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引发更大地震?中共启动三峡工程阶段评估国内新闻|大陆新闻解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大陆 > 正文
会引发更大地震?中共启动三峡工程阶段评估——是否会引发更大规模地震?中共启动三峡工程阶段性评估

 

中国启动三峡工程阶段性评估

《财经》记者 欧阳洪亮 《财经网》   [ 05-12 22:23 ]

将客观评价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以及存在的问题,首次重视地质灾害,评估报告不会早于7月做出

  【《财经网》专稿/记者 欧阳洪亮】日前,根据国务院领导批示,中国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下称“三峡办“)正式委托中国工程院,启动了“三峡工程论证及可行性研究结论的阶段性评估”工作。


  三峡办在其官方网站宣布,此次阶段性评估,将客观评价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以及存在的问题。此外,还将探索需要更深入研究的问题,为这一工程今后的建设和长期运行提供指导。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水利枢纽工程。自1994年12月开工以来,这个总装机容量高达2240万千瓦的浩大工程,到今年已基本建成。按照计划,今年汛期之后,三峡最高蓄水位就可以从目前的156米,抬高到172米,甚至最终蓄水位175米。


  虽然这一工程,在发电、防洪等方面,已经发挥了良好的综合效益。但因为蓄水而加剧的地质灾害问题(见本刊2008年第2期《三峡地质求治》文),以及当地潜在的生态环境,近年来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根据工程最初的设计,将在移民费用中拿出6亿元,专门用于地质灾害防治;但迄今为止,实际的支出已经超过了120亿元。


  今年1月份,原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新修订后的《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也指出,之前编制的规划,因为基础数据薄弱,对三峡工程建设和运行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和水污染治理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估计不足,导致库区支流富营养化问题,以及库区消落带(蓄水和放水过程水位升降形成的地带)问题,都未得到统筹考虑。


  此次针对三峡工程的论证以及可行性研究结论,进行系统性的阶段评估,或许能为这些问题给出更清晰的答案。


  《财经》记者试图联系三峡办进行采访,被告知三峡工程论证及可行性研究结论的阶段性评估工作正在进行,“相关的情况暂时无法透露”。


  中国工程院新闻办也对《财经》记者证实,目前整个评估工作正在进行,由中国工程院全部负责;但目前暂时不能透露相关信息,“以后会专门向媒体发布”。


  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参与该评估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则告诉《财经》记者,实际上整个阶段性评估工作,已经于四月份正式启动。其第一大专题,就是地质灾害问题。毕竟,这个影响已经有所显现;而蓄水至175米已经在望,这将是对于地质灾害评估工作最重要的检验。


  鉴于三峡工程蓄水以来,已经陆续在库区引发多次三级左右的低烈度地震;不少人都在担心,三峡工程是否会引发更大规模的地震。虽然这种可能性至今并没有得到专家支持,但业内人士亦对《财经》记者坦陈,早期对于三峡地质地震情况的了解,现在来看还是相当粗糙的;由于地质和地震过程往往十分复杂,因此,进一步加强监测工作,防止由此造成大的灾害性事件,仍然十分必要。


  考虑到整个评估工作刚刚开始,据《财经》记者了解,预计要到今年7月份,待调查研究全面结束后,才会开始讨论具体的阶段性评估结论。而具体的阶段性评估报告,肯定要到7月之后才能完成。■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郑浩中

来源:财经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