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现场:火在楼内燃烧
元宵节晚上北京中央电视台新址发生大火,最先报导这一新闻的不是国家耗巨资建立起来的官方媒体,而是用手机装备起来的中国网民。有专家说,在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央视大火可能烧出一个草根媒体和公民记者蓬勃发展的新时代。
2月9号晚上8点27分,中央电视台新址附属的文化中心大楼工地发生火灾,159米高的大楼一度被熊熊烈火吞噬。
影像传到天涯 消息蔓延网络
据香港媒体报导,这场大火之后的网络记录表明,最先公布这条消息的是中国人气很旺的天涯社区网站。一位不知性别,年龄不详的网民"加盐的手磨咖啡",自称在事发时正好路过现场,随即用手机拍下火场照片,并且于9点04分上传到天涯社区的博客空间。在随后的12小时内,这批照片的访问量超过37万次,跟贴 1700多个。不过,很多网民的跟贴中表达了"幸灾乐祸"的低俗情感,因而被网管人员屏蔽。
据报导,另一位网名为英文"孙女士孙女士孙女士",于大火当晚10点左右,将现场视频上传到YouTube。约6分钟之后,新华社才在中国主流媒体中第一个发出了有关火灾的快讯。在中国的主流新闻媒体对这个突发性事件作出反应之前,YouTube、Flickr以及中国内地知名的网站天涯社区,土豆网等,对央视火灾的报导已经铺天盖地。
央视不报近火报远火
大火之后的央视文化中心
与此相反,有中国网民抱怨说,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对发生在身边的新闻视而不见,他们只要把摄像机的角度偏移一下,就能够拍摄火灾的实况,不过,全国的电视观众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上看到的是千里之外的澳大利亚山火的客观的报导。
这些自愿在视频网站和互联网论坛上提供及时报导的网民被称为"公民记者",或者"草根媒体"。有媒体学者惊呼,这是中国传统的官方媒体首次在突发性事件上受到来自草根媒体的最值得重视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