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风光不再 业主纷降价求售
2008-06-23 今日晚报 【中央社】
中共政府宏观调控逐渐奏效,自去年五月开始,一路涨价的杭州二手房,在今年五月终于止步。自今年五月中旬后,杭州二手房周成交均价已连续下跌三周。近段时间杭州二手房市场上,有部分房价甚至下调了人民币二十万至四十万元。
香港文汇报报导,杭州楼市的行情如同连日来的阴雨天气一样,进入了梅雨季节,无论是主城区还是余杭区,成交、预售都乏善可陈。六月九日至六月十五日一周,杭州主城区共成交商品房四百三十三套,与前一周同比下降百分之十二;预定行情更让人心惊,杭州八大区域仅预定一百八十二套,与前一周同比下降百分之七十。
杭州商品房的大量释放、股市的低迷、金融政策密集出台,让房产商难以维持以前的牛气,放低了姿态。由原来坚持「净到手」,转口为「价格可以商量」、「税费各自承担」等。
据了解,杭州滨江的一套江南豪园的挂牌二手房,面积近一百六十平方公尺,挂牌价从两百一十万元,急降到一百七十万元,一口气下降了四十万元。
从杭州各家房产仲介的统计来看,一百三十平方公尺以上的大户型下调幅度较大。同时,有下调价格空间的房源还包括建造年代久的老房子、周边生活配套还没热起来的近郊区域房源。
房产业人士认为,现在有一些人是对后市不看好,从去年底中国央行紧缩货币方针,到现在金融机构频繁公布政策,收紧房贷。还有外围经济环境不好,美国次贷危机、越南经济危机等等,与此同时,去年上涨迅猛的广州、深圳楼市已遭遇寒流,跌声不断,这些城市的楼市行情或多或少对买卖双方心理产生了影响。
**********************
深圳楼市惨淡 600亿炒楼资金陷入负资产边缘
持续一年的惨淡楼市,使得深圳不少炒房客从“亿万富翁”变成“负翁”,深圳开始清查商业银行坏账。有分析称,深圳六百亿炒楼资金陷入负资产边缘。业内人士透露,不少客户一人手中就有上亿元物业,但几十套豪宅无法套现,还款困难。
央行深圳中心支行抽样调查显示,近几年深圳市家庭房贷月供及所有月供占家庭收入的比重,每年均有超过三成的购房者超过40%和45%,这部分家庭的还款及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房价持续下跌,将会形成较大的还款风险。
综合媒体报道,深圳中原香蜜湖片区一负责人透露,不少客户手中拥有数十套物业,每套上百万甚至数百万元,物业总资产达到上亿元。这些物业大多是去年楼价高峰期前后购入,如香蜜湖一豪宅楼盘,买入时均价每平米3.5万-4万元,加上业主的房贷利息,业主只有盈利30-50%才愿意出手,否则不如“捂盘”。
“不少人是在去年9月前入市,当时楼价最高峰,每套房首付不过3-4成,一套房月供需要1万多元,如果手里有20多套,那一个月需要还贷20多万元,但是现在房子根本卖不出去,业主也不愿意贱价割让。”据该人士透露,这些豪宅客户不少资金链已经出现问题,其物业大多集中在香蜜湖片区、东部海滨片区以及南山片区。他介绍,在香蜜湖地区的房产中介,不少代理的客户都是同时炒十几套房子,每套房子少则百万元,多则400万-500万元。
有资深地产代理透露,最明智的炒家已经在去年7月左右就撤资了,而现在留守的炒家,不少原来是亿万身家的业主,现在变成负资产一族。有代理预计,这部分客户熬过了今年春节,但熬不过今年夏天。
负资产源于投机性炒作。据深圳本地中介机构统计,去年深圳楼市中70%的购房者为投资客,实际购房自住的不到30%。深圳楼市今年以来的暴跌可以被视为“挤压泡沫”。
有业内人士透露,当前深圳确实已出现部分楼盘因价格下跌而出现还贷危机,甚至数月都还不了贷款。这批楼盘主要掌握在深圳炒家手中,主要分布在宝安、龙华及特区内的部分豪宅片区。除了深圳本地炒家外,还有来自北京、香港、江浙一带的炒家。
银监局方面称,深圳银监局已经开始调查深圳银行的坏账情况,调查主要包括调集银行最新贷款数据,了解坏账比例,并测算坏账总量。针对网络传言,深圳银监局人士回应媒体称,当前来看,应该还到不了千亿元坏账的地步。
据地产业知名专家戴欣明估算,仅深圳炒房团成员2007年团成员2007年投入到深圳楼市的资金就超过百亿人民币。而眼下,这些资金几乎全部被深度套牢。在今年6月初央行发布的2007年度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罕见地将深圳区域的金融运行情况单独列出进行报告。
由央行深圳中心支行提交的这份深圳金融运行报告显示,尽管去年深圳银行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不无隐忧。其关注重点在于目前外界传闻将出现负资产风险的个人房贷方面。
尽管该报告只指出去年深圳个贷占所有新增贷款余额的58%以上,没有明确深圳个贷新增数量,不过如果按照全国个人房贷新增余额占个人消费贷款新增余额81.8%的平均水平估算,深圳去年新增个人房贷余额约在600亿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