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路荆棘 苦不堪言 大学生就业有多难?民生在线|民生问题☀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民生 > 正文
满路荆棘 苦不堪言 大学生就业有多难?

“人才集会”变成鸡肋

当求职者频繁地在“人才大集”中挤来挤去时,却越来越感到集市招聘存在的弊端:人满为患、签约率低、信息掺水、无法深入沟通……  

***************************

大学生招聘会挤破头 排队3小时投1份简历/图

火爆的招聘会现场

 

【星岛网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对绝大多数毕业生来说,招聘会仍是最重要的求职渠道之一,从22日有1.2万,23日有1.5万学生入场参加招聘会就可看出。由于求职者太多,不少学生排队三小时才能投上一份简历。

  事实上,招聘会历年来都是毕业生“海投”简历的机会。所谓“海投”,就是尽可能多地投出简历,以争取更多的机会。但现在,“海投”大军面临难以投出简历的困境。

  【现场目击】前面人面试太久 后面人心急如焚

  《广州日报》报道,昨天(23日)中午,太阳照得人脸直发烫,华农园林系的小黄用简历挡住阳光,她前面的队伍有二三十米长,后面的队伍不比前面短。

  一位女毕业生身穿职业套装,可能因排队太过劳累,她干脆脱掉高跟鞋,光脚坐在操场上。最让学生头疼的不是这些。“我排了三个小时,还没投出一份简历。”小黄发牢骚说,她从上午9时开始就在一家公司的展位前排队。她说这句话时,下意识看看手表,已是中午12时。

  多数求职学生都面临和小黄相似的问题,本来是冲着投简历而来,却在排队上耗费太多时间,投简历的机会很少。昨天的招聘会吸引上百家企业,但多数学生却只能将宝贵时间花在其中的一两家。下午1时左右,专程从长春赶到广州参加招聘会的胡文波坐在体育场的看台上休息,他一上午的“站”斗成果就是,只投出一份简历。

  大多数学生表示,排长队的主要原因出在面试环节。在现场可以看到,学生和企业互动环节基本程序是,学生交上简历,并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招聘人员随后咨询一两个问题。

  一般来说,时间会控制在两三分钟,但如果学生自我介绍过长,或在回答问题时长篇大论,时间无疑会拉长。即使时间控制较好,在应聘学生较多、排队较长的企业,毕业生们还是动辄要排上两三个小时的队。昨天,交通银行广州分行的摊位设在体育场一侧,但应聘队伍已排到体育场中心,学生等候时间的漫长可想而知。

  排队3个小时 没得到面试机会

  尽管面试造成排长队,但每位学生都希望自己得到更充分的面试机会。一位女生说,自己因为专业问题没能得到面试机会。让她难过的是自己已排了3个小时的长队。

 “就怕企业走过场,没诚意招人。”一位学生说。事实上,昨前两日的招聘会,都有学生反映少数招聘人员在面试过程中与别人谈话,根本没认真听学生回答问题。

  【各方说法】学生:排队投简历效率低

  韶关学院的曾显昌同学昨天早上8时30分就来到华农排队领票,10时,他拿到了入场门票。在“中国人寿”的长长的应聘队伍中等待3个小时后,他终于交了简历,并约定下周二去公司面试。他说,领票要排队,面试也要排队,一天下来最多投出两份简历,这对远道而来的毕业生而言,效率实在太低了。

  华师毕业生小黄则担心有些企业是走过场,并不是真的想招聘员工,这样的话自己就亏大了。“耗费时间不说,还没什么结果。”她表示,最好的办法是企业能够采取最简单的交流方式,面试不要拖太长的时间,再择日安排面试地点。

  专程从长春赶来广州的胡文波则表示,在长春参加招聘会,基本上不会进行面试,一场招聘会还可以投30~40份简历,这样算起来机会也不会少。

  【各方说法】企业:不面试难保了解学生

  对此,企业也有苦衷。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总经理陈珊英表示,企业在招聘会不会对录用人员做出最后选择,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我介绍,对其加以初步了解。“只收简历就没有办法筛选,企业很难作出综合判断。”她表示,会要求招聘人员尽量压缩面试时间,给更多学生面试机会。不过有些学生自我介绍过长,就会拖延时间。她说,现在已经有网上视频招聘,如果网络保持畅通,这对企业和学生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只收简历不看人,在人才质量和数量方面很难把握。”广东地球村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招聘专员施杰尧表示,学生在参加招聘会前最好详细了解所应聘的职位和要求,在招聘会上面试时有的放矢,在最短的时间让招聘人员了解自己,而不是长篇大论。

  【各方说法】政府:拟要求企业缩短时间

  招聘会面试方式有没有可能作出改变,缩短现场面试时间?广东省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黄兆团表示,这个问题可以商量。 黄兆团说,广东省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会跟用人单位沟通协商,争取在后面的40场招聘会中,企业能减少现场面试的时间,让毕业生能有多投简历的机会,争取将深度面试从招聘会现场“挪”到会后,各企业自己改期单独进行。

  他还表示,省就业指导中心举办的44场招聘会,都对进场企业严格把关,严格控制入场企业质量,绝不允许企业进场作秀。

******************************************

大学生与农民工抢饭碗 期望月薪仅民工一半

重庆万州区昨日(6日)召开的农民工专场招聘会,吸引了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前来应聘。他们对第一份工作的月薪期望,在1000元左右,与不少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相比少了一半还多。

  万人进场 抢5000个“饭碗”

  《重庆晨报》报道,招聘会由万州区政府和重庆移动主办,之前,移动已通过短信,通知了万州区拥有手机的农民工。万州区劳务办有关人士表示,受金融海啸影响,上万外出务工的农民工陆续回到万州。他们在沿海工厂打工,很多人都有一技之长。因所在工厂不景气,只好回乡等候消息。

  昨日进场招聘的百余家企业,抛出的5000个岗位,吸引了上万农民工前来应聘。提供的岗位中,大多数都是机械维修、车工、钳工、焊工、缝纫工、锅炉工、水电工等技术工种,也有餐厅服务员、门卫、保安等岗位。

  求职者中有大学生

  招聘会现场有数十名前来应聘的大学生。他们要明年7月才毕业,但已制作了精美的简历。

  “现在工作不好找啊,提前来感受一下就业市场,就算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也为自己毕业后求职积累经验。”三峡学院的方娇就是其中一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她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昨天在招聘会现场转悠了一圈,她终于在万州女子医院的招聘海报上,看到了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设计员。

  方娇介绍,这已是她第三次求职了。之前,她去过一家房地产企业和广告公司,因一起应聘的大学生太多,面试后再也没有接到企业打来的电话。

  她说,和她一起来现场的,还有班上十多名同学。她们也知道这是农民工专场招聘会,但大家商量后,还是来了,“想试试运气。”

  还有一些往届大学毕业生昨日参加农民工专场招聘会。刘平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已在广东上班两年。上月公司裁员,她不幸进入了名单。昨天,她应聘了万州一餐厅的播音员工作,因有工作经验,餐厅表示将重点考虑。

  期望月薪是农民工的一半

  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还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岗位。因为进场企业中,有的提供了文员、业务员等岗位。尽管他们没有什么工作经验,但他们是大学生,部分人与企业达成了意向性协议。

  应届大学生的期望薪酬是多少?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填写就职申请表时,填写的月薪期望,均在1000元左右。“先找工作要紧,自己有了筹码,再考虑工资。”三峡学院的大四学生周义君说。

  而来自三峡职业学院的刘某,填写的期望月薪,则只有800元。他求职的企业是宝丰线缆,他想先进去当一名学徒。他说,自己来自綦江农村,父母供自己上大学不容易,明年即将毕业的他,想在毕业前掌握一门技术,不想自己一毕业就失业。

  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薪酬期望值,比不少拥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少了一半。很多企业对高级技师的月薪,开出了4000元。而一般的车工,有的在2000元左右。

  “没有2500元一月,我不会干,我还要养家糊口,我这手艺,也不愁找不到工作。”已是车工师傅的农民工张奎说。

****************************

求职还要PK农民工

近段时间来,各地举行的校园招聘会上,以往以招农民工为主的工厂也到场招聘,大学生PK农民工的现实让天之骄子们感到很受伤。 

*********************

760余万大学生未就业 与民工同挤人才市场

今年新增的应届毕业生与未就业往届生加起来将达760余万人,大学生与农民工同样要到人才市场,接受用人单位的挑选。专家认为,经济及教育上的体制弊端为就业设置了难题。

  赶早集的毕业生

  据《燕赵都市报》报道,2月5日,农历正月十一,北京的大多数高校尚未开学。这一天,年后首场招聘会在农展馆热闹开张,现场提供的四千个职位吸引了约四万人涌入。

  “早起的鸟儿有食吃”,在金融危机的风声鹤唳下,一些毕业生抱着这样的心态提前返校,挤进了招聘会。

  610万高校应届毕业生,加上历年没有就业的100多万毕业生,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

  近几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迅猛增长,从2006年的413万增加到2009年的610万。中国社科院就业问题专家陈光金分析,历年约有150万大学生未实现就业,将对今年的毕业生形成空间挤压。

  在大学毕业生规模达到历史新高的同时,就业环境也空前复杂。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上一年年中,已有7万家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倒闭。那些正在严冬中挣扎的企业也纷纷减少了雇员计划,更多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失业问题。

  严冬到来了吗

  过去的30年,中国经济每年保持8%以上的增长速度,中国大学生人数的增长并未完全与经济增速保持一致。

  在1999年以前,中国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一直维持在一个相对较少的水平,在这一年,国家宣布大规模扩招,建议扩招者声称将以此拉动内需,从此中国高校走入学生数量急剧增长之路,几年间便实现了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上个世纪末,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不到100万人,由而目前已经达到610万人。

  “高校扩招的速度大幅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时,原来的一个岗位,现在有两个、三个人来竞争,短时间内造成毕业生就业紧张的问题,这是客观原因之一。”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赖德胜说。

  赖德胜是国家十一五课题“大学生失业问题研究”负责人,但他认为这只是大学生就业紧张的部分原因。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后,人们的观念并未完全发生转变,理所当然地认为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一些大学毕业生也不把自己当普通的劳动者来看,不愿放下身段来主动适应社会分工对不同岗位职位的需要。

  在赖德胜主持的一项对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中,只有22.6%的大学毕业生愿意到农村就业;85%以上希望在城市和沿海地区;对于工作岗位,65%以上的毕业生希望到国家机关、外企和高新技术企业工作。

*****************

“零薪酬”

无偿工作成了中国毕业生的新潮,不少大学生都打着试用期“零薪酬”的旗号为自己寻找就业机会,至少在第一年不得不放弃工资收入的情况越来越多。 

失业恐慌蔓延 上海出现“零工资”

 中国财金高层官员13日对外坦言,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远超乎想象,未来经济增长如无法“保八”将造成严重影响。与此同时,金融海啸导致的就业紧张也在蔓延,在上海举行高校毕业生招聘会,甚至出现愿接受“零工资”的学生,可见明年中国就业压力之严峻。

  台湾《中国时报》报道,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13日在北京出席《财经》杂志年会时坦言,中国将8%的经济增长视为底线,“如果明年的经济增长率跌至8%以下,将会影响就业造成严重影响”,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当晚也指出,自今年9月中旬美国雷曼兄弟倒闭后,中国就已明显感受到全球不景气带来的冲击,且“冲击比预期要深,也比原来的估计要早”。

  确保经济增长以带动就业,是中国社会稳定的基础,但自今年9月后,中国各地已出现就业难的困境,以上周六在上海举行的五所高校联合招聘会为例,清晨六时不到、现场早已排满至少三万名应届毕业大学生,现场工作人员只好每十分钟放三百人进场,以维持招聘会内秩序。

  然僧多粥少、工作难觅,今年的招聘会出现外资与国有企业招聘数减少、小企业想逢低吸纳与工科较文科受宠等三现象,许多名牌大学毕业生也放下身段、降价以求,甚至还有人愿意“零工资”就业,希望能先卡住位置再谋发展,一名在招聘会现场挂着“求职”大纸牌的刘先生哀怨地表示,他是北大毕业生,已在广州、江苏等地工作十年,最近失业只好重新回头参加招聘会。

  经济大环境不佳,公职铁饭碗是首选,广州市今年度公务员预计招考904人,截至13日晚间报名截止,吸引高达70571人报考,其中最热门的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科员”一职,因无特殊学经历限制、门坎很低,竟有726人报名竞争,可见当前在中国找份公职的工作有多难。

************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郑浩中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