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旺(四川省)=朝鲜日报特派记者 李恒洙/绵阳(四川省)=特派记者 李明振 (2008.05.15 10:19)
▲14日,在为四川省北川县地震灾区民众设置的临时救护中心绵阳市九州体育馆内,从北川县死里逃生的张某举着一个纸片,上面写着妹妹“张艳”的名字。绵阳(四川省)=本报特派记者 李明振摄影
截至14日晚,中国四川省汶川地震造成的遇难人数已增至1.4866万人。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14日报道说,被埋者和失踪者分别达2.6万多人和1.4万多人。
当天,记者来到了设在四川省绵阳市九州体育馆内的临时救护中心,用一句话来形容,这里就是“哭声的海洋”。除震中汶川之外,绵阳是伤亡人数最多的地方。据新华社报道,九州体育馆内临时安置了从市郊北川县送来的1.2万多名灾民。北川是因此次大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地区。
◆九州体育馆许多灾民寻找失散家属
体育馆一楼和二楼的走廊里也挤满了人。北川县居民罗新(女,31岁,农民)正坐在体育馆地上哭泣。这是因为她在体育馆周围徘徊两天后,终于从当天上午遇见的同村居民口中听到了丈夫(34岁)和儿子(6岁)的消息。“房子全都倒塌了,丈夫和儿子紧紧搂抱在一起被埋在废墟中,被发现时已经死了。我儿子的下半身完全被压碎了……”发生地震的12日,她一个人来到距离北川40多公里的绵阳市内看亲戚,所以独自活了下来。“还有几天就是丈夫的生日了,可是……还想带上孩子一起出去玩儿……”说话间,她一直不停地哭。
当然也有放心的眼泪。上午在体育馆外面见到的陈玉(女,30岁)说:“生活在北川的父母和儿子(4岁)两天来一直联系不上,所以今天来到这里。”她哽咽着说:“老人从房子里往外跑很慢,而且很多都是20年以上的陈旧建筑和土房,所以损失很严重。”但下午在体育馆内又见到她时,她已经找到了父母和儿子,流下了高兴的泪水。土生土长的北川人高明兴(63岁)说,地震发生短短两分钟后,北川街区就被夷为平地。
▲记者 李恒洙、李明振
◆绵阳变成“帐篷城市” 市民怕余震露宿街头
随着灾民不断涌入,绵阳市变成了“帐篷城市”。地震发生两天后的14日仍未能摆脱地震恐惧的市民来到没有倒塌危险的地方,支起帐篷露宿街头。
绵阳市内医院也不断有患者进入。这些患者大都是来自北川县和安县等灾区的伤员。绵阳第二人民医院因患者大量涌入,将道路对面的旧汽车站用作临时诊所。一位医生哽咽着说:“手术所必需的消毒药品和血液严重不足。医护人员也不够。”
另外,距成都东北150公里的汉旺镇,一万人口中已有3000多人死亡。学校的灾情尤其惨重。汉旺幼儿园和小学、初中、高中、技校聚集在一起的地方因建筑倒塌造成约1500人死亡。地震发生时,学校旁的东方汽轮机厂内约有5000名工人在工作,因为有一个工作车间倒塌,造成1000人死亡。
村长陈兆甫(51岁)说:“地震发生后已经过了两天,即使从废墟中找到人,其中98~99%都是尸体。只有一两个人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