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两会复谈12日上午9点登场,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和海协会长陈云林率团先进行陈江会,两人两度握手,加起来长达36秒。
**************************
海基海协会代表周四开始北京会谈
记者: 中文部 华盛顿 2008年6月12日 |
江丙坤到达北京挥手致意 |
预计双方将签署协议,允许更多大陆游客到台湾观光,并开辟星期六和星期天的定期包机。
自台湾总统马英九上个月上台后,中国和台湾的关系有所改善。与他的前任、来自主张台独的民进党的陈水扁相比,马英九的大陆政策非常有和解的味道。
*****************************
台促美批准出售先进F-16战机
记者: 中文部 华盛顿 2008年6月11日 |
台湾敦促美国尽快批准向台湾出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的先进的F-16 C/D 型喷气式战机。中国激烈反对这笔价值50亿美元的交易,说这是干涉中国内政。
台湾的要求让布什政府为难。美国副国务卿内格罗蓬特说,美国要观察台湾新总统马英九就任后的事态发展再作定夺。美国有多种考虑因素,其中之一是避免激怒主办北韩核项目问题六方会谈的中国。
台湾去年正式向美国提出购买F-16战机,但是华盛顿一直拒绝接受购买战机的正式文件。台湾准备用这些新式F-16飞机替换老布什政府1992年出售给台湾的150架F-16 A/B型战机。
***********************
中国时报 2008.06.12
预测台海军事冲突 阎学通道歉
白德华/台北报导
马英九当选后两岸关系快速升温,一向被视为对台强硬派的大陆著名国际问题专家、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阎学通昨日在《环球时报》撰文,就两千年来「一直预测台海发生军事冲突不会晚于二○○八年」一事,公开道歉。
早年毕业于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的阎学通,多年来研究成果以观点尖锐著称,也被一些国际舆论称为中国的「新保守主义者」或「新共产主义者」代表人物,今年美国期刊《外交政策》列举「全球百名公共知识份子」中,中国有五人入选,阎学通是其中之一。
昨日《环球时报》国际论坛版题为「台海和平是谁维护的」文章中,阎学通说,「两千年陈水扁上台,我一直预测台海发生军事冲突不会晚于○八年。」
********************
江丙坤极为小心 一语带过九二共识
江丙坤(左)11日由副秘书长庞建国(右)陪同在北京洲际饭店举行非正式记者会,他表示两岸协商将透过理性尊严方式追求和平共荣。
江丙坤11日晚面对中外媒体询间时,神情及口气没有当年来大陆推动“国共平台”交流时的无奈,言谈间也多了自信,但答复问题时,无论涉及大陆或是台湾却十分谨慎小心,并一语带过九二共识,他特别强调此行和十年前汪辜会晤性质不相同。
《中国时报》报道,11日晚间在钓鱼台国宾六号楼接受新任海协会长陈云林欢迎宴后。回到下榻饭店的江丙坤在记者会有感而发的说,“这次完全不一样。”
2005年3月江丙坤访问大陆,和时任国台办主任陈云林会面,推动国共平台的“经贸之旅”。江丙坤当时是以在野的国民党副主席身份和大陆商谈,取得协议后向当时执政的民进党政府提出建议。
江丙坤说,“人生的安排自己有时没法预料。”11日晚和陈云林见面时,陈云林从国台办转任海协会。“三年后两人都换了角色,我庆幸有这个机会。”
他表示,当年只是在野党,只能协助两岸交流中大陆可做、民间可做的部分,公权力部分则无法发挥;如今却是在政府授权下,与海协会协商解决问题,前后两次与陈云林会面“性质相同,但责任、影响不同”。
这个机会是经过政府授权的,达成的协议也不会是当年仅有的建议权。责任变重后,江丙坤11日公开谈话可说极为小心。在被问到是否会见国台办主任王毅及中共国家主席胡锦涛时,明明连日程及地点都已排定,江仍不愿明确回答。
对于台湾记者问说“是否会向大陆提出台湾希望的国际空间?”他说,“想讲的话还是会讲。”针对台湾内部尚有争议的“九二共识”,他也是一语带过。
甚至有大陆媒体吹捧说,江丙坤此行以海基会董事长访问大陆,堪比1998年的汪辜会晤。江先客气的说,十年来大陆变化后大,经济高速发展。“但据我所知,辜振甫是来谈政治的,我是来谈经济的。”可见江丙坤在北京言行极为小心,极力避免大陆及国际媒体错误解读。
记者提问汪辜都喜欢京剧,江陈会与汪辜会的风格有什么差别?江丙坤则表示,陈云林是东北人,个人比较直率,他和陈云林有许多共同的想法,而且“他也喜欢打高尔夫球”。
他还说,国共平台还是要举行,凡有争议或较广泛涉及产官学的议题可由国共平台商谈。结合这两段话,江丙坤言外之意,就是近期海基、海协不会进行两岸政治性会谈。
************
江丙坤访大陆 台湾在野党担忧
作者:林楠森 文章来源:BBC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08-6-12
江丙坤称此行为互信协商之旅
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周三(11日)抵达北京,将在明天开展两岸政府中断近十年的正式谈判。江丙坤称此行为互信协商之旅,但这次两会谈判引起了台湾在野党的担心。
江丙坤这次率领的海基会代表团,成员包括了两名台湾政府的副部级官员,他们预计将同海协会的代表,敲定周未包机直航,以及大陆观光客到台。
江丙坤在出发前说他把这次定位成互信协商之旅,他并说总统马英九提出"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因此他的基本态度是在谈判过程中,要理性,要对等,要尊严。
虽然这次协商的议题,设定在周末包机直航等经济性议题,台湾在野党还是担心,海基会谈判代表会为了促成这些经济议题,而在一些敏感性的政治议题上对北京让步。
由于执政的国民党不仅主导这次的协商,也掌握立法院的绝对多数,在野的主要政党民进党即使反对未来的协商结果,也无法在体制内予以牵制。
"两要两不"
周末客机直航预料是两会会谈的重点议题
民进党提出了两会协商应该要坚持"两要两不",并且质疑台湾派出的主要谈判代表在中国大陆有经济利益,并出任中国统战部外围组织顾问。
民进党的两要,是要能维护对等与尊严,要顾及台湾的总体利益,两不则是不能图利特定个人或团体,以及不能涉及政治性议题或承诺。
海基会前董事长辜振甫曾在1998年与中国领导人江泽民会面时,当面要求北京面对中华民国存在的问题,民进党认江丙坤若不能以相同态度与胡锦涛会面,将是立场的倒退。
民进党同时要求谈判代表不得涉及中程协议或和平协议,其理由是这是在台湾内部没有任何共识的政治议题,不应由政府授权处理功能性议题的海基会处理。
遭到质疑利益冲突的谈判代表的包括了江丙坤以海基会秘书长高孔廉;江丙坤被质疑其儿子江俊德在上海担任德镁实业董事长,高孔廉则被质疑担任闽台经济促进会顾问,并有媒体指称中国官方出钱为高孔廉其在福建的家族故居翻新。
虽然民进党认为高孔廉出任该职务违反台湾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而要求撤换,但高孔廉否认涉及不法,陆委会主委赖幸媛也说他并未违法。
李登辉提意见
台湾前总统李登辉赞同马英九的大陆政策
在十多年前参与主导海基会成立,并领导台湾政府与北京谈判的前总统李登辉,在两岸正式谈判前夕说,他乐见两会再度协商,但协商更应该是政府对政府的对谈。
他说,台湾不用怕什么,应该与北京谈判,因为台湾作为一个国家,国家与国家间的对话,没有什么不好。
李登辉在1999年提出两岸是特殊国与国关系,曾经引起北京的愤怒反应,认为是要搞台独并且中断了两会协商渠道。
李登辉说,他赞同马英九提出以台湾主体意识与台湾利益为中心,来处理对中国的关系。
但他也说,台湾问题相当复杂,包括台湾内部争议,以及台湾法定地位,台湾的主权范围等等,必须要步步为营。
李登辉并批评说国民党内部一些人为了作生意,把个人的事当成国家政策处理,他无法认同。
***********************
【两会复谈】台湾提前摊牌有内幕
台湾海基会在今天(12日)上谈判桌前“底牌尽掀”,被部分两岸专家认为“未战先败”。据了解,海基会高层已全盘评估利弊得失,最后分析“胡锦涛有使命感与急迫感,需要交出对台成绩单,不致破坏两岸善意气氛”,因此才甘犯兵家大忌提前掀开底牌。
《中国时报》报道,两会复谈备受国际瞩目,但陆委会授权的三项协商议题中,大陆只愿谈客运包机、陆客赴台而不愿谈货运包机;加上海基会寄希望于7月4日落实两项协议,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更于行前公布台湾期待协商的优先议题。凡此种种皆被视为提前掀开底牌,前国安会副秘书长张荣丰更直言海基会违反谈判SOP(标准作业程序),“江陈会胜负已定”。
虽能尽快找出交集 但台湾陷被动
知情人士则透露,海陆两会高层已评估过提前摊牌的正反效应,并深入分析利弊得失。
在正面效应部分,提前摊牌的好处,是让大陆有足够时间“求同异存”,找出与台湾的交集。“这可以避免双方在协商见面时才出招,在时间有限的强大压力下,双方根本没办法先摸底而难以寻求交集。”
不过,在负面效应部分,台湾提前摊牌将陷入明显被动局面。若海基会丢出来的议题,海协会全都不要,主动权就会完全落在海协会这边,到时候大陆若采取“突袭”,突然丢出其它议题,台湾势必只能以“带回去研究”响应,在国际宣传上将明显居于下风。
尽管上述效应利弊互见,但海陆两会高层最终分析,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希望在其任期内交出对台成绩单,这种使命感、急迫感相当强烈,才会促使博鳌论坛“萧胡会”、国共论坛“吴胡会”及两会复谈接连登场,在这种大环境下,大陆不太可能采取破坏两会复谈气氛的动作,因此台湾决定提前亮出底牌。
忧国共论坛重提 牵动敏感神经
在这种策略考虑下,江丙坤不仅于出发前先宣布台湾希望协商的优先议题清单(皆已获陆委会授权),11日晚更在北京提前宣布12日“江陈会谈”将向陈云林提出的建议事项,种种作法都是“提前亮牌并相信会有善意响应”的思维体现。
但知情人士仍强调,即使大陆不愿破坏两会复谈气氛,并不代表两会复谈就没有令人忧虑之处。台湾在谈判策略上最担心的是“大陆提太多国共论坛,甚至触及连胡会”,这将牵动台湾内部的敏感神经,而“大陆又不太可能从头到尾都不提国共论坛”。因此,今明两天连续两次“江陈会谈”及签署协议仪式,以及明天下午的江丙坤与胡锦涛会面,已是检验大陆能否技巧拿捏、台湾忧虑是否成真的关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