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在推土机后面抢救老北京的宝藏外媒看中国|外媒报道|外媒评论☀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外媒看中国 > 正文
外媒:在推土机后面抢救老北京的宝藏——在北京消失的过去中寻找宝藏

     在古都北京,拆毁这座拥有800年历史的城市的程序通常是这样的:“拆”字会神秘地出现在一栋旧大楼的前门,接着大楼的住户们会展开一场挽救他们房屋,然而却徒劳的战争,然后,在“庆祝新北京”这句话还没说完,拆迁队就会到达,同行的,往往还有警察,他们一块儿把这栋砖木建筑变成了碎石堆。
    
    但是,在又一批北京旧建筑完全消失前,可以发现一名叫李松堂(Li Songtang,音译)的北京人经常会在拆迁房的废墟中东寻寻、西找找,试图收集这座古都的遗物。北京,直到无情的重建风潮占上风之前,都还是全世界保存最完整的古都。
    


    
   

 

 

 

 

 

 

 

 

 北京东四八条胡同,工人在对9号院进行拆迁,该院是第一个拆迁的住户。(资料图片)
    
    纽约时报Andrew Jacobs题为“在北京消失的过去中寻找宝藏”(Finding Treasures in a City’s Disappearing Past)的报导,报导说,从上世纪70年代起,当毛泽东鼓动红卫兵们摧毁所有“反动”的孔家店和封建雕像以来,这位李先生就一直在收藏建筑遗留物,有时候甚至要冒着相当大的风险。
    
    李先生的仓库和他在北京城东郊外经营的博物馆的地板上,摆满了数千件物品,它们当中有满清的马桩、装饰华丽的木门槛、皇宫里的巨大的花岗岩马,等等。
    
    每一样东西都有它自己的一个故事。那个雕刻着民间故事场景的宋朝窗楣,是从一个猪栏里拉出来的。这个记录了一个学派历史的瓷漆屏风,是在一堆火烧后的废墟中找到的。
    
    最具历史意义的物品都存放在他的私人博物馆内,每周日,他都会领着游客参观,并热心的劝说大家,要时常珍爱旧物品,不要等到太晚了才后悔。“50年来,我就一直眼睁睁地看着这座美丽的城市被拆毁,”他会警告说,“我们一直把历史古物当成了垃圾。”
    
    中国的这座老皇城近年来究竟消失了多少古物,是很难统计的。当共产党在1949年夺取统治权时,所接下来的,是一座布满7,000多条胡同的城市。在老北京,这胡同就好比将老百姓居住的四合院相连起来的毛细管一般。
    
    后来,即便政府开始将贵族家庭院落分给工人阶层一起享用,但是,老建筑并没有消失,这些建筑的结构,和它们的精湛的建筑艺术,大部分都保留下来了。50、60年代,为了建筑纪念碑和扩宽马路,老城的一部分被占用了,文革更是给老北京带来了更严重的损害。接着,自90年代起,当中国转向市场经济,开始大肆拆迁和新建城市时,毁坏古物的步伐加快了。
    
    在北京奥运会于去年8月开幕前的几年内,北京市内的拆迁程度可谓疯狂。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在那个期间,城市里88%的老的居民建筑都消失了,包括许多政府曾定为历史遗产的受保护区域。如今,北京只剩下1,300多条胡同了,许多老街区,像天安门广场南面的前门一带都预定要翻修。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zhongkang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