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同行,本不想对同行说什么.可看看谢律师对记者说的话,没一句是对杨佳有利的.如果我们律师同行不指出这些,岂不是大众以为我们律师都这样的水平呢(或者说操守更合适),为了同行的整体形象和利益,我必须说,见过不专业的律师,但还没有见过这么不专业的律师.-----我不想怀疑他的不专业是故意为之.
先不说他的身份是上海闸北政府的法律顾问,能不能给政府的一个部门-----民事受害人公安局的施害人杨佳做律师.
只说他对公众说的话吧.
1,他表扬了政府的一些做法(见最早的报道).----你到底是谁的律师?表扬自己当事人的对立方对自己的当事人没坏处,但有好处吗?当事人请你就是为了表扬他自己的对立方吗?
2.他说杨头脑很清醒.----这不是等于说杨主观恶性很强嘛.等于封住了以后杨佳可以辩护的一个角度.是的,杨案辩不辩都一定是死刑,但这样就可以说对他不利的话吗?关键你是他的律师,你有你的职业上的伦理要求呀.因为一个人死了,就可以在尸体身上多砍一刀吗?砍一刀对尸体没什么,可看到的人情何以甚?谁以后还想请律师,那不是请了个祸害吗?对事情没积极的作用当事人还说不出什么,对事情起相反的作用咋对自己的职业良心交代?难道从不带着职业良心?
3.他说杨很有法律意识.-----谁都知道知法犯法更可恶.难道谢律师惟恐大家还不够讨厌他的当事人吗?
4.他说杨应该会判死刑.----说自己的当事人罪不容诛,难道你就不能沉默吗?说这句话的时候.法律规定律师应该保护当事人的利益,用一切合法的办法.难道沉默是很难的办法吗?
5,他说杨自己说是大专毕业,给警察说的是中专毕业.就以给警察说的为准.----你这不是等于在说,你更相信警察而不是你的当事人?或者你在告诉人们,你感觉杨佳在说谎?哪怕你忽略这些直接就说杨是中专毕业不行吗?律师不想说谎可以,总不会没有这点说话技巧吧?难道是政府顾问当时间长了说话时候身份感觉很难转变?
见过不专业的律师,但还没有见过这么不专业的律师.-----我还是不想怀疑他的不专业是故意为之.----哪怕他沉默多些,少说两句呢.
杨佳的律师在此案中表现的更符合他政府法律顾问的身份.杨佳需要一个盾,却得到了一个对着他的矛.
深深为律师界的形象分的丢失可惜.
(转贴)
(谢有明:上海闸北区人民政府聘请的法律顾问。1988年至今,以代理刑事案件为主的谢有明已在律师界服务20年。)
记者:你什么时候见到杨佳的?
谢有明:7月1日上午大概10时40分左右吧,谈话一直持续到下午1时左右。谈话一直进行,午饭我就吃了两片面包。
记者:那杨佳吃午饭了没有?
谢有明:没有。他说他早上吃了5个包子,不饿。
谢有明:非常沉着、非常冷静,法律意识比较高。比如,我刚一进去,他就要求看我的律师证。当时他被拷在那里,我就把律师证送到了他面前。
记者:杨佳的学历你清楚吗?
谢有明:他自己说是高中之后读的大专,学的是会计专业。哪所学校也没说,应该是北京的学校吧。不过,警方通报说他的学历是中专,以警方通报为准。
记者:他之前从事过会计工作吗?
谢有明:没有。他没当过会计。他说会计这个工作不好找,基本上都是打零工,工资每月大概就1000多元。他直强调他母亲是一个很低层的退休工人,好不容易才把自己养大。从谈话来看,单亲家庭对他影响比较大,性格比较内向。
记者:有人说他很早之前就来过上海,有没有这回事?
谢有明:没有。他就是去年10月份来上海旅游。
记者:如果杨佳确实被警方打伤下体,法院在量刑上会不会有所考虑?
谢有明:现在谈量刑尚为时过早。在其他案件中,如果有这种因果关系的话,情节轻的,法院量刑上会有所考虑。不过,像杨佳犯罪情节这么严重的,一般来说,在量刑上几乎没什么疑问,不出意外的话,估计是死刑。
记者:目前案件进行到哪一步?
谢有明:案件目前还在侦查阶段,昨天只是正式批捕,至于什么时候开始审理,暂时还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