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官方透漏:经济恐大滑坡中国经济真相|中国财经在线|金融财经信息|财经资讯新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中共官方透漏:经济恐大滑坡

 

制造商信心冷至三年新低 经济恐大滑坡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8月1日公布,7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8.4,为自2005年1月以来首次降至50下方,也为逾三年最低。分析师认为,这可能预示着经济增长趋缓的趋势可能会进一步持续下去。

  作为一个国际上通用的宏观经济的先行反映指标,PMI指数反映制造业的健康状况,其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自2005年1月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编制该指标以来,其一直保持在50%以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7月PMI指数首次回落到50%以下,可能预示经济增长走低的趋势会进一步发展,特别反映出企业面临的困难明显增大,“企业问题的发展可能会成为抑制经济增长、影响就业与收入的焦点”。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周称,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这“一保一控”的提法与之前的“双防”(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明显不同,预示宏观调控的重心将有转换,经济发展又被提到重要位置。

  另外,中共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接受采访时指出,中国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也印证了中国经济下滑的风险正在增大,宏观调控的拐点已经来临。

  从变化趋势来看,同6月相比,只有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略微上升,其余各指数均呈回落,尤以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进口指数、采购量指数回落幅度较大,达到5%。

  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经历连续四个月回落,本月下滑到50%以下,20个行业中,目前只有烟草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服装鞋帽制造及皮毛羽绒制品业、化纤制造及橡胶塑料制品业七个行业保持在50%以上,其余13个行业均低于50%。

  伴随着新订单回落,生产增速继续减缓,7月生产指数为47.4%,比上月回落6.8个百分点。采购活动也随之减少,采购量指数较上月回落6.4个百分点至47.1%。购进价格指数则触顶回落至71.3%,为近五个月以来的最低点,不过分行业来看仍是普遍较高,20个行业全部高于50%,其中以金属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为首的11个行业达到70%以上。

  中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0.4%,其中二季度增长10.1%,明显低于一季度10.6%的增幅,更远低于去年全年11.9%的增幅。

**********************

银行贷款额度用掉八成 年底可能无钱可贷

国内某股份制银行透露,截至目前该银行已完成全年信贷指标的80%。有分析人士表示,由于信贷指标管理,如果没有放松银根的政策出现,今年最后两个月,部分银行可能会面临完全无钱可贷的局面。

  今年最后两月可能无额度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事实上,虽然监管层并没有公开,但目前业内普遍接受的今年按季控制信贷的节奏为,1~4季度,新增贷款规模分别为全年的35%、30%、25%和10%。同时,全年新增贷款规模将维持在去年水平,即3.63万亿元左右。

   以此计算,4季度新增信贷额度应为全年的10%,即3600亿,应属全年规模最小的季度。而今年1、2季度新增贷款规模应为2.36万亿,但实际数字为2.45万亿,尽管新增贷款同比少增近900亿元,但仍超标900亿元。

   “如果今年总量实现硬控制,则越到最后信贷额度越少,直至无钱可贷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分析人士认为。而该人士更认为,银行先把信贷指标用完,目的就是指望可能的银根放松,或者甚至可以使用明年的信贷指标。

   也就是说,上半年部分银行由于信贷增速超标,预支了下半年的额度,则下半年不仅无法继续预支,还会将超标部分“补回来”。因此,类似局面前7个月银行可能已遭遇。但今年最后两个月,银行将没有迂回余地,如果不增加总额度,很可能面临无钱可贷的局面。

   邱志承也认为存在这一可能性。“虽然7月份信贷数据没出来,但预计很可能会比上月有较大增长。”他表示,同样的道理,10月也将是一个阶段性的信贷高增长期。

  民间借贷市场提前反映

   “信贷规模卡得很紧,有限的信贷规模用于维护优质客户。”一银行人士表示。来自民间的信息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招商证券分析师李珊珊在一份报告中指出:“6月温州民间借贷利率创下了2005年以来的新高,平均年化利率达到14.7%。”

   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浙江的确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状况继续加剧,实际上也反映了借款方对下半年银行渠道融资的一种微妙预期。

  缺的不是资金是额度

   不过,目前银行的贷款主要不是资金,而是额度问题。根据央行网站信息显示,今年1~6月,1、7、14、20和30天银行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水平,在2季度首月——4月都比头一月有明显提高,幅度最大为0.67%。而类似情况也出现于债券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上。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上述预测。

   上述招商证券报告表示,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和质押式回购利率延续4月份以来的上行趋势,表明银行间市场资金面虽较年初有所放松,但有趋紧之势。

   但另一方面,截至2008年6月末,M2余额为44.31万亿元,同比增长17.37%,增幅比上年末高0.63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0.7个百分点;M1余额为15.48万亿元,同比增长14.19%,增幅比上年末低6.86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3.74个百分点,M1和M2呈现“剪刀差”。同时,存款定期化趋势相对1季度整体趋稳。

   “从M2的快速增长看,银行资金面还比较充裕。”邱志承认为。这一观点在银行层面也得到支持:“应该说银行不会资金紧张到无钱放贷,主要还是额度问题。”

**************************

国际先驱论坛报 中国模式可能已经到了极限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

在过去三年,我曾经拥有为这个专栏写作的特权。这种特权带来令人深感愉悦的挑战:每一次都试图表述一些关于中国及其在世界上的位置的、有趣的、新鲜的东西。作为最后一部分,这是一个说出临别思考的机会,因此我说了出来。首先,作为一个天生有批判倾向的作家,我希望提供一些关于中国的一般性意见。

  这个国家在过去一代人时间里所取得的成就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即使还有人表示怀疑,但中国现象是真实的。我避免使用奇迹这个词(提及中国的发展时人们常常会使用这个词),不仅仅是因为这个词已经用滥,还因为这个词巧妙地贬损了应有的荣誉。

  中国所取得的巨大增长和变革势头根本不是通过奇迹实现,而是通过艰苦努力和民众的智慧而实现的。在经历20世纪最残酷的体验后,这些因素加上这个社会不平凡的顺应力,应该成为其他各大洲被蹂躏的民众的启示。

  中国的例子表明,当政府停止犯大错、停止束缚和掠夺自己的民众,国家可以取得怎样显著的成就。加上普及教育,经济开放和基本法律秩序,结果将很快吸引一个用滥的描述词:奇迹。

  中国也遇上好时机,它的改革适逢全球化大浪潮开始之时。它的成功背后还有无数其他因素,但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就不作探讨了,但全世界很多落后的国家(从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等落后的地区巨人,到海地和缅甸等失败国家)将从学习中国榜样中获益。

  更有趣的问题可能是,中国模式有多适合中国自己?北京奥运的筹备阶段讽刺性地暴露了这个国家一些较逆行的性质,例如环境破坏、阶层差距、压制性的本性等,而不是突出国家的众多成就。

  这本该是盛大的全球庆典,但运作这个国家的人却十分紧张,令自己的民众受惊,并可能拒绝了很多海外来宾。

  中国模式有很多可供世界借鉴的地方,但我感到它已经到了极限。政府已经停止犯20世纪时所犯的那种伤害大量民众的大规模的、残酷的失误。它现在最需要的是摆脱观念和计划(ideas and enterprise)的方式,一点点地学会信任的美德。(原标题:一个专栏作家对中国的临别思考;作者:Howard W. French)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郑浩中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