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资讯相关背景,没有人脉资源的平凡大学英语教师,凭着侠义小说中的豪气,和看准网路在中国商机的潜力,竟然创造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这故事的主角,就是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
45岁的他,是大陆新一代企业家代表人物。甚至被微软创办人比尔盖兹喻为“下一个盖兹” ,也是近年来前进大陆发展的台湾104人力银行董事长杨基宽最敬佩的中国网路创业家。
日本软体银行创办人孙正义提到九年前看到马云的第一印象, “马云跟我有一样的血统,就是疯狂(疯狂) ” 。
即使几年后见到他,狂的程度还是没变, “就是这点,见面不到六分钟,我拿出2000万美元投资, ”孙正义说,靠着这笔钱,阿里巴巴才度过2000年的网路泡沫危机。
英语老师做起翻译生意
马云高中考了两次,大学考了三次,好不容易才考上杭州师范学院专科外语系。后来英语竟成为他翻身的主要途径。
大学毕业后,他被分发到杭州电子工学院当起大学英语老师,开始有人找他当翻译,但他白天要教书,无法兼顾,就想到不如找退休老师来翻译,因此当起了仲介,帮他们媒合工作。 1991年的“海博翻译社”成为马云的第一家创业公司。
30岁创业成立海博网路
翻译社第一个月收入只有700人民币,但房租就要2400元,亲友纷纷笑话他, “是不是傻子? ”不过,马云却坚持,不管别人的风凉话。结果,海博翻译社不仅活过来,甚至成为当时杭州最大的翻译社。
1994年,他与一位来自美国西雅图的外籍老师聊天时,对方提出“因特网”的新词,让他对“因特网”起了好奇心。隔年,他到美国旅游,用一美元在拉斯维加斯赌博赢来的600美元买了一台电脑,回大陆后就向校长提出辞呈,表示要去创业“ ,因为我已经30岁了,我要做一家公司,去实践我的梦想, ”
“海博网路”成了马云第一家成立的网路公司,后来海博网路改名为中国黄页,开始提供客户网页制作服务。但当时网路太新潮,客户根本不知什么是网路,也不清楚如何做网页。
1997年应外经贸部之邀,马云带着团队到北京,开始为外经贸部建立官方网站,同时开设网路交易平台。
“当时我们做得不错,但做久了发现在政府编制里面很难做事, ”马云说,因此他又离开北京,带着一票兄弟回到杭州,重新出发。回到杭州时,他还是两手空空, 1999年9月10日他生日当天,阿里巴巴正式成立。
自封风清扬无招胜有招
他爱看武侠小说,甚至将武侠小说带进公司文化中,还让每一个员工都取了个武侠小说中人物的别名。他自己就以“风清扬”为别名风清扬是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 ”主角令孤冲的师父,他最厉害的是“无招胜有招,不循常规出剑” 。在带领阿里巴巴时,他就常常思索如何无招胜有招,不按常理出牌。
当2000年网路泡沫时,他说出“要打造出中国第一的电子商务” , “更要把全世界的商人都联合起来”等狂语。当时大家都认为他疯了。但事后证明,他一点都不疯。
有人说他很像丐帮帮主,不像不常露脸的风清扬。但他更像是街头霸王,从过去送报,拉三轮车开始就在大街小巷中打滚,了解市井小民的心情与需求,因此后来开创阿里巴巴,也以中小企业们为伍。
前阵子国际在一片歌颂中国经济将因举办奥运而持续成长之际,马云却发出警告, “全球经济正进入自二次大战以来最为复杂,最为困难的时期” ,提醒大家苦日子来了。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于飞
来源:联合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