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0余万大学生未就业 与民工同挤人才市场
今年新增的应届毕业生与未就业往届生加起来将达760余万人,大学生与农民工同样要到人才市场,接受用人单位的挑选。专家认为,经济及教育上的体制弊端为就业设置了难题。
赶早集的毕业生
据《燕赵都市报》报道,2月5日,农历正月十一,北京的大多数高校尚未开学。这一天,年后首场招聘会在农展馆热闹开张,现场提供的四千个职位吸引了约四万人涌入。
“早起的鸟儿有食吃”,在金融危机的风声鹤唳下,一些毕业生抱着这样的心态提前返校,挤进了招聘会。
610万高校应届毕业生,加上历年没有就业的100多万毕业生,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
近几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迅猛增长,从2006年的413万增加到2009年的610万。中国社科院就业问题专家陈光金分析,历年约有150万大学生未实现就业,将对今年的毕业生形成空间挤压。
在大学毕业生规模达到历史新高的同时,就业环境也空前复杂。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上一年年中,已有7万家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倒闭。那些正在严冬中挣扎的企业也纷纷减少了雇员计划,更多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失业问题。
严冬到来了吗
过去的30年,中国经济每年保持8%以上的增长速度,中国大学生人数的增长并未完全与经济增速保持一致。
在1999年以前,中国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一直维持在一个相对较少的水平,在这一年,国家宣布大规模扩招,建议扩招者声称将以此拉动内需,从此中国高校走入学生数量急剧增长之路,几年间便实现了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上个世纪末,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不到100万人,由而目前已经达到610万人。
“高校扩招的速度大幅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时,原来的一个岗位,现在有两个、三个人来竞争,短时间内造成毕业生就业紧张的问题,这是客观原因之一。”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赖德胜说。
赖德胜是国家十一五课题“大学生失业问题研究”负责人,但他认为这只是大学生就业紧张的部分原因。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后,人们的观念并未完全发生转变,理所当然地认为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一些大学毕业生也不把自己当普通的劳动者来看,不愿放下身段来主动适应社会分工对不同岗位职位的需要。
在赖德胜主持的一项对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中,只有22.6%的大学毕业生愿意到农村就业;85%以上希望在城市和沿海地区;对于工作岗位,65%以上的毕业生希望到国家机关、外企和高新技术企业工作。
**************************
浙江义乌悄然出现大学生零工资就业
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一些大学生打着“零工资”口号求职。
《浙江日报》报道,小吕是义乌人,今年七月份就要大学毕业。从去年10月开始,他就奔波于杭州、宁波、义乌等地,参加了不下20场招聘会,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样找工作也不是办法,所以我想免费为别人打工,自己也可以获得经验。”小吕打出“零薪”的口号,决定“零工资”就业。
在人才市场上转了一圈发现,像小吕这样求职心切而考虑接受短期“零工资”就业方式的大学生正在增加,他们大多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换取宝贵的工作经验和就业机会。
义乌市民陈先生表示,短期“零工资”就业很值得。他认为,这种方法是一些无法在短期内找到理想工作的大学生施展才华的有效途径。
许先生的儿子即将大学毕业,他说,儿子曾跟他提过“零工资”就业的想法,他对此表示同意。“为了今后的发展,我认为如果能积累经验、锻炼实际操作能力,为用人单位白干几个月也是有意义的,就当是用钱买经验。”
市民王先生对大学生“零工资”就业持反对意见,他认为“零工资”就业是某些大学毕业生采用的不正当竞争手段。他说:“这种做法与商业上的恶性竞争类似,不切实际地压低身价,给其他求职者以压力,逼迫大家都‘跳水’,这会引起整个就业市场的混乱。”
市民徐女士认为,只有家庭条件好的毕业生才有资本向用人单位提出“零工资”就业。她说出了自己的担忧,“我们普通工薪阶层培养一个大学生几乎用尽了积蓄。如果孩子‘零工资’就业,家长不是还得承担孩子这段时间的生活费用吗?”
浙江婺源律师事务所张文忠律师认为,大学生作出了“零工资”就业的选择属于个人行为,这本身不违法,但可能给社会和就业市场产生影响。他说,“零工资”就业的出发点是为今后能找一份好工作打基础,但要谨防被一些唯利是图、恶意用工企业所利用,因为雇佣双方无任何合同约定,一旦出现工伤事故,大学生的正当权益很难得到保障。这种潜在的风险,不但有悖于法律精神,而且扰乱了正常的劳动秩序。
********************
2月10日下午,港口路与炮台路交界处的桥头,许多等活儿的民工聚集在一起。他们多是来自湖南、安徽等地的农民工,每天自带车辆在此被动等工。记者陈平生摄
民工自制简历自信求职 内容详尽不逊大学生
农民工喻波精制简历自信求职
本报讯(记者李俊)“您好!我想应聘安全经理,这是我的简历。”昨日10时,市人力资源市场“春风行动”招聘会场,41岁京山籍农民工喻波递出精心设计的求职简历,受到招聘企业关注。
喻波的简历,采用时下大学生流行式样:塑料活页夹包装,首页写明个人工作经历、特长等,随后详述职业成就,附上各种职业资格证、学历证明等复印件。
虽然喻波只有中技学历,这份求职简历,仍让招聘人员眼前一亮。 面谈仅数分钟,某集团招聘人员请喻波等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