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一号工程”包括“一场”(毛泽东广场改扩建)、“两馆”(新建毛泽东遗物馆、改造毛泽东纪念馆)、“三路 ”(韶山高速公路和韶山核心景区的南北两条绕行公路)、“四坪”(景区内4个停车坪)“一配套”(供电、消防、给排水和信息监控等配套设施建设和改造)“ 一整治”(景区周边环境整治,包括毛泽东广场周边环境整治)及12个子项目,总投资约9.83亿元,工程总造价估计超过十亿元。
滴水洞一号楼(1966年毛泽东在此住了11天)
据悉,自毛泽东中国成立以来,中共当局曾经多次花巨款在毛泽东家乡大兴土木。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故乡,来到了滴水洞口的韶山水库游泳,随口对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说:“小舟,在这个山沟里修几间茅房子,我老了来住一住。中南局有些小型会议……”于是,湖南当局便在哀鸿遍野的1960年耗资上亿元为毛泽东建设了滴水洞别墅。此后,该别墅群不断进行增建,加固,成为毛泽东著名的行宫之一。文革期间又增修了防空洞。洞的一侧有防震室、指挥室等军事设施。洞的两端各有厚度近尺,重达数吨的带有自动控制装置的粗重铁门,可抵挡原子弹攻击。
1963年,中共当局又在韶山冲引凤山下建设了总面积8千余平方米的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并于次年建成开放。
毛泽东死后,毛的政治孝子们继续在韶山为毛筑台招魂。毛泽东百年冥诞前,建了重3.7吨,通高10.1米的毛泽东铜像。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专程赴韶山为铜像揭幕。
近60年来,毛泽东诞生的地方也从一个普通的山村不断升格。1958年升格为湘潭县韶山公社,1961年改为乡镇级的韶山区,1968年升格为地级区,1984年划归湘潭市,名韶山区,1990年撤区设市,成为由湘潭市代管的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