谈话

第二部分非法幽禁与世隔绝

一、三年审查不了了之

二、非法幽禁岁月漫长

第三部分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

一、邓小平陈云的不同主张

二、1981年进一步调整经济

三、开始对外开放

四、探索经济建设的新路子

五、我同耀邦在经济上的不同意见

六、计划与市场

七、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

八、经济过热、软着陆和治理整顿

九、扬长避短发展外贸

十、农村包**到户

十一、探索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十二、关于沿海发展战略的几种不同意见

十三、探索反腐败的道路

第四部分从反自由化到十三大

一、胡耀邦被迫辞职

二、防止反自由化扩大化

三、说说胡乔木和邓力群

四、筹备党的十三大

第五部分1988年的经济和政治

一、十三大后出现的好形势

二、市场抢购和银行挤兑的出现

三、治理整顿的负作用

四、闯物价改革关

五、改革开放遭受很大挫折

六、来自中央高层不和谐的声音

七、“倒赵风”的由来

第六部分政治体制改革

一、邓小平心目中的政治体制改革

二、政治体制改革阻力重重

三、胡耀邦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态度

四、我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过程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于飞

来源:动向杂志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