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门大街:老北京说味儿变了国内新闻|大陆新闻解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大陆 > 正文
百年前门大街:老北京说味儿变了
     居住北京超过半个世纪的李先生7日重返充满儿时回忆的前门大街,希望再次捕捉旧时情怀,但他发现,有些东西原来已一去不返。「那些老师傅的手艺已经失传,现在这也不是以前的那种京城味道了。」经过一年多的封闭重建,前门大街昨日重开,多家百年老店大排长龙,生意滔滔。但有老字号的负责人说,生意做下来才知能否应付租金开支。
    
    奥运开幕前的一天,前门大街的热闹风光再现。街口停泊了两部有点像香港电车的「鐺鐺车」。「鐺鐺车」是有轨单层电车,因行驶时发出鐺鐺声而被北京人称为「鐺鐺车」,但已在京城消失了近半个世纪,今次因为前门大街重建,由北京地铁公司按旧照片仿製,但车子昨日仍未运行,却吸引不少市民在车前留影。
    
    照相馆改用数码相机
    
    
    在北京居住半个世纪的李先生昨特别到前门大街拍照,但他认为前门大街已变了味道。 陈沛敏摄
    
    背长镜头来前门大街拍照的李先生话当年:「1953年我9岁,坐火车来北京,就在那儿的火车站下车,听到鐺鐺声好奇过来看,居然迷了路,家人经广播才找回我。」他说,以前的前门大街可热闹,街口就有卖冰糖葫芦的小贩,今日再来,此情不再,「现在已经不同了。」他指路口第一家老店大北照相馆,「那是解放后由上海搬过来的,是北京第一家照相馆。」
    


    
    卖小吃的老字号「都一处」,门前古色古香。 陈沛敏摄
    
    始建於1921年的大北照相馆经常为国家领导人拍照,昨日在店内展出前门大街的旧照,跟新的来个对比。不过,老字号虽然提供拍摄怀旧花边黑白照的服务,但已不用菲林相机,改用数码相机了。照相馆对面的清真食品店斋盛月更老,创於清隆四十年(1775年),推出「西式肠系列」,店内挤得水洩不通。前门大街的食店生意更旺,像亮出「天下第一楼」招牌的全聚德;还有因光绪皇帝光临过而改名为「壹条龙」的涮羊肉店,都是客似云来。
    
    有不少未开业空舖位
    
    最夸张的是270年老字号「都一处」,店外大排长龙。经理说,昨日有很多几十年的老主顾来光顾。他们明年1月才全面重开,现在只是趁奥运期间局部营业.对於重建后的前门大街,他说比前整齐净,但过去老店都是自己的舖位,现在要承租,租金还未定下来,所以还未知将来的生意能否应付。昨日所见,前门大街仍有不少还未开业的空置舖位。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于飞

来源:苹果日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