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楼市下半年可能只跌不涨中国经济真相|中国财经在线|金融财经信息|财经资讯新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北京楼市下半年可能只跌不涨
     奥运转移楼市关注度,国家依然紧缩银根;业内普遍认为开发商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
    
      北京楼市上半年在萧条中度过,在销售减缓和资金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京城开发商下半年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市场考验。
    
      资金链薄弱一直是中国房地产企业的通病,在融资不畅情况下,开发商只能通过销售回笼资金来完成持续开发及归还银行贷款。然而让所有开发商尴尬的是,居高不下的房价让越来越多的购房者选择了观望。
    
      一个客观事实是,购房者等得起,开发商等不起。然而,北京楼市下半年并没有太多的好消息。
    
      国家仍执行货币紧缩政策;
    
      奥运举办转移市场关注热情;
    
      开发商实际销售时间所剩无几
    
      ……
    
      可以预见的是,销售萧条如果持续到年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开发商陷入僵局,甚至会出现生存压力。
    
      当前情势:两个会议
    
      建委坐不住了
    
      2008年6月25日,北京建委下属主管部门北京城建研究中心召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会议。据有关人员透露,该会议由北京建委副主任苗乐如主持,包括中海地产、万科、富力、珠江等开发商及美利山等项目被点名参加,会议针对目前市场上打折幅度比较大的开发商、项目,了解降价开发商的真实心态。
    
      本次建委召集会议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针对今年上半年北京楼市出现的滞销局面,开发商所面临的大幅度打折进行了解。北京城建研究中心发给开发商的参会函件中明确要求开发商对几个问题进行汇报,问题主要涉及目前市场中开发商大幅度打折销售的真实情况,开发商为何大幅度打折。
    
      “政府主管部门对目前的市场表现有些坐不住了。”有专家针对该会议分析说,从本次会议上传达出来的信息是,北京政府主管部门对开发商出现的局面有些担心,尤其是面对开发商们的频繁打折销售,主管部门担心市场会出现变数。“主管部门希望房价合理且稳定,而不是此起彼伏的打折。”该专家指出。
    
      中城年会号召抱团取暖
    
      另据记者了解,今年4月底,开发商们在成都也召开了类似的会议。不同的是上次会议的组织者是一个开发商组织———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商策略联盟。本次中城联盟年会有45家企业的90余位董事长、总经理前来参会。会议分组针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情况的分析与应对”进行了讨论。
    
      据参会的开发商介绍,分组讨论的结果是:从短期来看地产行业不容乐观,这种不乐观可能导致消费者进一步观望。从经济大势、行业政策、银根紧缩、外汇及销售情况来分析,地产行业的供应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发商不得不面对调整,同时不排除银行银根继续收紧,银行会出面要求房产商降价。在这次中城联盟会议上,开发商们意识到了市场的严峻性。因此该会议号召开发商“从单个过冬到抱团取暖”。
    
      虽然以上两个会议组织者和参与者有所不同,但其实质却基本相同。同在市场销售萧条的大背景下召开,同样为开发商应对市场做出的被动举措。
    
      核心问题:数千亿资金缺口
    
      “老总四处躲债”
    
      北京东四环某项目开发商告诉记者,由于上半年销售惨淡,每个月的销售额仅在1000万左右。“现在老总四处躲债,包括工程款、建材款及银行贷款都需要马上归还。”该项目销售总监告诉记者,现在他近期主要的事情竟然是接待来项目要账的人。
    
      信贷紧缩之下,房地产企业缺钱已不是秘密。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称,2008年房地产行业资金缺口达7100亿元,相当于行业最高峰的2007年新增房地产中长期贷款的2倍。平均下来,每家内资开发商资金缺口达1201万元,相当于去年年销售收入的24%.
    
      上述测算是基于2008年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10%、银行贷款同比不变、开发商自有资金同比增长36%的假设作出的。
    
      上市房企压力巨大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的研究则认为,开发商缺钱的程度要更大。利用上市公司年报与宏观经济数据综合分析,钟伟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今年的资金缺口在400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量级。上市公司资金的缺口,足以反映目前房地产行业所承受的巨大压力。
    
      据钟伟介绍,全年的房地产开发贷款总额,按照去年的水平估算,应该在600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同样按照去年的规模估算,个人按揭贷款的总额,在 5000亿元人民币规模上下,此外,从QFII批准额度通过股市投资于房地产的外资,1-4月的数据显示为150亿元左右,再加上可能通过增发等手段筹集的资金,总计在1.6万亿元上下的水平。
    
      相比之下,房地产开发所需的资金投入,却要大于这一数字。综合2005-2007年的情况,以及今年1-4月的上市公司开复工面积、土地储备总量等数据。钟伟测算,该行业上市公司须投入开发的资金总额,应该在2万亿元左右的水平。两相比较,40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缺口浮现。
    
      拷问前途:降价促销或是救命稻草
    
      你不是聪明的万科
    
      有专家指出,在银根紧缩的情况下,巨大的资金缺口只能通过开发商自身来解决。照惯常逻辑,降价以加快销售回款,是目前最为合适的解决手段。现在开发商的救命草应该就是快速实现销售。
    
      “万科是最聪明的。”永同昌集团营销总监肖志刚表示,万科从年初就加大促销手段,全国项目通过打折销售的手段率先实现了销售突围。按照万科公告显示,今年万科销售实现了200亿的销售额。显然,万科由于对房地产大势短期减弱的正确判断,其行动和结果就更胜一筹。
    
      “3月份,项目开始销售急速下降,我们当时对市场的判断是,经过2个月左右的调整会马上回暖起来。”北京东部某开发商告诉记者,在这样的判断指导下,公司对4月项目销售放缓并未引起重视。结果发现,北京楼市4月份非但没有好转,整个上半年都笼罩在萧条的氛围中。
    
      7-9月将成生死大限?
    
      国泰君安证券的研究报告更认为,今年7-9月将成为众多中小开发商的一个槛,因为去年高价拿地的企业届时面临付清土地出让金的压力。如果行业成交量不能保持和增强回暖趋势,7-9月将会是开发商资金链最紧张的时候,一些中小开发商,尤其是去年三季度冒进拿地、现有销售项目又少的公司,将面临生死大限。 “地方政府普遍要求房产商12个月内要付清地价。按最新调控政策要求,只有全部付清地价才能拿到土地证等文件,才能开工建设,才可能申请银行贷款。因此, 7-9月开发商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房地产行业分析师孙建平表示。据了解,北京去年拿地高峰期出现在9月和12月。
    
      降价促销成共识
    
      下半年,房价下降已经成为业内共识。不过业内对降价的幅度和周期都表示很难预测。“今年房价肯定是不会上涨的。至于下降多少还真不好做出判断。”肖志刚表示,北京楼盘批量大幅度下降的局面很难出现,但个案深度打折的局面就会此起彼伏。
    
      开发商资金极度短缺,同时销售惨淡是其降价销售的直接原因。在今年的下半年,部分项目的打折幅度将会进一步加大。“房地产是资金密集的行业,在货币政策紧缩的局面下,开发商只有通过降价销售,才能实现其资金的回笼和流转。”中国住宅及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指出,顾云昌认为目前房地产市场的种种变化,是一种理性回归的表现,而其中资金则是开发商必须解决的要素。现有局面下,降价销售是其最好的途径。
    
      ■ 市场调查
    
      许多项目放弃奥运销售
    
      “现在老总急的团团转,根据我们的调研显示,今年下半年北京楼市会因奥运转移注意力,7—10月份的销售黄金周期将被视为楼市的垃圾时间。”该开发商告诉记者,如此推断的话,北京楼市销售时间只有11和12两个月。
    
      北京众多大开发商也看淡奥运期间的销售。阳光股份旗下的阳光上东有关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在奥运期间将不再推广。金地北京公司的有关人员也表示,虽然他们在奥运期间进行销售,但不会做推广。
    
      本报记者有针对性地对30个项目进行“奥运期间是否销售”的调查,除了8个高端项目表示进行推广销售外,其他项目均表示,奥运期间放弃销售。多数楼盘都认为,奥运期间北京老百姓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奥运比赛中。“购房者半年都坚持下来了,他们肯定还会坚持,尤其是好多人认为奥运后房价会下降,这更让购房者加强了其观望的决心。”准备购房的刘先生表示,是否购买则要奥运结束后视情况而定。
    
      奥运期间对汽车实行单双号的限制,一些远郊区项目的看盘人数将急速下降。目前,还有一个普遍的情况就是,北京楼市在售楼盘主要集中在四环外,甚至在五环左右。有消息说,目前部分远郊区域,包括燕郊楼盘开始在城区内设置临时销售处。“我们在奥运期间关门歇业。”顺义一普通住宅的开发商告诉记者,奥运期间他们的楼盘将不再进行销售推广,只留几个在现场值班看守人员,有人来购买照样接待。“但公司高层的意见是,此期间不会有人来购买,索性让业务员放假。”
    
      由此来看,今年下半年真正属于北京楼市的黄金销售时间寥寥无几。虽然目前还很难对奥运期间北京楼市走势做出判断,但从目前购房者和开发商的心态来看,7月—10月仍将处于市场冷淡期。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于飞

来源:新京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