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体未深埋 腹泻病人增多 灾区疫情形势严峻国内新闻|大陆新闻解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大陆 > 正文
遗体未深埋 腹泻病人增多 灾区疫情形势严峻

 

灾区许多遗体未深埋 水源或被污染

四川大地震第八日,来自国家疾控中心和上海、天津等多家单位的防疫工作人员加快进入灾区,但黑色疫病似乎也更快。通常尸体要经过多层处理然后深埋,否则会造成水源的污染。但很多尸体都被乡民匆匆掩埋,有的埋得很浅。

  《南方都市报》报道,虽然各个灾区的疫情防治已经在继续中,但是危险还是在灾区潜伏着,整个灾区防疫普遍压力巨大,缺人、缺药、缺安置条件,部分灾区更是没有安全的水源,整个防疫形势如一道蓄满水的大坝,稍有不慎,将势如洪水。

  重灾区青川县木鱼镇的村民们把矿泉水留给老人、小孩,大人们喝煮开的河水和泉水。村民岳二说,“没了自来水,大家都说井水不能喝,但有什么办法?”

  青川县疾控中心付主任说,“县城是集中式供水,进行集中消毒,可以放心使用。”因设备等限制,目前“暂无证据证明农村分散式供水是否安全”。但不喝水是不现实的,“建议一定要煮开后再喝”。

  饮用水不安全将导致灾区疫情的发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9日透露,截至18日,共有8台应急供水设备、720套净水器、80万片饮水消毒片运往灾区,可满足十万余人饮水需求。

  在青川关庄镇一个2000人的安置点,许多村民身上长出了红斑和水泡,防疫人员说就是湿疹和疱疹,都是因为天气炎热和卫生条件太差造成的。当地医生说,“我们还发现一些肠道疾病和红眼病,都已经向指挥部报过了”。

  关庄镇的灾民都集中在一个用油布搭成的帐篷里,一张床连着一张床,从东河口小学逃出来的47名孤儿,也住在帐篷里,卫生条件极差。“传染病一旦暴发,将很快传染”,来自南昌大学第一附院的医疗队队长张剑说,“灾民不能集中在一个地方,应该向外地疏散”。

  但是疏散灾民的工作还没有正式展开,灾区乡镇的受灾情况还不是很清楚,许多乡镇还处于与外界失去联系的状态,而走几天几夜走出大山的乡民不断被集中在县城和中心城市,但集中的地方条件也很简陋。绵阳市九洲体育馆集中了二万多人,平均每平方米就有一个人,灾民们席地而卧,尽管政府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防疫形势不容乐观。

  而尸体是否污染水源还要等一些天才能显露出来。通常尸体经过消毒处理后,要在深埋的大坑底部铺一层石灰、然后放上尸体、再往尸体上铺洒干粉消毒剂、最上面再盖石灰。但很多尸体都被乡民匆匆掩埋,有的埋得很浅。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防疫工作都不能放松。除此以外,灾后应急疾病监测体系要马上建立起来。通过监测来及时发现卫生及其它公共卫生问题的苗头,及时作出反应,避免危害扩大。卫生公共专业人员要深入到每一个灾区,每一个村镇、街区持续开展卫生水评估,要评估卫生状况,评估灾民的卫生需求和医疗需求,以便组织有效的卫生救援。

  正如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韩卓升博士所说,地震发生后的两到三天内,最紧迫的事情是搜寻幸存者和救治伤员,在随后的几天或几周内,应重点做好防止传染病暴发的工作。

  防疫是地震之后的一场持久战。

  重灾区青川县,来自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的三台消杀车已经进入,三百多个喷雾器已经开始工作,青川的消杀药品也有了三天的储备量;

  北川县,大规模集中防疫从17日上午9点开始。专业防疫人员身着连体式防护服、戴着N95口罩、手套、胶鞋分散到全城。集中防疫的重点在尸体存放处、垃圾场、生活区。除了喷洒消毒水,还要喷洒广谱杀虫剂和滞留性杀虫剂进行虫媒消杀。

  都江堰市:16日都江堰市的疾控工作全面铺开,专人定点包片。灌口镇灾民约17000人,共有18个灾民安置点,负责这个片区的重庆疾控工作人员要花两天的时间走完这个片区,他们要做的事是发放消毒药品和用具、教社区负责干部使用消毒喷雾器、并要求其建立疾控管理制度,专人负责片区防疫。

  在都江堰市,部分市民开始戴起口罩;记者当天在向峨乡采访,这里中学的唯一教学楼倒塌,当天抬出的尸体被立即喷上高浓度、刺鼻的消毒液,哭天喊地的孩子的父母则不被允许触摸遗体。

  绵竹:市区到汉旺镇、清平镇一带沿线都可以看到陆军部队背着整桶的消毒水,向路面棚户区、房屋垮塌区消毒。距绵竹市区约半小时车距的汉旺村,全村90%以上房屋垮塌。在村中学内,外地来支援的防疫人员正在用专门仪器检测水井中的水质。“只有检测合格了,才可以饮用”。

********************************

青川腹泻病人增多 灾区急需消毒药品

汶川大地震进入第六天,灾后防疫工作日趋紧张。目前青川已发现当地腹泻病人增多,木鱼镇、板桥乡等全县多个乡镇也都有此类现象,灾区急需消毒药品药品。

  中新社消息,青川县抗震救灾指挥部18日晚间表示,青川灾区防疫工作已经进入关键时刻,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保证大灾之后无大疫情发生。

  青川县副县长王志坚女士介绍,青川抗震救灾指挥部已经派出四百三十人的专业防疫队伍,在全县各个乡镇、村开展防疫工作,目前公共卫生事件为零报告,尚未发现疫情。

  负责两个医疗点工作的青川县政协副主席李仕学介绍,目前已经发现当地腹泻病人增多,木鱼镇、板桥乡等全县多个乡镇也都有此类现象。

  最近几日,青川灾区气温上升,细菌易于滋生。李仕学认为,前段时间以救人为主,忽视了防疫工作,给寄生虫繁殖造成机会。近段时间,大量灾民户外居住,公共厕所卫生防疫工作日益严峻。他呼吁,外界能给青川提供更多移动厕所,以解燃眉之急。

  受地震灾害影响,青川县城水源质量不容乐观。此间官员坦陈,自来水消毒工作没有完全跟上,城区饮用水外观浑浊。地震导致青川县城自来水检测设备损毁,送往广元市疾控中心的水质检测报告尚未出来。

  官员同时表示,目前青川灾区消毒药品投放剂量不够,希望加大此类药品和器械援助。

**************************************

地震灾区1300万禽畜死亡 防疫形势严峻

地震过后,灾区防疫工作刻不容缓。据农业部有关负责人18日表示,截至目前,四川、重庆、陕西、甘肃、云南五个省(市)已有1300万头畜禽受灾死亡,其中四川省重灾区六个市州死亡畜禽1234万头。灾区人畜共患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世界卫生组织之前警告,灾区很可能爆发疫症。俄罗斯国家首席防疫师根纳季·奥尼先科提醒,灾区需注意防范感染鼠疫,俄罗斯愿意向中国提供预防人感染鼠疫的专用疫苗

  综合媒体消息,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农业部将组织湖南、湖北、江苏、河南、广东、山东等六省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成立六支预备队,共计120人;部直属单位组建130人预备队,陆续赶赴灾区开展无害化处理和环境消毒。同时,继续组织调拨消毒药物等应急防疫物资,再次筹备1000吨消毒剂、100吨杀虫灭鼠剂,将陆续调往灾区。

  灾后月内 疫情高危期

  奥尼先科说,地震灾后容易出现鼠疫,位于亚洲中部的山区是鼠疫的自然疫源地之一,震后当地居民没有住房,一些人直接暴露在大自然中,增加了受鼠疫威胁的可能性。

  另外,世界卫生组织警告,四川地震灾区很可能爆发疫症。世卫驻华代表韩卓升发表声明指,灾区目前需要做好卫生,以及向灾民提供清洁的食水及粮食,以免出现传染病。灾区目前缺乏安全的饮用水、以及妥善的废弃物处理、临时收容处所拥挤的生活环境,这都会助长疫病爆发。

  一名世卫组织官员表示,主要威胁并不是灾区罹难者尸体腐烂,而是遭到污染的水源以及临时避难所的拥挤状况。一般情况而言,这类灾难发生后第十天左右到第三十天之间是爆发疫情的高风险期。世卫正与中国卫生部紧密联系,提供所需协助。另外,韩卓升表示,北京政府面对庞大的卫生与后勤运补挑战,处理得宜。

  川官澄清 未有炭疽病 

  目前为止,四川地震灾区未发现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于流传的四川灾后发现传染性极强的炭疽病,四川官员进行了澄清。四川省卫生厅办公室副主任江涛18日表示,四川省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一例会引起大面积传染的炭疽病病例。

  江涛表示,近期在四川发现的57例气性坏疽病,并非传染病,对没有伤口的普通人不会造成影响。另据第二军医大学救援医疗队指挥部信息,16日医疗队在四川安县秀水镇排除了一起疑似传染病疫情。据悉,秀水镇发现两名传染病疑似患者,当地救护人员已将两名患者隔离,经专家组诊断,确诊为一般肠道感染,平息了群众间引起的恐慌。不过,卫生部17日坦承,灾区有爆发大规模疫情的危险。

  60防疫车 灾区全覆盖

  中国国家疾控中心副主任侯培森表示,“目前卫生部已经明确将灾区防疫工作,特别是灾区环境防疫及尸体处理工作作为当前灾区善后工作的重中之重。”截至5月17日,卫生部从浙江、内蒙古、青海、河南等地抽调60辆疾病预防控制部门专用车,奔赴灾区防疫。据悉,目前为止,卫生部已派遣5530名医疗卫生人员,调集550辆救护车,医疗队伍已覆盖到灾区每一个县、乡,实现了医疗救治全覆盖。

*********************************

汶川灾区感冒腹泻及狗咬伤患者增多

四川汶川地震后的第六天18日,感冒、腹泻及狗咬伤患者增多,四川当地的疾控中心已派出多支防疫队在灾区展开防疫工作。

  “丧家”犬性情大变乱咬人

  《新京报》报道,汶川县漩口镇36岁村民刘贵军于14日被无主狗咬伤,因伤口不深,忙于灾后重建的他,一直未做任何治疗。另外,海南边防总队医院野战医院医护人员17日介绍,他们于5月14日进入都江堰市龙池镇灾区时,就曾接诊了不少被狗咬伤的灾民。因为条件有限,当时仅作清创处理。

  北京军区总医院李运军医生称,主人离开地震的家园后,狗也就魂不守舍,它们整天提心吊胆四处流窜,以致性情大变,极具攻击性。他建议灾民出行,应备木棒提防被狗咬。

  饮水不洁致腹泻患者增多

  北京军区总医院、海南边防总队医院等多支在漩口镇设立的战地医院,截止18日中午已接诊感冒、腹泻患者百余人。

  地震后,漩口镇瓦窑村村民李女士喉咙疼了六天。因为当地缺乏治疗药物,就诊前她没吃任何一种感冒药,而同村的赵先生六岁男孩,也在地震后腹泻不止,同村还有多人腹泻。

  北京军区总医院野战医院18日接诊纪录显示,两百多名就诊患者中,腹泻、感冒患者占三成以上。该院一名大夫称,灾区多发腹泻等疾病,与地震后的环境及饮水不洁有关。

  成都地方的防疫人员,18日再次对灾区的生活区、厕所、水沟等角落处,反复喷洒药水消毒。在漩口镇生活区作业的成都武侯区卫生疾控中心医护人员称,他们已经开展了灾区防疫工作,目前还未发现任何疫情。

  渣土封好坟墓后撒满石灰

  据了解,汶川县漩口镇、水塘镇等乡镇灾区被埋尸体的挖掘工作仍在进行中。挖出的尸体18日陆续被戴着口罩的救援队员装入麻袋,迅速抬上装有石灰的重型货车。尸体被抬上山腰时,救援人员将他们放入事先挖掘好的坟坑。然后,再次往尸体上撒上一层石灰。当用渣土封好坟墓后,救援人员又在坟头堆上撒满石灰。

  万余灾民靠震前余粮维持

  截至18日,抢险队已对汶川县水磨镇至三江镇塌方路段进行了三天的抢修。据徒步四小时从三江镇逃出来的灾民称,被困在该镇的万余灾民,目前仅靠地震前的余粮和喝浑浊的山泉水维持生活,生活物资极其匮乏。在他们逃出来之前,仅有少数部队救援人员进入该镇。

  营救路段多处塌方

  目前,通往三江镇的道路,仅剩漩三路,即汶川县漩口镇至三江镇的公路。18日下午4时,当北京军区总医院华益尉医疗救援队抵达水磨镇时,被在塌方路段上值班的该镇镇长罗继华拦住告知,水磨镇前往三江镇12公里长的路段上,目前至少已发生七、八处塌方。罗镇长称,5月12日地震,该路段发生塌方后就一直未能通车。救援抢险队于14日下午就开始抢修,但何时能够打通道路目前还不清楚。

  北京军区总医院18日下午4时组织了一支由十名来自骨科等多科室副主任医师组成的突击队,背起装有医疗设备的背囊,徒步向三江镇出发。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郑浩中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