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地炒成地主 香饽饽成烫手山芋
2008-08-28 今日晚报 【中央社】
中国大陆房地产飙涨,开发商疯狂炒地终酿苦果,「炒地」最后炒成「地主」,原本被视为「香饽饽」的土地竟成了「烫手山芋」。
「上海证券报」报导,土地是房地产市场的源头,土地市场的冷暖兴衰直接关系到房地产市场的后期发展趋势。以中国楼市的桥头堡上海为例,在2006年至2007年间上海公开招拍挂出让的大批地块中,不少至今仍不能投入市场,或是处于完全闲置状态,或是被不断转让未能开发。即便那些所谓开发的,也大多是缓慢推进,真正进入市场供应的寥寥无几,这也成为上海房地产市场供应偏紧、价格紧绷的重要原因之一。
报导表示,开发商在银根持续紧缩的情况下,又面临土地闲置的高额支付成本,这类主动或被动的「囤地」,已成为套在其脖子上的枷锁。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民营房企负责人说,不是不想开发,主要还是因为缺资金。
报导指出,2007年9月,由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共同发布的「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中,对商业性房地产信贷政策进行调整,强调对具有囤积土地、囤积房源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商业银行不得发放贷款。这样的资金压力,对于许多中小型开发商来说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报导表示,除政策方面的压力,囤地这一方式对于开发商资金链带来的紧迫程度更是不容小觑。据一位开发商透露,如今土地囤积带来的资金成本非常高。在今年货币政策持续紧缩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将土地及时地转换成项目销售以套取现金的话,对于资金链紧绷的开发商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香饽饽」成了「烫手山芋」。
******************
牛熊一年间 炒股炒成股东只得坚持长期持有
来源:中国证券报
清末思想家魏源曾经说过一句话: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这话的意思是说,时代是不断进步的,明天一定比今天好,这是一种大趋势。
说实话,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股市和自己的投资,仔细回想一下,真正靠做股票赚钱的人是在2006年,真正靠基金赚钱的人是在2007年,不管买什么都会赔钱的是在2008年。
2009、2010年的股市到底会怎样,我们谁都不知道,但有一点是确定的:6000点在一两年之内不要指望再次出现了。国际游资就这样炒完了中国的股市,当我们在讨论牛熊的时候,当我们在讨论政策的时候,当我们在讨论奥运行情的时候,人家早就把钱打包赚走了,大小非们也早就套现了,剩下大部分在高位接盘的我们在继续讨论着股市何时会再走牛,自己又何时能解套……
“炒股炒成股东”,这是一种现实的无奈。
其实,抛开靠股票赚钱这一点来说,被套的我们可以这样自我安慰:我们持有的是上市公司的股权,我们跟机构唯一的不同就在于我们手里的股票数量没有他们多。仅此而已!
我手里有一只重仓的股票:南方航空。我的成本价是15.08,是我从26块钱一路补下来的,补到最后实在是没钱了,只好作罢,南航今天的收盘价是7.51,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腰斩”。虽然目前油价高涨,对航空股极为不利,大多数的分析师也都纷纷表态说08年要回避航空股。但我的想法是,只要它不倒闭,我就继续长期持有,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喜欢坐南航的飞机,他们的午餐味道还是不错的。
大师们曾说过,选一只指数基金陪你到老。很简单的一句话,可我们要用一辈子来完成,不容易啊,不知能有多少人真的能坚持几十年拿一只股票或基金,真正做到“长期持有”。
在这暴跌暴涨的牛熊一年间,带给了我们普通投资者太多的思考,也带给基金经理们太多的思考,还能说什么,不说了,让我们彼此多积累经验,互相搀扶,继续迎接未来一轮新的考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