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出山寨春晚就是最先火起来的,要“叫板央视春晚”的老孟版“山寨春晚”。北方的报纸,是北京日报业集团旗下的《北京晚报》,南方的报纸是《南方周末》。互掐事件,其实是关于“山寨春晚”关于“记者”的一番争论。
深圳“山寨春晚”现场气氛热烈,提前体验平民狂欢。 图/张明术
老孟的山寨春晚火了,于是不断有媒体记者采访。如今的山寨文化有些泛滥,为了追求新闻点,想要出彩的记者就不得不另辟蹊径。于是,《南方周末》刊出题为《“山寨春晚”变形记》的文章,认为当前的山寨春晚“在看客起哄、舆论挟持、资本引诱以及行政干预等因素影响下,它不得不背离山寨文化的初衷与本质。 ”似乎只是一篇普通的文化批判性报道,虽然文中多次炒作“政治”,但似乎也不需要《北京晚报》出头。但《北京晚报》真的出招了,一篇《谨防新闻中的“三聚氰胺”》矛头直指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的图片说明:1月5日,记者拉着老孟,开着印有“叫板央视春晚”字样的面包车到央视新大楼前拍照。这一多少带有挑衅意味的留影,被老孟的父亲斥责为“太幼稚”。 图/戴冰
这是为何呢?北晚的资深评论员苏文洋在《谨防新闻中的“三聚氰胺”》说,《南方周末》记者叶伟民在《“山寨春晚”变形记》中,“加入一捧‘三聚氰胺’”。原来,南方周末用了北京日报记者戴冰的图片,还在文中称“1月5日一个自称是记者的人硬拉着老孟开着印有‘叫板’的面包车到央视新大楼前拍照。这一多少具有挑衅性的行为,老孟竟也配合做了。回来之后,父亲斥责儿子‘太幼稚’。”
“一个自称是记者的人”,大约是南方周末这种口吻让苏文洋怒了,貌似南方周末这位记者认为戴冰不配做记者,也许只是这样的引述(总之还是有怀疑的成分,不管怎样这样的称呼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是令人不快的)。而且,南方周末记者还认为,这幅新闻照片带有作秀成分,刻意制作成分,不够客观,或者说不符合新闻要求。“硬拉着”,“竟也配合”,这些字眼也充分说明了,南方周末记者对此新闻照片的态度。
南方周末的图片说明:老孟时常开着他的标有“山寨春晚”字样的面包车,在北京街头游荡,在经过央视大楼时,他又接到了一位记者的采访电话。 图/戴冰
而北晚的苏文洋认为这只是简单的一幅新闻照片拍摄经过:老孟像往常一样要开车外出谈事,同意戴冰与《北京晨报》一位记者跟车采访。而老孟在停车打电话约见律师时,记者发现了背后的央视新楼,于是抓拍……照片刊在《北京日报》上,说明为:“老孟每天在京城四处奔波……几名律师主动找他要义务做他的法律顾问,老孟与他们相约在新央视大楼附近的路边……”
同时,苏文洋指出《南方周末》获得照片手段“极不光彩”:派记者冒称老孟工作室成员,以整理资料为由索要照片……并没有与戴冰联系使用照片事宜(配上这样的说明估计也不会通过正当途径商讨)。
究竟是《南方周末》的“高手”做了正确解读,还是北京晚报苏文洋说了事实,到底是谁在侮辱新闻,我们继续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